一种坡地绿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7476发布日期:2018-09-11 16:38阅读:7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绿化系统,尤其涉及坡地的绿化系统。



背景技术:

坡面绿化指以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为目的,利用各种植物材料来保护具有一定落差的坡面的绿化形式。在现有技术中,坡面绿化所采取的手段均是在坡面上开凿种植坑、鱼鳞坑或者其他形式的绿植坑洞。根据坑的尺寸不同,在坑中栽有不同种类的植物,小如爬山虎,大如乔木。因为存在坡面,故而绿化的难度必然比平地要大,使得传统凿坑的施工越来越像一个大工程,不仅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而且对坡面本身也造成一定的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坡地绿化系统,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有设置在坡地上的植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撑单元与设置在支撑单元上的绿化单元,支撑单元包括以一定高度垂下的固定绳、固定在固定绳上的固定部、横向安装在固定部上的多根承载大梁,绿化单元包括有连接在承载大梁上的种植部,种植部采用软性材质,其内开设有用来种植植物的槽,其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支撑单元多个并排的设置在坡地1上,相邻的支撑单元由承载大梁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固定部为至少有三条边的固定板,且固定板在靠近和远离固定绳的一端均设置有安装承载大梁的安装部,安装部包括有设置在远离固定绳一端上的外安装件和设置在靠近固定绳一端上的内安装件,内、外安装件的形状与承载大梁相匹配且均将承载大梁套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固定板替换为至少有三条边的固定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有连接种植部与承载大梁的连接吊绳。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固定绳采用链条形式。

有益效果:提供了无需对坡面进行大规模施工也能达到绿化效果的方案。其代替了原先需要在坡面凿坑等坑洞作业,只需使用绳子将绿化单元固定在坡面上即可,不会对坡面造成较大的破坏,保持了原有的生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图5为本发明的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固定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固定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坡地绿化系统,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有设置在坡地1上的植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撑单元与设置在支撑单元上的绿化单元,支撑单元包括以一定高度垂下的固定绳2、固定在固定绳2上的固定部3、横向安装在固定部3上的多根承载大梁4,绿化单元包括有连接在承载大梁4上的种植部5,种植部5采用软性材质,其内开设有用来种植植物的槽,其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支撑单元多个并排的设置在坡地1上,相邻的支撑单元由承载大梁4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支撑单元的固定绳2的一端可固定在坡地1的任意位置,并自然向下垂落,其顶端可采用钢钉或者其他方式固定在坡地1上。每根固定绳2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固定部3,而坡地1上又并排的设置有多根固定绳2,因此固定部3能够借助固定绳2实现“阵列的设置”在坡地1上,又不会破坏坡地1的表面。固定部3可以是任何形状,例如板状、块状、半球体等均可,其材质优选为金属材质。同时固定部3也可以采用任何现有的方式固定在固定绳2上,例如在固定部3上开有供固定绳2穿过的孔。

承载大梁4设置在固定部3上,并且通过承载大梁4将横向的互相相邻的固定板6连接在一起。承载大梁4与固定部3的连接方式可采用任何现有技术。连接在承载大梁4上的种植部5用来种植植物,其可采用任何形状,但为配合此起彼伏的坡地1,因此应采用软性材质,例如帆布、防水布等;或者可采用带网格的网布,只需额外增加灌溉设备即可。承载大梁4为多根,至少为两根。以两根承载大梁4为例,即使种植部5是一块没有形状的“布”,将其连接在承载大梁4上,种植部5也会自然形成类似半圆形槽状的形状。但种植部5的形状对其性能与效果没有影响,可采用任何形状。当承载大梁4上挂载有合适长度的种植部5后,将种植部5两端封口,并在种植部5的槽内放置培养基/土。

优选的,固定部3为至少有三条边的固定板6,且固定板6在靠近和远离固定绳2的一端均设置有安装承载大梁4的安装部,安装部包括有设置在远离固定绳2一端上的外安装件7和设置在靠近固定绳2一端上的内安装件8,内、外安装件的形状与承载大梁4相匹配且均将承载大梁4套住。

固定部3的形状的第一实施例是采用板状,具体的变成一块固定板6,其至少应为三角形板,可根据需要变成四边形板或者其他多边形形状。例如为更好设置多根承载大梁4,可根据承载大梁4的受力情况将固定板6设置呈弯曲折线的多边形,每个边可单独设置一根承载大梁4。如图9所示,还提供了用来固定承载大梁4安装部。以两个承载大梁4为例,为能提供更充裕的空间来种植植物,因此种植部5与承载大梁4连接的部分距离越远越好,也使得承载大梁4也会有较大的间距。当固定部3以固定板6的状态时,在远离固定绳2或者坡地1的位置设置一个外安装件7用来安装承载大梁4,同理在固定板6靠近固定绳2的位置可设置内安装件8来固定另一根承载大梁4。由于固定板6呈板状,因此内安装件8可直接变成一个供承载大梁4穿过的槽。至于内、外安装件的形状,可跟承载大梁4匹配,外安装件7可同内安装件8一样以槽的形式出现,也可独立与固定板6的形式出现,例如半圆状的钩子等。其可采用任何现有技术,只要能起到固定的作用即可。

优选的,将固定板6替换为至少有三条边的固定架10。固定部3的第二实施例是采用框架状,具体的变成一个固定架10,可减轻固定部3的重量。由于框架结构内部是中空的,因此内、外安装件必须采用钩子形状、筒状或者其他形状来固定承载大梁4。钩子形状的安装部直接将承载大梁4勾住即可,筒状的安装部可直接套在承载大梁4上,但无论何种形状,其设计思路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即能够固定住承载大梁4即可。

优选的,还包括有连接种植部5与承载大梁4的连接吊绳9。

优选的,固定绳2采用链条形式。链条为“绳”的一种形式,链条与固定部3的连接可采用任何现有技术,例如焊接或者在固定部3上穿孔并使用将链条从中穿过。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坡地绿化系统,包括有设置在坡地上的植物,还包括有支撑单元与设置在支撑单元上的绿化单元,支撑单元包括以一定高度垂下的固定绳、固定在固定绳上的固定部、横向安装在固定部上的多根承载大梁,绿化单元包括有连接在承载大梁上的种植部,种植部采用软性材质,其内开设有用来种植植物的槽,其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支撑单元多个并排的设置在坡地1上,相邻的支撑单元由承载大梁连接在一起。提供了无需对坡面进行大规模施工也能达到绿化效果的方案。其代替了原先需要在坡面凿坑等坑洞作业,只需使用绳子将绿化单元固定在坡面上即可,不会对坡面造成较大的破坏,保持了原有的生态。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天力多维生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09
技术公布日:2018.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