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64299发布日期:2019-01-02 22:42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病虫害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白僵菌是一种子囊菌类的虫生真菌,主要种类包括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等,常通过无性繁殖生成--分生孢子,菌丝有横隔有分枝。白僵菌的分布范围很广,从海拔几米至2000多米的高山均发现过白僵菌的存在,白僵菌可以侵入6个目15科200多种昆虫、螨类的虫体内大量繁殖,同时产生白僵素(非核糖体多肽类毒素)、卵孢霉素(苯醌类毒素)和草酸钙结晶,这些物质可引起昆虫中毒,打乱新陈代谢以致死亡。

白僵菌分生孢子在寄主表皮或气孔、消化道上,遇适宜条件开始萌发,出生芽管。同时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几丁质酶溶解昆虫的表皮,由芽管入侵虫体,在虫体内生长繁殖,消耗寄主体内养分,形成大量菌丝和孢子,布满虫体全身。同时产生各种毒素,如白僵菌素(beauvericin),纤细素(tenellin)和卵孢霉素(oosporein)等。白僵菌素为含n-甲基氨基酸的环状肽。白僵菌素为针状无色晶体,加醋酸铅于水溶液中可产生絮状白色沉淀,对茚三酮显正反应。

茶叶是中国的一种著名饮品,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咖啡碱等,具有提高大脑思维活动、减肥、抗衰老、防癌等功效,但是,近几年来,茶叶病虫害愈发严重,常常导致茶农减产,降低茶叶品质,因此,开发一种无毒无害的天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茶叶的种植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制剂的制备:包括培养基的选择与培养条件的确定;

(2)田间施用:使用方式多样化;

(3)防治成果检验:进行田间调查,检验防治成果。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中培养基配方为:6%麦麸皮浸出液(煮沸30分钟)+1%蔗糖+2%豆饼粉+0.05%k2hpo4。培养条件为:酸碱度6-7,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48-56h。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防治剂可以制备成粉剂、可湿性粉剂、粒剂、水剂、悬浮剂、微乳剂、可溶性粉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3)的防治成果检验:病虫害感染率在90%以上视为成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以上实验研究,发现本发明制备的对于茶叶病虫害防治的药剂,其对虫害和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小绿叶蝉、茶蚜、茶毛虫、螨类虫害的防效达到90%以上,对病害的虫害同样也有90%以上。本发明材料来源广,组成简单,无农药残留,是一种绿色高效的茶叶病虫害防治制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1)制剂的制备:包括培养基的选择与培养条件的确定;培养基配方为:6%麦麸皮浸出液(煮沸30分钟)+1%蔗糖+2%豆饼粉+0.05%k2hpo4。培养条件为:酸碱度6,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48h

(2)田间施用:使用方式多样化;防治剂可以制备成粉剂、可湿性粉剂、粒剂、水剂、悬浮剂、微乳剂、可溶性粉剂。

(3)防治成果检验:进行田间调查,检验防治成果。防治成果检验:病虫害感染率在90%以上视为成功

实施例2

(1)制剂的制备:包括培养基的选择与培养条件的确定;培养基配方为:6%麦麸皮浸出液(煮沸30分钟)+1%蔗糖+2%豆饼粉+0.05%k2hpo4。培养条件为:酸碱度6.5,培养温度27℃,培养时间50h

(2)田间施用:使用方式多样化;防治剂可以制备成粉剂、可湿性粉剂、粒剂、水剂、悬浮剂、微乳剂、可溶性粉剂。

(3)防治成果检验:进行田间调查,检验防治成果。防治成果检验:病虫害感染率在90%以上视为成功

实施例3

(1)制剂的制备:包括培养基的选择与培养条件的确定;培养基配方为:6%麦麸皮浸出液(煮沸30分钟)+1%蔗糖+2%豆饼粉+0.05%k2hpo4。培养条件为:酸碱度7,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56h

(2)田间施用:使用方式多样化;防治剂可以制备成粉剂、可湿性粉剂、粒剂、水剂、悬浮剂、微乳剂、可溶性粉剂。

(3)防治成果检验:进行田间调查,检验防治成果。防治成果检验:病虫害感染率在90%以上视为成功

实验例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发现本发明制备的对于茶叶病虫害防治的药剂,其对虫害和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小绿叶蝉、茶蚜、茶毛虫、螨类虫害的防效达到90%以上,对病害的虫害同样也有90%以上。本发明材料来源广,组成简单,无农药残留,是一种绿色高效的茶叶病虫害防治农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制剂的制备、田间施用、防治成果检验等。本发明制备的对于茶叶病虫害防治的药剂,其对虫害和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小绿叶蝉、茶蚜、茶毛虫、螨类虫害的防效达到90%以上,对病害的虫害同样也有90%以上。且本发明材料来源广,组成简单,无农药残留,是一种绿色高效的茶叶病虫害防治制剂。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明;马桂兰;蒲其江;马太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开阳雅义杰富硒茶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0
技术公布日:2019.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