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苹果肥水集约化省力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1628发布日期:2018-11-14 00:1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苹果肥水集约化省力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苹果栽培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大规模苹果种植中,大量采用滴灌方式浇水施肥,这种方式是将滴灌带置于树干旁,将滴灌带中的水缓慢滴灌到地面并慢慢渗入地下。需要施肥时,采用可溶性肥,将其溶解在水中后通过滴灌带进行施肥。如果要施用有机肥,就要在树干周围挖坑,将有机肥放入坑中,不仅麻烦费力,还易伤及主根系,影响苹果树生长。但不论是采用滴灌还是采用挖坑施肥,水肥都主要集中于地表及地表下较浅的土层,而依据树根生长的趋肥趋水本性,会导致苹果树的树根向水肥富集的浅表处生产,致使果树根系浅,不仅易倒伏,而且生长受气候影响极大。现有的种植方法中,还有一种开沟积肥种植方法,是在果树两侧同时挖沟,在沟内堆积绿肥、有机肥、播撒化肥等,并向沟内灌注大量水,用水浸泡沟内的肥料,采用这种方法,一是挖沟工程量大,每列果树的两侧都要对称挖沟,以确保果树树根向两边均衡生长,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整棵果树两边生长均衡,二是要保持沟内常年积蓄大量水分,耗水量大,在炎热的夏天,水分蒸发损耗也较大,同时,在果树生长不需要过多水分的季节,仍然过多地吸收水分,不能根据需要实时调节施水施肥量,影响苹果的口感和品质,三是在雨季下雨量过大时,这些集肥集水沟就变成了水渠,汇集大量的雨水,顺坡而流,冲刷泥土,造成严重的水土肥流失,经常要重新修整挖沟,费时费力,四是当沟内下部肥料肥力基本耗尽时,每隔3~5年又要重新挖沟,增加了田间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浇水施肥简单、保水保肥效果好、肥效长、可促进根系向深处生长、且挖沟工程量小、省时省力的苹果肥水集约化省力栽培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苹果肥水集约化省力栽培方法,该方法是在每列苹果树的一侧开挖一条集肥沟,在集肥沟的上方设置滴灌带,在集肥沟的沟口位于滴灌带上方覆盖黑色塑料膜,集肥沟的深度至少为30cm。

本发明在集肥沟内铺设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的上沿延伸横搭在集肥沟两侧,在集肥沟的底部还挖有一条底沟,塑料薄膜的底部划有供肥水通过的开口。在集肥沟内填埋有有机肥。本发明所述集肥沟为沟口宽度大于沟底宽度的梯形沟。所述梯形沟的沟口宽度为40~45cm,沟底宽度为10~15cm。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集肥沟内填入有机肥,通过滴灌带向集肥沟内缓慢滴入水,也可以通过滴灌带向集肥沟内缓慢滴入水溶肥,保持集肥沟内有足够的肥水。由于集肥沟较深,肥水又汇集于沟底,沟旁的苹果树树根会依据其趋肥趋水本性向集肥沟下部生长,使得根系加深,果树不易倒伏,并且对抗气候变化的能力大大增强,受气候的影响小,利于果树健康生长。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两列果树共用一条集肥沟,大大减小了挖沟工程量。两列果树靠近集肥沟一侧的树根向集肥沟生长摄取水分和营养,即可确保果树茁壮成长且生长均衡。在集肥沟的上方设置滴灌带并覆盖黑色塑料膜,不仅耗水量小,还可减小水分蒸发和肥料散失,并且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控制施水施肥量,真正实现科学种植和科学管理。当集肥沟内的有机肥被吸收完毕露出根系时,可揭开沟口覆盖黑色塑料膜,修剪根系,主动刺激根系的生长,以使果树长势更好。

本发明采用在集肥沟内铺设塑料薄膜的方法,可以在挖沟后完毕并铺设好塑料薄膜后向沟内灌水,通过水的压实自然形成形状固定的水沟,不再需要费力地去压实沟壁,更重要的是铺设的塑料薄膜可以有效避免雨水量较大时冲刷沟壁造成水土流失,集肥沟内的水肥可以落入在集肥沟底部的底沟中,再向周边渗透,不影响果树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当果树根系生长较发达时,揭开塑料薄膜即可修剪根系,主动刺激根系的生长,十分方便。

