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椿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92881发布日期:2018-10-19 18:3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树木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香椿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目前我国的香椿在皖南一带种植较多,形成规模种植及并以此香椿进行深加工;现有的育苗种植方式成活率低,育苗成活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香椿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香椿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种:选当年成熟的新种子,种子要饱满,颜色新鲜,呈红黄色,种仁黄白色,净度在98%以上。

步骤2,发芽:用45℃的温水,浸种5分钟,不停地搅动,然后放在30℃的水中浸泡20小时;种子吸足水后,捞出种子,沥干多余水分,放到干净的纱布上,摊开再覆盖干净布,放在25℃~27℃环境下保湿发芽,发芽期间,每天翻动种子2次,并用25℃的清水淘洗2~3遍,沥干多余的水分,有40%的种子发芽时,即可播种。

步骤3,播种:选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和土质肥沃的田块做育苗地,整地施加腐殖肥,撒匀,翻土混合;在1米宽畦内按30厘米行距开沟,沟宽10厘米,沟深5厘米,将发芽处理后的种子均匀地播下,覆盖5厘米厚的土。

步骤4,幼苗管理:当小苗出土长出4~6片真叶时,应进行间苗和定苗;定苗前先浇水,株距20厘米时定苗;株高超过50厘米时,进行苗木的矮化处理。

步骤5,采收:头水椿芽着生于枝头顶端,呈玉米花状,柄端基部有托叶,头水椿芽长至12~15厘米时,整朵采收;二水以后采收的椿芽,系头水椿芽采收后萌发的侧芽和腰芽,二水以后椿芽采收时不要整枝掰剪,环绕枝芽采收嫩叶,二水以后的椿芽长至12-15厘米时,在适量的健壮枝基部留2~3个叶片,作营养叶进行光合作用。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腐殖肥按如下重量份配比:猪粪200~250份、茶叶渣50~60份、松柏树皮100~120份、烟渣70~100份;腐殖肥按以上组分混合后覆盖薄膜腐殖发酵100~120天得到。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矮化处理按如下步骤:将生长到0.5米高的香椿树主干顶苗截断,并将截断处包尖;留下的主杆上分布有若干芽孢,在每个芽孢上侧1-3毫米处划开或钻开一个缝隙口,缝隙口的长度为5-20毫米,深度为1-5毫米;待植株长到80-120厘米长时,将枝干在45-60厘米处的芽苞上侧1-3毫米处截断,并进行包尖。

本发明提供一种香椿的种植方法,能够提高香椿种植成活率,提高香椿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步骤1,选种:选当年成熟的新种子,种子要饱满,颜色新鲜,呈红黄色,种仁黄白色,净度在98%以上。

步骤2,发芽:用45℃的温水,浸种5分钟,不停地搅动,然后放在30℃的水中浸泡20小时;种子吸足水后,捞出种子,沥干多余水分,放到干净的纱布上,摊开再覆盖干净布,放在25℃~27℃环境下保湿发芽,发芽期间,每天翻动种子2次,并用25℃的清水淘洗2~3遍,沥干多余的水分,有40%的种子发芽时,即可播种。

步骤3,播种:选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和土质肥沃的田块做育苗地,整地施加腐殖肥,撒匀,翻土混合;在1米宽畦内按30厘米行距开沟,沟宽10厘米,沟深5厘米,将发芽处理后的种子均匀地播下,覆盖5厘米厚的土。

步骤4,幼苗管理:当小苗出土长出4~6片真叶时,应进行间苗和定苗;定苗前先浇水,株距20厘米时定苗;株高超过50厘米时,进行苗木的矮化处理。

步骤5,采收:头水椿芽着生于枝头顶端,呈玉米花状,柄端基部有托叶,头水椿芽长至12~15厘米时,整朵采收;二水以后采收的椿芽,系头水椿芽采收后萌发的侧芽和腰芽,二水以后椿芽采收时不要整枝掰剪,环绕枝芽采收嫩叶,二水以后的椿芽长至12-15厘米时,在适量的健壮枝基部留2~3个叶片,作营养叶进行光合作用。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腐殖肥按如下重量份配比:猪粪200~250份、茶叶渣50~60份、松柏树皮100~120份、烟渣70~100份;腐殖肥按以上组分混合后覆盖薄膜腐殖发酵100~120天得到。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矮化处理按如下步骤:将生长到0.5米高的香椿树主干顶苗截断,并将截断处包尖;留下的主杆上分布有若干芽孢,在每个芽孢上侧1-3毫米处划开或钻开一个缝隙口,缝隙口的长度为5-20毫米,深度为1-5毫米;待植株长到80-120厘米长时,将枝干在45-60厘米处的芽苞上侧1-3毫米处截断,并进行包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椿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种:选当年成熟的新种子,种子要饱满;步骤2,发芽:放在25℃~27℃环境下保湿发芽,发芽期间,每天翻动种子2次;步骤3,播种:整地施加腐殖肥,撒匀,翻土混合;在1米宽畦内按30厘米行距开沟,沟宽10厘米,沟深5厘米,将发芽处理后的种子均匀地播下,覆盖5厘米厚的土;步骤4,幼苗管理:当小苗出土长出4~6片真叶时,应进行间苗和定苗;定苗前先浇水,株距20厘米时定苗;株高超过50厘米时,进行苗木的矮化处理;步骤5,采收:环绕枝芽采收嫩叶。本发明能够提高香椿种植成活率,提高香椿的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刘欢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同创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16
技术公布日:2018.10.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