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果生地种植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85864发布日期:2019-01-22 18:18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地的种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可食用生地的旱地种植技术。



背景技术:

生地(拉丁学名: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别名生地黄,野地黄、山烟根等,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性喜温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主产于中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等地,用药部位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具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为玄参科植物,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生地黄、鲜生地)、干地黄(生地黄、干生地)与熟地黄(熟地)。生地黄、干地黄在不同典籍意涵不同,易生混淆。株高15-30厘米,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

生地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或成紫红色,长2-13厘米,宽1-6厘米,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钝锯齿以至牙齿;基部渐狭成柄,叶脉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

生地的花具长0.5-3厘米之梗,梗细弱,弯曲而后上升,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几全部单生叶腋而分散在茎上;萼长1-1.5厘米,密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具10条隆起的脉;萼齿5枚,矩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抑或多少三角形,长0.5-0.6厘米,宽0.2-0.3厘米,稀前方2枚各又开裂而使萼齿总数达7枚之多;花冠长3-4.5厘米;花冠筒多少弓曲,外面紫红色,被多细胞长柔毛;花冠裂片,5枚,先端钝或微凹,内面黄紫色,外面紫红色,两面均被多细胞长柔毛,长5-7毫米,宽4-10毫米;雄蕊4枚;药室矩圆形,长2.5毫米,宽1.5毫米,基部叉开,而使两药室常排成一直线,子房幼时2室,老时因隔膜撕裂而成一室,无毛;花柱顶部扩大成2枚片状柱头。蒴果卵形至长卵形,长1-1.5厘米。花果期4-7月。

生地黄根茎主要含b-谷甾醇与甘露醇,及少量豆甾醇、微量的菜油甾醇(campesterol),还含地黄素(rehmannin)、生物碱、脂肪酸、梓醇(catalpol)、葡萄糖与0.0053%的维生素a类物质;根又含水苏糖、4.2%精氨酸与3.0%r-丁氨酸。怀庆地黄的根茎也含甘露醇、水苏糖、0.11%的梓醇、蔗糖、4.2%精氨酸、3.0%r-丁氨酸。干地黄中分得糸列脂肪酸、β-谷甾醇、棕榈酸、丁二酸、胡萝卜甙及s8环状化合物。地上部分含monomelittoside,leonuride及桃叶珊瑚甙、梓醇甙、二氢梓醇甙。因此药性效强,直接食用口感不好,很有必要改变一下其内部各种物质的含量。种植方法可达到上述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相对药用生地来说,药用生地药含量更高,口感不好,本发明了一种食用果生地种植技术,这种技术从播种、施肥等都讲究,质量品质优良,口感好、脆甜度高。

一种食用果生地种植技术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按下面的种植步骤进行:一、土地测试和酸碱调节:取泥土加水稀释后进行ph值测试酸碱度,以7<ph<8之间为适宜,不足的加施撒cao补足,以保持土地的松软;二、精耕和杀灭地虫,耕整泥土要细致,以粉碎泥颗粒0<直径<0.3cm为最佳,耕作时以敌百虫粉剂拌砂粒撒入土地中,结晶敌百虫用量:300~400g/亩;三、播种量,播种前开畦,畦距10~15cm,种粒撒播,合适的密度有利于高产量和质量,撒播密度以60~70粒/m2;撒种粒后施撒干燥粪肥,回覆土压盖,稍作压平,压力不能大于100kg/m2;五、5~7天后,芽秆伸出地面,要喷洒杀虫剂吡虫琳20g/亩或敌百虫200ml/亩,防止嫩芽蛀虫,5~7天后再喷洒一次;六、定苗和培土,20天后可以培土,培土前先定苗和除草,拔除密度较大的苗,喷洒禾本科除草剂杀灭杂草,几天后可以施肥和培土,培土应在施肥后进行,培土以播种时反位置开畦沟取土压根部,施肥量:尿素8~12kg/亩、复合肥15~20kg/亩;八、管理和补肥,定期观察虫害,提前喷洒农药预防,开花前补用磷肥30~40kg/亩,复合肥20~30kg/亩,控制水分湿度25~30%。

一种食用果生地种植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食用果生地种植技术从种植地的碱性调节、撒播种粒的合适密度、开畦及施用的肥料、控制湿度、防蛀虫、防草、补肥、收获时间等进行操作,使种植出的生地含糖量高、脆甜度高,符合水果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食用果生地种植技术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按下面的种植步骤进行:一、土地测试和酸碱调节:取泥土加水稀释后进行ph值测试酸碱度,以7<ph<8之间为适宜,不足的加施撒cao补足,以保持土地的松软;二、精耕和杀灭地虫,耕整泥土要细致,以粉碎泥颗粒0<直径<0.3cm为最佳,耕作时以敌百虫粉剂拌砂粒撒入土地中,结晶敌百虫用量:300~400g/亩;三、播种量,播种前开畦,畦距10~15cm,种粒撒播,合适的密度有利于高产量和质量,撒播密度以60~70粒/m2;撒种粒后施撒干燥粪肥,回覆土压盖,稍作压平,压力不能大于100kg/m2;五、5~7天后,芽秆伸出地面,要喷洒杀虫剂吡虫琳20g/亩或敌百虫200ml/亩,防止嫩芽蛀虫,5~7天后再喷洒一次;六、定苗和培土,20天后可以培土,培土前先定苗和除草,拔除密度较大的苗,喷洒禾本科除草剂杀灭杂草,几天后可以施肥和培土,培土应在施肥后进行,培土以播种时反位置开畦沟取土压根部,施肥量:尿素8~12kg/亩、复合肥15~20kg/亩;八、管理和补肥,定期观察虫害,提前喷洒农药预防,开花前补用磷肥30~40kg/亩,复合肥20~30kg/亩,控制水分湿度25~30%。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果生地种植技术,主要是按下面的种植步骤进行:一、土地测试和酸碱调节:取泥土加水稀释后进行PH值测试酸碱度,以7<PH<8之间为适宜,不足的加施撒CaO补足;二、精耕和杀灭地虫,结晶敌百虫用量:300~400g/亩;三、播种量,播种前开畦,撒播密度以60~70粒/m2;五、芽秆伸出地面,要喷洒杀虫剂吡虫琳;六、定苗和培土;八、管理和补肥,定期观察虫害,提前喷洒农药预防,开花前补用磷肥30~40 kg/亩,复合肥20~30 kg/亩,控制水分湿度25~30%。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吕小萍
技术研发日:2018.10.18
技术公布日:2019.0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