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钓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5241发布日期:2018-11-07 07:4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钓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钓具。



背景技术:

钓具是一种捕鱼工具,外形为细长多节竿状物,通常有一个把手,由把手到后端逐渐变细变尖,要用一根钓线连接带有饵料的鱼钩来使用。通常的钓具主杆内部只有放置伸缩鱼竿,诱饵需要单独放置于诱饵盒内,放诱饵及不方便且占用空间大,在拉杆时,鱼的爆发力较大,需要使用手腕拉紧鱼竿,对手腕的负担较大,且鱼竿底部大多抵在人体腹部或大腿使鱼竿保持稳定不易晃动,鱼竿底部做功粗糙且硬度较大,对人体皮肤有一定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钓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钓具,包括主杆、伸缩腔、伸缩杆、诱饵腔、缓震腔、橡胶握把、滑槽、滑盖、诱饵口、缓震器、挡圈、顶环、拉环座、拉环,所述主杆内部由上至下开有伸缩腔、诱饵腔、缓震腔,所述伸缩杆设于伸缩腔内,且与伸缩腔滑动连接,所述主杆外壁设有橡胶握把,所述诱饵腔外壁上下设有滑槽,所述滑盖上下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诱饵腔外壁开有扇形诱饵口,所述缓震器上部设于缓震腔内,下部外漏于主杆底部,所述主杆上部固定有挡圈,所述顶环与主杆顶部螺纹连接,所述拉环座设于挡圈与顶环之间,所述拉环座与拉环铰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滑盖为扇形结构且面积大于诱饵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拉环座沿主杆外壁旋转角度为360°,所述顶环与拉环座顶部相贴固定拉环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缓震器包括压缩弹簧、连接筒、橡胶垫,所述压缩弹簧设于缓震腔内,所述压缩弹簧底部固定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主杆底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筒底部固定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设有的诱饵腔能储存诱饵且使用方便,节省诱饵的占有空间,减少携带负担,滑盖与诱饵口配合防止诱饵外漏,拉环能够根据左右手的使用习惯旋转拉环座,旋转顶环能够固定拉环位置,拉环与拉环座铰接,使手部用力均衡减少手腕的负担,缓震器底端设有压缩弹簧和橡胶垫,在与人体接触有一定缓冲,且不易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杆与缓震器和拉环座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主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缓震器主视图。

图中:1、主杆,2、伸缩腔,3、伸缩杆,4、诱饵腔,5、缓震腔,6、橡胶握把,7、滑槽,8、滑盖,9、诱饵口,10、缓震器,11、挡圈,12、顶环,13、拉环座,14、拉环,15、压缩弹簧,16、连接筒,17、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4所示,一种钓具,包括主杆1、伸缩腔2、伸缩杆3、诱饵腔4、缓震腔5、橡胶握把6、滑槽7、滑盖8、诱饵口9、缓震器10、挡圈11、顶环12、拉环座13、拉环14,所述主杆1内部由上至下开有伸缩腔2、诱饵腔4、缓震腔5,所述伸缩杆3设于伸缩腔2内,且与伸缩腔2滑动连接,所述主杆1外壁设有橡胶握把6,所述诱饵腔4外壁上下设有滑槽7,所述滑盖8上下与滑槽7滑动连接,所述诱饵腔4外壁开有扇形诱饵口9,所述缓震器10上部设于缓震腔5内,下部外漏于主杆1底部,所述主杆1上部固定有挡圈11,所述顶环12与主杆1顶部螺纹连接,所述拉环座13设于挡圈11与顶环12之间,所述拉环座13与拉环14铰接。

所述滑盖8为扇形结构且面积大于诱饵口9。

所述拉环座13沿主杆1外壁旋转角度为360°,所述顶环12与拉环座13顶部相贴固定拉环14位置。

所述缓震器10包括压缩弹簧15、连接筒16、橡胶垫17,所述压缩弹簧15设于缓震腔5内,所述压缩弹簧15底部固定有连接筒16,所述连接筒16与主杆1底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筒16底部固定有橡胶垫1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所述使用前先将准备的诱饵放入诱饵腔4内,滑盖8与诱饵口9配合防止诱饵外漏,拉环14能够根据左右手的使用习惯旋转拉环座13,旋转顶环12夹紧拉环座13固定拉环14位置,使手部用力均衡减少手腕的负担,缓震器10底端设有压缩弹簧15和橡胶垫17,在与人体接触有一定缓冲,且不易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钓具,包括主杆、伸缩腔、伸缩杆、诱饵腔、缓震腔、橡胶握把、滑槽、滑盖、诱饵口、缓震器、挡圈、顶环、拉环座、拉环,所述主杆内部由上至下开有伸缩腔、诱饵腔、缓震腔,所述伸缩杆设于伸缩腔内,且与伸缩腔滑动连接,所述主杆外壁设有橡胶握把,所述诱饵腔外壁上下设有滑槽,所述滑盖上下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诱饵腔外壁开有扇形诱饵口,所述缓震器上部设于缓震腔内,下部外漏于主杆底部,所述主杆上部固定有挡圈,所述顶环与主杆顶部螺纹连接,所述拉环座设于挡圈与顶环之间,所述拉环座与拉环铰接。本发明方便存放诱饵,节省空间,拉环使主杆更容易受力,缓震器与人体相触不易伤害人体皮肤。

技术研发人员:蒋安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枣庄度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08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