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矸石山的生态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78158发布日期:2019-02-15 21:36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矸石山的生态修复方法,属于矸石山治理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矿生产矸石排量较大,一般月占原煤产量的15%-20%,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矸石量不断增多,堆积体积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国有煤矿现有矸石山1500余座,历年堆积量达30亿吨,占地5000公顷。由于采用倾倒或自然滚落堆起,矸石山边坡静安息角为40度,稳定性极差,遇到不利条件时极易发生滑坡,加上矸石分布不均匀,呈松散结构。遇上刮风天,矿井周围烟雾迷漫,下雨天,雨水将矸石冲走,污染周围农田。另外,矸石山还有可能自燃排放so2、co、co2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影响周围人们健康。因此,对煤矿矸石山的治理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矸石山的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煤矿矸石山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矸石山的坡面坡度进行消减工作,由上至下推散矸石,使坡度消减到20-30°,稳定坡面,设置排水系统;

(2)对发生自燃的矸石进行灭火,在自燃矸石山表面铺设黄土并压实,隔绝外部空气,使自燃矸石内部空气耗尽后熄灭;

(3)采用类壤土基质喷播方式,对煤矿矸石山边坡进行种子喷播,具体包括:

(3.1)在压实的黄土表面铺设金属网,并以锚杆加以固定;

(3.2)类壤土基质底基层喷播,所述类壤土基质底基层以重量份计包括种植土55~60份、泥炭5~15份、矿物质3~8份、黏胶1~2份、保水剂0.5~1份、秸秆纤维5~15份、木屑4~9份、微量元素0.1~0.2份、有机肥6~10份、缓释肥1~3份、类壤土基质剂3~5份,将上述组份搅拌均匀,加入适量水至混合物的稠度既能粘接在坡面上又不致流淌,然后利用喷射装置将其喷射至坡面金属网上,所述类壤土基质底基层的喷播厚度为7~10cm;

(3.3)类壤土基质表层喷播,所述类壤土基质表层以重量份计包括种植土55~60份、泥炭5~15份、矿物质3~8份、黏胶1~2份、保水剂0.5~1份、秸秆纤维5~15份、木屑4~9份、微量元素0.1~0.2份、有机肥6~10份、缓释肥1~3份、类壤土基质剂4~9份、植物种子1~2份,将上述组份搅拌均匀,加入适量水至混合物的稠度既能粘接在坡面上又不致流淌,然后利用喷射装置将其喷射至类壤土基质底基层上,所述类壤土基质表层的喷播厚度为5~7cm;

(4)边坡的养护管理,包括在所述类壤土基质表层覆盖无纺布并加固无纺布、浇水、施肥、病虫防治、补种和后期监测。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排水系统包括若干沿着边坡从上而下的排水沟,以及将排水沟串联起来的导流渠,所述导流渠连通至附近的河流。

优选地,步骤(2)中对发生自燃的矸石进行灭火,还可辅以局部注浆的方式综合灭火。

优选地,步骤(2)中黄土覆盖厚度为20-50cm。

优选地,步骤(3.3)中所述植物种子为乔木、灌木、草本组合的混合籽种,乔木、灌木、草本的比例为1:5:3,所述植物种子经过催芽处理,并通过发芽率实验。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补种是在喷播结束后的7-20天的时间里,补种前的48-72小时将种子进行浸种催芽。

优选地,喷播后,在坡面底部设置浆砌石挡墙护坡,所述浆砌石挡墙的高度为1-2米。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煤矿矸石山的生态修复方法,减缓边坡坡度,防止滑坡;采用黄土覆盖,隔绝空气的方法阻止矸石自燃;最关键地是采用类壤土喷播技术进行植物播种,实现生态恢复;采用两层喷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可以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类壤土基质具有适宜植物生长的疏松度和通气性,能够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有助于植物种子发芽、根系发育及养分转化,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煤矿矸石山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矸石山的坡面坡度进行消减工作,由上至下推散矸石,使坡度消减到20-30°,稳定坡面,设置排水系统。

所述排水系统包括若干沿着边坡从上而下的排水沟,以及将排水沟串联起来的导流渠,所述导流渠连通至附近的河流。

(2)对发生自燃的矸石进行灭火,在自燃矸石山表面铺设黄土并压实,隔绝外部空气,使自燃矸石内部空气耗尽后熄灭。其中,黄土覆盖厚度为20-50cm。

步骤(2)中对发生自燃的矸石进行灭火,还可辅以局部注浆的方式综合灭火。

(3)采用类壤土基质喷播方式,对煤矿矸石山边坡进行种子喷播,具体包括:

(3.1)在压实的黄土表面铺设金属网,并以锚杆加以固定;

(3.2)类壤土基质底基层喷播,所述类壤土基质底基层以重量份计包括种植土55~60份、泥炭5~15份、矿物质3~8份、黏胶1~2份、保水剂0.5~1份、秸秆纤维5~15份、木屑4~9份、微量元素0.1~0.2份、有机肥6~10份、缓释肥1~3份、类壤土基质剂3~5份,将上述组份搅拌均匀,加入适量水至混合物的稠度既能粘接在坡面上又不致流淌,然后利用喷射装置将其喷射至坡面金属网上,所述类壤土基质底基层的喷播厚度为7~10cm;

(3.3)类壤土基质表层喷播,所述类壤土基质表层以重量份计包括种植土55~60份、泥炭5~15份、矿物质3~8份、黏胶1~2份、保水剂0.5~1份、秸秆纤维5~15份、木屑4~9份、微量元素0.1~0.2份、有机肥6~10份、缓释肥1~3份、类壤土基质剂4~9份、植物种子1~2份,将上述组份搅拌均匀,加入适量水至混合物的稠度既能粘接在坡面上又不致流淌,然后利用喷射装置将其喷射至类壤土基质底基层上,所述类壤土基质表层的喷播厚度为5~7cm;

所述植物种子为乔木、灌木、草本组合的混合籽种,乔木、灌木、草本的比例为1:5:3,所述植物种子经过催芽处理,并通过发芽率实验。

(4)边坡的养护管理,包括在所述类壤土基质表层覆盖无纺布并加固无纺布、浇水、施肥、病虫防治、补种和后期监测。

补种是在喷播结束后的7-20天的时间里,补种前的48-72小时将种子进行浸种催芽。

喷播后,在坡面底部设置浆砌石挡墙护坡,所述浆砌石挡墙的高度为1-2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矸石山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矸石山的坡面坡度进行消减工作,使坡度消减到20‑30°,稳定坡面,设置排水系统;(2)在自燃矸石山表面铺设黄土并压实,以隔绝空气进路,使自燃矸石内部空气耗尽后熄灭;(3)采用类壤土基质喷播方式,对煤矿矸石山边坡进行种子喷播,具体包括:在压实的黄土表面铺设金属网,并以锚杆加以固定;类壤土基质底基层喷播;类壤土基质表层喷播;(4)边坡的养护管理,包括覆盖无纺布并加固、浇水、施肥、病虫防治、补种和后期监测。本发明提供的煤矿矸石山的生态修复方法,采用黄土覆盖,隔绝空气的方法阻止矸石自燃;采用类壤土喷播技术进行植物播种,实现生态恢复。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申俊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绿岩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0
技术公布日:2019.0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