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耕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0151发布日期:2018-11-07 07:1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棚机耕地机。



背景技术:

在大棚中种植中,每当种植作物时都需要对大棚中的土壤进行翻耕,由于大棚棚架的限制,传统的耕地机无法进入到大棚内对大棚进行耕地作业,因此需要人工对大棚进行翻耕,劳动强度大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大棚耕地的大棚耕地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大棚耕地机,包括大棚机机架和设置在大棚机机架上的旋耕刀头;所述大棚机机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以及跨设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门字型横移架,所述门字型横移架的支撑架底部设置有用于沿第一、二导轨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门字型的横梁架上设置有沿横梁架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一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伸缩杆;

所述旋耕刀头包括中空的旋转轴套,所述旋转轴套上套设有若干旋耕刀片;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沿垂直于伸缩杆的方向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旋转轴套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与所述转轴防转连接;

所述伸缩杆上还设置有驱动所旋耕刀头转动的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底部与第一导轨相适配的第一移动轮和与第二导轨相适配的第二移动轮,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同步转动的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架上沿着横梁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横梁架上的移动箱,所述移动箱的底部设置有与所第三导轨道相适配的第三移动轮,所述移动箱内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三移动轮转动的电机;所述伸缩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移动箱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均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移动轮设置在门字型横移架其中一支撑架底部的两端,所述第二移动轮设置在门字型横移架另一支撑架底部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移动轮以及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移动轮以及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套设在旋耕刀头外的第一挡土罩和第二挡土罩;所述伸缩杆上位于旋耕刀头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垂直于伸缩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挡土罩和第二挡土罩的上端均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第一挡土罩和第二挡土罩通过连接孔与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设置在旋耕刀头的相对两侧。

本发明大棚耕地机中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沿垂直于地垄的方向设置在地垄的两端,门字型横移架平行于地垄的长度方向设置,门字型横移架沿着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横移使得门字横移架上的旋耕刀头与地垄对应;旋耕刀头转动同时跟随移动箱沿着门字型横移架移动以对地垄进行耕地,当完成一次耕地作业时伸缩杆带动旋耕刀头上升,门字型横移架沿着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移动到下一个工作位,伸缩杆带动旋耕刀头下降深入到土中再次进行旋耕操作。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大棚耕地机能够快速的对大棚进行耕地作业,减少劳动力,减轻耕作者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大棚机机架的构示意图;

图2是大棚耕地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旋耕刀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旋耕刀头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棚耕地机,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以及跨设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门字型横移架1,所述门字型横移架的支撑架11底部设置有用于沿第一、二导轨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门字型横移架的横梁架12上设置有沿横梁架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

具体的,第一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11底部与第一导轨相适配的第一移动轮13和与第二导轨相适配的第二移动轮14,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同步转动的驱动电机15。其中,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均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移动轮设置在门字型横移架其中一支撑架底部的两端,所述第二移动轮设置在门字型横移架另一支撑架底部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移动轮以及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移动轮以及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横梁架12上沿着横梁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横梁架上的移动箱16,移动箱16的底部设置有与所第三导轨道相适配的第三移动轮17,所述移动箱16内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三移动轮转动的电机18,门字型横移架的支撑架11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的控制箱2,控制箱中的控制器通过导线19与电机电连接。移动箱16的底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伸缩杆4;

结合图3和图4,旋耕刀头3包括中空的旋转轴套32,旋转轴套32上套设有若干旋耕刀片33;所述伸缩杆4的伸缩端沿垂直于伸缩杆的方向转动设置有转轴41,所述旋转轴套32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与所述转轴防转连接;伸缩杆4上设置有驱动所旋耕刀头3转动的驱动电机31。

本发明大棚机机架中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沿垂直于地垄的方向设置在地垄的两端,门字型横移架平行于地垄的方向设置,门字型框架沿着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横移、使得门字型框架上的旋耕刀头与地垄对应,旋耕刀头沿着门字型框架移动以进行耕地操作。

实施例2

结合图1和图2,作为实施例1的具方案,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套设在旋耕刀头外的第一挡土罩34和第二挡土罩35;所述伸缩杆4上位于旋耕刀头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杆42,所述连接杆沿垂直于伸缩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挡土罩34和第二挡土罩35的上端均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42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第一挡土罩34和第二挡土罩35通过连接孔与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设置在旋耕刀头的相对两侧。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挡土罩,能够防止耕地时泥土飞溅,

本发明大棚机耕地机在工作时,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转动使门字型横移架移动到待耕地的位置,门字型横移架沿着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横移使得门字横移架上的旋耕刀头与地垄对应,旋耕刀头转动、伸缩杆下降使旋耕刀头深入到土中,然后跟随移动箱沿着门字型横移架移动以对地垄进行耕地,当完成一次耕地作业时伸缩杆带动旋耕刀头上升,门字型横移架沿着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移动到下一个工作位,伸缩杆带动旋耕刀头下降深入到土中再次进行旋耕操作。

本发明大棚耕地机常年安放在大棚中,通过设置的大棚耕地机能够快速的对大棚进行耕地作业,减少劳动力,减轻耕作者的负担。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棚耕地机,包括大棚机机架和设置在大棚机机架上的旋耕刀头;所述大棚机机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以及跨设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门字型横移架,所述门字型横移架的支撑架底部设置有用于沿第一、二导轨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门字型的横梁架上设置有沿横梁架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所述旋耕刀头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的伸缩杆上、与所述伸缩杆旋转连接。本发明大棚耕地机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沿垂直于地垄的方向设置在地垄的两端,门字型横移架平行于地垄的方向设置,门字型框架沿着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横移使得门字型框架上的旋耕头待耕的土地对应,以进行旋耕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铁;杨永铎;肖振;任吉光;郑然;李召;贺彦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北京市地质机械厂
技术研发日:2018.07.20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