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可调拨禾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7220发布日期:2018-11-24 10:10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可调拨禾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大数据领域、现代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可调拨禾轮。



背景技术:

联合收割机是一种谷物联合收获使用的联合收获机械,其为谷物的收获实现了机械化,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收获效率高等优点,因此,现在联合收割机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在农业生产劳动中得到应用。但是现在广泛使用的联合收割机,有的拨禾装置效果不好,使得收割倒伏谷物不够方便。有的虽然设有拨禾装置,但是设计安装方式不够科学,影响了拨禾装置的使用寿命,且容易扭曲和缠草,使用上并不方便。参考专利文献(cn203279530u)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可调拨禾轮,其能够根据农户的要求对拨禾杆密度进行调整,实现了智能化的农作物收割,保证了农作物的收割效率。

所述联合收割机上固定安装有一对拨禾轮定位臂,其用于承载所述可调拨禾轮,所述拨禾轮定位臂上设有齿条;

所述可调拨禾轮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齿轮-齿条啮合传动的方式带动可调拨禾轮沿着拨禾轮定位臂上下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拨禾轮包括数据采集部、拨禾部以及控制部;其中,

数据采集部包括:

数据收集单元,用于获取收割机的使用者所在的地区以往三年的农作物倒伏率p,以及收割机的使用者的上一年度的农作物种子c的购买记录,所述农作物倒伏率是通过农业遥感卫星或航拍飞机所拍图片分析得到的;

农作物含水量传感器,其设置在谷箱内,用于测量农作物的含水量v;

拨禾部包括:

固定拨禾臂,其上固定有多个拨禾杆,拨禾杆之间的距离为d;

移动拨禾臂,与固定拨禾臂并排地设置,移动拨禾臂的数量与固定拨禾臂的数量相等;移动拨禾臂上也固定有多个拨禾杆,移动拨禾臂上的拨禾杆与固定拨禾臂上的拨禾杆并排重合且等量地布置;

电动顶杆,设置在移动拨禾臂的一侧,其顶端与移动拨禾臂固定连接;

第二电机,其用于驱动电动顶杆进行水平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拨禾臂的平移,以调节拨禾轮上的拨禾杆密度;

控制部被配置为:

(1)由所述购买记录判断得到需要进行收割作业的农作物种类;

(2)根据农作物倒伏率p控制第一电机运行,从而调节拨禾轮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该距离与倒伏率成反比,即倒伏率越大,拨禾轮越靠近地面;

(3)根据农作物倒伏率p和农作物含水量v计算喂入难度m,其中,所述喂入难度是指收割机将农作物秸秆卷入至拨禾轮内的困难程度,其与农作物倒伏率p成正比,与农作物含水量v成正比,也即m=p×v;

(3)根据所述喂入难度m和所述农作物种类计算所述移动拨禾臂的伸出长度l,当l不为零时,表明固定拨禾臂上的拨禾杆的密度与被收割农作物的喂入难度不匹配,需要增大拨禾杆密度,此时控制部控制第二电机运行,驱动电动顶杆平移,带动移动拨禾臂伸出,使移动拨禾臂上的拨禾杆与固定拨禾臂上的拨禾杆错开,从而增大拨禾轮的拨禾杆密度,使拨禾杆密度与被收割农作物的喂入难度相适配。

当控制部计算出的l<d/2时,驱动电动顶杆伸出l长度,当l>d/2时,驱动电动顶杆伸出l'长度,其中l'=d-l,这可以在减少移动拨禾臂的移动距离的前提下,也能实现等效的拨禾杆密度的调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根据农户的要求对收割机的拨禾轮的拨禾杆密度进行调整,实现了智能化的农作物收割,保证了农作物的收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拨禾轮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系统的结构以及所实现的功能。

所述联合收割机上固定安装有一对拨禾轮定位臂26,其用于承载所述可调拨禾轮,所述拨禾轮定位臂上设有齿条;

所述可调拨禾轮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未示出),第一电机通过齿轮-齿条啮合传动的方式带动可调拨禾轮沿着拨禾轮定位臂26上下移动;

联合收割机的拨禾轮包括数据采集部1、拨禾部以及控制部3,其中,

数据采集部1包括:

数据收集单元,用于获取收割机的使用者所在的地区以往三年的农作物倒伏率p,以及收割机的使用者的上一年度的农作物种子c的购买记录,所述农作物倒伏率是通过农业遥感卫星或航拍飞机所拍图片分析得到的;

农作物含水量传感器,其设置在谷箱内,用于测量农作物的含水量v;

拨禾部包括:

固定拨禾臂21,其上固定有多个拨禾杆22,拨禾杆22之间的距离为d;

移动拨禾臂23,与固定拨禾臂21并排地设置,移动拨禾臂23的数量与固定拨禾臂21的数量相等;移动拨禾臂22上也固定有多个拨禾杆,移动拨禾臂23上的拨禾杆与固定拨禾臂21上的拨禾杆并排重合且等量地布置;

电动顶杆24,设置在移动拨禾臂23的一侧,其顶端与移动拨禾臂23固定连接;

电机25,其用于驱动电动顶杆24进行水平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拨禾臂23的伸缩,以调节拨禾轮上的拨禾杆密度;

控制部3被配置为:

(1)由所述购买记录判断得到需要进行收割作业的农作物种类;

(2)根据农作物倒伏率p控制第一电机运行,从而调节拨禾轮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该距离与倒伏率成反比,即倒伏率越大,拨禾轮越靠近地面;

(3)根据农作物倒伏率p和农作物种植密度v计算喂入难度m,其中,所述喂入难度是指收割机将农作物秸秆卷入至拨禾轮内的难易度,其与农作物倒伏率p成正比,与农作物含水量v成正比,也即m=p×v;

(4)根据所述喂入难度m和所述农作物种类计算所述移动拨禾臂22的伸出长度l,其中,l=αf(m),(0≤l<d),即l与m之间存在一个确定的函数关系,而α是一个与农作物种类相关的系数。

当l不为零时,表明固定拨禾臂21上的拨禾杆的密度与被收割农作物的喂入难度不匹配,需要增大拨禾杆密度,此时控制部控制电机运行,驱动电动顶杆平移,从而带动移动拨禾臂伸出,使移动拨禾臂上的拨禾杆与固定拨禾臂上的拨禾杆错开,从而增大拨禾轮的拨禾杆密度,使拨禾杆密度与被收割农作物的喂入难度相适。

当控制部计算出的l<d/2时,驱动电动顶杆伸出l长度,当l>d/2时,驱动电动顶杆伸出l'长度,其中l'=d-l,这可以在减少移动拨禾臂的移动距离的前提下,也能实现等效的拨禾杆密度的调整。例如,经计算l=0.8d,则只需要驱动电动顶杆伸出0.2d的长度,即可实现等效于移动0.8d的拨禾杆密度调整效果(对称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不背离正如一般性地描述的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可以对各个特定的实施例中示出的发明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化和/或修改。因此,从所有方面来讲,这里的实施例应该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并非限定性的。同样,本发明包括任何特征的组合,尤其是专利权利要求中的任何特征的组合,即使该特征或者特征的组合并未在专利权利要求或者这里的各个实施例中被明确地说明。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大数据领域、现代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可调拨禾轮,所述拨禾轮包括数据采集部、拨禾部和控制部,其根据所要收割的农作物的倒伏率及农作物密度判断是否需要控制调节拨禾臂的伸出以及调节的幅度,以控制对拨禾杆的密度调节。本发明根据农户的要求对拨禾杆密度进行调整,实现了智能化的农作物收割,保证了农作物的收割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万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16
技术公布日:2018.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