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锗水稻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36504发布日期:2019-01-08 19:5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稻栽培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富锗水稻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0%。通过育种或肥料进行主食作物的锗营养生物强化,提高可食部分的锗含量,是解决世界范围内人群锗养摄入不足的食物系统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肥料被认为对硒等的强化更为有效。通过水稻富锗栽培技术培育的稻米是一种天然富锗米,这种有机态的锗人体吸收利用率高,克服了营养强化米的不足,而又避开了转基因稻米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争论,因而通过这一途径来开发富锗米这一新型功能稻米将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对改善人民的锗营养不足有着现实的意义,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富锗水稻的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锗水稻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锗水稻的栽培方法,其具体的栽培方法如下:在将育苗盘上的水稻秧苗移植到田地里,对水稻秧苗施加的有机基肥,有机基肥以家畜粪为主,并向水稻秧苗的叶面上喷施富含锗的植物营养液,所述的植物营养液由有机锗粉、增长剂、食用醋、酵母培养液组成,其之间的重量配比为20-30∶7-9∶12-14∶100-120。

优选的,所述植物营养液的制备过程是将有机锗粉、增长剂、食用醋、酵母培养液搅拌均匀,并放置发酵室内发酵处理,控制发酵温度在20-30℃,发酵处理4-6天。

优选的,所述植物营养液的调制ph值为6-7。

优选的,所述植物营养液在喷施时需要用150-200倍的水稀释使用。

有益效果是:通过向栽培后的水稻秧苗叶面喷施富含锗的植物营养液,有利于水稻的快速吸收,使得水稻生长的过程中所吸收的锗元素逐渐提高,通过水稻大米所含的有机锗对一些癌症肿瘤的镇痛、老年人免疫功能、骨质疏松、早衰及其某些高血压病确实有保健与医疗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锗水稻的栽培方法,其具体的栽培方法如下:在将育苗盘上的水稻秧苗移植到田地里,对水稻秧苗施加的有机基肥,有机基肥以家畜粪为主,并向水稻秧苗的叶面上喷施富含锗的植物营养液,所述的植物营养液由有机锗粉、增长剂、食用醋、酵母培养液组成,其之间的重量配比为20∶7∶12∶100。

所述植物营养液的制备过程是将有机锗粉、增长剂、食用醋、酵母培养液搅拌均匀,并放置发酵室内发酵处理,控制发酵温度在20℃,发酵处理4天。

所述植物营养液的调制ph值为6。

所述植物营养液在喷施时需要用150倍的水稀释使用。

实施例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锗水稻的栽培方法,其具体的栽培方法如下:在将育苗盘上的水稻秧苗移植到田地里,对水稻秧苗施加的有机基肥,有机基肥以家畜粪为主,并向水稻秧苗的叶面上喷施富含锗的植物营养液,所述的植物营养液由有机锗粉、增长剂、食用醋、酵母培养液组成,其之间的重量配比为25∶8∶13∶110。

所述植物营养液的制备过程是将有机锗粉、增长剂、食用醋、酵母培养液搅拌均匀,并放置发酵室内发酵处理,控制发酵温度在25℃,发酵处理5天。

所述植物营养液的调制ph值为6.5。

所述植物营养液在喷施时需要用180倍的水稀释使用。

实施例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锗水稻的栽培方法,其具体的栽培方法如下:在将育苗盘上的水稻秧苗移植到田地里,对水稻秧苗施加的有机基肥,有机基肥以家畜粪为主,并向水稻秧苗的叶面上喷施富含锗的植物营养液,所述的植物营养液由有机锗粉、增长剂、食用醋、酵母培养液组成,其之间的重量配比为30∶9∶14∶120。

所述植物营养液的制备过程是将有机锗粉、增长剂、食用醋、酵母培养液搅拌均匀,并放置发酵室内发酵处理,控制发酵温度在30℃,发酵处理6天。

所述植物营养液的调制ph值为7。

所述植物营养液在喷施时需要用200倍的水稀释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锗水稻的栽培方法,其其具体的栽培方法如下:在将育苗盘上的水稻秧苗移植到田地里,对水稻秧苗施加的有机基肥,有机基肥以家畜粪为主,并向水稻秧苗的叶面上喷施富含锗的植物营养液,所述的植物营养液由有机锗粉、增长剂、食用醋、酵母培养液组成,其之间的重量配比为20‑30∶7‑9∶12‑14∶100‑120。本发明通过向栽培后的水稻秧苗叶面喷施富含锗的植物营养液,有利于水稻的快速吸收,使得水稻生长的过程中所吸收的锗元素逐渐提高,通过水稻大米所含的有机锗对一些癌症肿瘤的镇痛、老年人免疫功能、骨质疏松、早衰及其某些高血压病确实有保健与医疗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超;王玉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硒无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10
技术公布日:2019.0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