本发明方法挖沟工程量小,水肥利用率高且可灵活调节水肥施用量,同时可以促进果树根系向深处生长并实现轻松方便地修剪根系,主动刺激根系生长。集肥沟开挖一次即可以长久使用,基本不需重新开挖,大大降低了田间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第三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采用本发明方法的俯视布局示意图(揭去了黑色塑料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苹果肥水集约化省力栽培方法,是在每列苹果树1的一侧开挖一条集肥沟2,在集肥沟的上方设置滴灌带3,在集肥沟的沟口位于滴灌带上方覆盖黑色塑料膜4,集肥沟的深度至少为30cm。集肥沟通常挖成沟口宽度大于沟底宽度的梯形沟,便于施工和使用,也可防止沟壁两侧垮塌。梯形沟的沟口宽度一般为40~45cm,沟底宽度为10~15cm。可以通过在集肥沟内填入有机肥的方式集肥,也可以通过滴灌带滴入水溶肥,由于集肥沟较深,肥水又汇集于沟底,沟旁的苹果树1树根会向集肥沟一侧下部生长,根系会长得较深,果树不易倒伏,并且对抗气候变化的能力大大增强,果树长势较现有技术方法栽种的果树长势都更好。采用本发明方法,如图4所示,可以两列果树共用一条集肥沟,大大减小挖沟工程量。经过申请人进行种植试验已证明,每列果树只要靠近集肥沟一侧的树根向集肥沟生长摄取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即使果树两侧的树根生长不一致,一侧根系发达,另一侧根系生长相对较弱,仍然可以确保整棵果树长势均衡且长势良好,打破了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的果树两边水肥要均衡才能确保整棵果树生长发育均衡的思想禁锢。当果树根系生长至伸入集肥沟内一定数量时,或者集肥沟内的有机肥被吸收完毕露出根系时,可揭开沟口覆盖黑色塑料膜,修剪根系。通过修剪根系可以主动刺激根系的发育生长,使得根系更加发达,从而促进果树的生长。

如图2所示,本发明可以在挖好的集肥沟内铺设塑料薄膜5,塑料薄膜的上沿延伸横搭在集肥沟两侧,在集肥沟的底部挖一条底沟6,在塑料薄膜的底部划一条供集肥沟内肥水通过进入底沟的开口。集肥沟挖好后,铺设好塑料薄膜5,先向沟内灌满水,通过水的压实使集肥沟沟壁被压实并自然成型,同时塑料薄膜可阻挡沟壁泥土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肥流失。集肥沟内的水肥可以落入底沟6中,再向周边渗透,不影响果树根系向下和向集肥沟一侧生长,吸收水分及营养。当果树根系生长较发达时,揭开塑料薄膜即可修剪根系,十分方便。

如图3所示,采用本发明方法还可以在挖好集肥沟后,将果树直接种在沟内一侧,然后向沟内填埋一定深度的有机肥以固定根系,更加省工省时。当集肥沟内的有机肥被吸收完毕露出根系时,即可修剪根系。采用此种方式,一条集肥沟内只能种植一列果树。

本发明的集肥沟不易损坏,可长期使用,维护成本低,其节水节肥,保水保肥效果好,便于修剪根系。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苹果肥水集约化省力栽培方法,该方法是在每列苹果树(1)的一侧开挖一条集肥沟(2),在集肥沟的上方设置滴灌带(3),在集肥沟的沟口位于滴灌带上方覆盖黑色塑料膜(4),集肥沟的深度至少为30cm。本发明方法挖沟工程量小,水肥利用率高且可灵活调节水肥施用量,同时可以促进果树根系向深处生长并实现轻松方便地修剪根系。集肥沟开挖一次即可以长久使用,基本不需重新开挖,大大降低了田间管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郎平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昭通绿健果蔬商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5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