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干具有龟背状、双色干皮的观赏型木本植物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62579发布日期:2019-01-02 22:37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干具有龟背状、双色干皮的观赏型木本植物培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园林树木造型的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干具有龟背状、双色干皮的观赏型木本植物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龟甲竹秆基部以至相当长一段秆的节间连续呈不规则的短缩肿胀,并交斜连续如龟甲状。“碧玉间黄金竹”(phyllostachysaureosulcatamcclure'spectabilis')竹秆金黄色,节间带有绿色条纹,金碧辉映,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在自然界具有上述观赏性状的木本植物种质资源并不多;既具有龟甲状主干皮,又具有双色干皮的木本植物还未发现,所以培养此类外观和造型的树木有市场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培养既具有龟甲状主干皮,又具有双色干皮的园林观赏用用树。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主干具有龟背状、双色干皮的观赏型木本植物培养方法,用两种树皮颜色差异大的具有高嫁接亲和力的木本植物进行嫁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接穗母树培养,选择皮色变异的木本植物做接穗母树,采用扦插育苗的方法繁育接穗母树,及时进行修枝,分若干年扦插培养接穗母树;

步骤2,砧木培养,选择皮色正常的木本植物做砧木,采用扦插育苗的方法培育实生苗,连续进行2~3年疏除主干上的侧枝,每年春季树液开始流动、芽萌动时用生长促进剂涂抹顶芽,培育独干无侧枝砧木苗;于第三年或第四年3月上旬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独干无侧枝实生苗进行原地嫁接;

步骤3,在不同年份扦插的接穗母树中,选择与砧木粗度相当的接穗母树,进行嫁接;

步骤4,贴芽接,3月下旬进行嫁接操作,以接穗母树与砧木粗度相近处一点为中心点,从距中心点上方5cm处向下切斜一刀至中心处的髓心,从距中心下方5cm处向上斜切一刀至中心处的髓心,刻出长条状带木质部的芽块,保证每个芽块上有2~3个芽眼;

在砧木主干距地15cm处确定第一个外中心点,从该点横切一刀至髓心,确定嫁接槽中心,从外中心点向上向下5cm确定嫁接槽两个端点,从两个端点各向嫁接槽中心斜切一刀,形成嫁接槽;

将芽块嵌入砧木上的嫁接槽,砧木与芽块的形成层对齐,生理上下端对应,用绑扎带从上到下进行绑扎,露出芽眼;

在砧木第一个中心点正对面上方10cm处确定第二个外中心点,进行第二次贴芽接,依次上移,进行交错嫁接;

步骤5,树形培养,在疏除抽条时,不疏除当年嫁接范围的砧木与芽块上的抽条,其余位置进行疏除。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在贴芽接时,每年进行3-5个芽块的嫁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每年额外在上一年每一个芽接部位上移5cm,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90°的位置进行相同的芽接操作,以解决在主干上金枝槐的植皮面积太小的问题,这样植皮部位将呈螺旋状上升,极具观赏性。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2中所述砧木选择与接穗母树的品种生长速率相近的品种。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砧木品种为国槐,所述接穗母树品种为金枝槐。其中金枝槐每年11月至第二年5月,其枝干为金黄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干皮颜色有差异的、有高嫁接亲和力的木本植物,采用逐层交错进行长条状贴芽接,能培育出主干皮呈龟甲状、主干具有双色干皮的观赏干形;本发明原理简单,方法可靠,成活率和培育成功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砧木开槽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接穗母树取芽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交错贴芽接示意图。

图中:1-砧木,2-接穗母树,3-嫁接槽,4-芽块,5-芽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一种主干具有龟背状、双色干皮的观赏型木本植物培养方法,用两种树皮颜色差异大的具有高嫁接亲和力的木本植物进行嫁接,本实施例砧木采用国槐,其主干颜色为正常树木颜色,接穗母树选用金枝国槐,与国槐颜色相异且生长速度相似,具体嫁接步骤包括:

步骤1,接穗母树培养,选择皮色变异的木本植物做接穗母树2,采用扦插育苗的方法繁育接穗母树2,及时进行修枝,分若干年扦插培养接穗母树;

步骤2,砧木培养,选择皮色正常且生长速度与接穗母树相当的木本植物做砧木1,采用扦插育苗的方法培育实生苗,连续进行2~3年疏除主干上的侧枝,每年春季树液开始流动、芽萌动时用生长促进剂涂抹顶芽,培育独干无侧枝砧木苗;于第三年或第四年3月上旬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独干无侧枝实生苗进行原地嫁接;

步骤3,在不同年份扦插的接穗母树2中,选择与砧木1粗度相当的接穗母树,进行嫁接;

步骤4,贴芽接,3月下旬进行嫁接操作,以接穗母树2与砧木1粗度相近处一点为中心点,从距中心点上方5cm处向下切斜一刀至中心处的髓心,从距中心下方5cm处向上斜切一刀至中心处的髓心,刻出长条状带木质部的芽块4,保证每个芽块4上有2~3个芽眼5;

在砧木1主干距地15cm处确定第一个外中心点,从该点横切一刀至髓心,确定嫁接槽3中心,从外中心点向上向下5cm确定嫁接槽3两个端点,从两个端点各向嫁接槽3中心斜切一刀,形成嫁接槽3;

将芽块4嵌入砧木1上的嫁接槽3,砧木1与芽块4的形成层对齐,生理上下端对应,用绑扎带从上到下进行绑扎,露出芽眼5;

在砧木1第一个中心点正对面上方10cm处确定第二个外中心点,进行第二次贴芽接,依次上移,进行交错嫁接,每年进行3-5个芽块4的嫁接;

从第二年起,每年额外在上一年每一个芽接部位上移5cm,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90°的位置进行相同的芽接操作,以解决在主干上金枝槐的植皮面积太小的问题,使植皮更密且呈螺旋状上升。

步骤5,树形培养,在疏除抽条时,不疏除当年嫁接范围的砧木1与芽块4上的抽条,其余位置进行疏除。

本发明利用皮色有差异的、有高嫁接亲和力的木本植物,采用逐层交错进行长条状贴芽接,能培育出主干皮呈龟甲状、主干有两种颜色的观赏干形。本发明可以使嫁接成活率达到92%,具有龟背竹茎秆特征、主干具有两种颜色的干型培育成功率达到88%左右,有效提高了木本植物的观赏价值,增加了经济效益;本发明使今后加快主干观赏型木本植物培养及绿化苗木树形塑造成为现实。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干具有龟背状、双色干皮的观赏型木本植物培养方法,该方法,用两种树皮颜色差异大的具有高嫁接亲和力的木本植物进行嫁接,包括接穗母树培养、砧木培养、接穗母树选择、贴芽接、树形培养。本方法可以弥补龟背状、双色干皮的木本植物资源的缺失,方法易于实现,产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本发明可以使嫁接成活率达到92%,具有龟背竹茎秆特征、主干具有两种颜色的干型培育成功率达到88%左右,有效提高了木本植物的观赏价值,增加了经济效益;本发明使今后加快主干观赏型木本植物培养及绿化苗木树形塑造成为现实。

技术研发人员:郁万文;罗佳亲;蔡金峰;曹福亮;汪贵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8.16
技术公布日:2019.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