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态野天麻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76250发布日期:2019-03-22 20:31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天麻种植领域,尤其是仿生态野天麻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野生天麻多分布在海拔1000米到1800米之间的高山区,生长在树林下、残留树桩及树根的地方,天麻性喜凉爽、潮湿的环境,雨量充沛的山区一般可以生长天麻。

天麻,属兰科,是多年生腐生直兰草本植物,全株无绿叶,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赖密环菌与其共生。如果环境条件不利于天麻生长而利于密环菌生长,天麻块茎逐渐被密环菌侵蚀从而溃解腐烂;如果天麻生长期得不到密环菌,其子麻逐渐变小,最后腐烂。野天麻在自然环境下,从种子萌芽到开花结果,天麻不能自然授粉,常借野蜂传粉。要想人工栽培天麻,就是要基本还原天麻生长的大自然环境,才能达到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仿生态野天麻栽培方法,基于还原天麻生长的自然环境,实现野天麻人工栽培。

为达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仿生态野天麻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栽培场地选择

在海拔高度1300-2000米的地区,选择坡度在20°以上的东北走向的山坡林地作为栽培场地,林地的遮阴率在60-70%;

(2)种子采收与播种

(2.1)种子采收

在4月份,采集高山地区的野生天麻植株,将野生天麻植株用盆栽种,并用腐殖土作为栽培基质,保证栽培基质的含水量在65-75%;当野生乌天麻植株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的花朵很快掉落,果实很快膨大,6月下旬采摘果实,收获天麻种子;

(2.2)播种

在7月份,在栽培场地中整挖长1米、宽0.6米、深15-20厘米的栽培坑,栽培坑间留出30-40厘米的通道;准备阔叶树木段,采集直径4-8厘米的阔叶树树枝,分段成30厘米长的阔叶树木段,并在阔叶树木段上砍上鱼鳞口;

在栽培坑底铺上一层3-5厘米厚的树叶,然后把准备好的阔叶树木段平铺摆放在栽培坑内,长度方向放3根阔叶树木段,每个栽培坑放6-9根阔叶树木段,把密环菌紧靠放在阔叶树木段两侧的鱼鳞口处,再把天麻种子放在阔叶树木段之间,阔叶树木段之间的间隙用树叶填满,在阔叶树木段上面铺一层3-5厘米厚的树叶,然后用挖起的把栽培坑填平;

(3)栽培后管理

冬季,在栽培坑上面盖上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上再盖20厘米以上的杂草,保温保湿防冻;当春季来临,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揭去杂草及塑料薄膜,让雨水自然浸透湿润,让天麻自然生长;

(4)天麻的采收

当年12月份至次年2月份,收获天麻块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选择与野天麻自然生长环境类似的山坡林地作为栽培场地,同时采集野生采集高山地区的野生天麻植株,进行人工栽种和人工授粉,获得大量的野生天麻种子,实现野天麻的仿生态种植,实现了野天麻的人工栽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仿生态野天麻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栽培场地选择

在海拔高度1500-1700米的地区,选择坡度在20°以上的东北走向的山坡林地作为栽培场地,林地的遮阴率在65-70%;

(2)种子采收与播种

(2.1)种子采收

在4月份,采集高山地区的野生天麻植株,将野生天麻植株用盆栽种,并用腐殖土作为栽培基质,保证栽培基质的含水量在65-75%;当野生乌天麻植株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的花朵很快掉落,果实很快膨大,6月下旬采摘果实,收获天麻种子;

(2.2)播种

在7月上旬,在栽培场地中整挖长1米、宽0.6米、深20厘米的栽培坑,栽培坑间留出30-40厘米的通道;准备阔叶树木段,采集直径4-6厘米的阔叶树树枝,分段成30厘米长的阔叶树木段,并在阔叶树木段上砍上鱼鳞口;

在栽培坑底铺上一层3-5厘米厚的树叶,然后把准备好的阔叶树木段平铺摆放在栽培坑内,长度方向放3根阔叶树木段,每个栽培坑放6-9根阔叶树木段,把密环菌紧靠放在阔叶树木段两侧的鱼鳞口处,再把天麻种子放在阔叶树木段之间,阔叶树木段之间的间隙用树叶填满,在阔叶树木段上面铺一层3-5厘米厚的树叶,然后用挖起的把栽培坑填平;

(3)栽培后管理

冬季,在栽培坑上面盖上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上再盖20厘米以上的杂草,保温保湿防冻;当春季来临,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揭去杂草及塑料薄膜,让雨水自然浸透湿润,让天麻自然生长;

(4)天麻的采收

当年12月份,收获天麻块茎。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播种时间是7月下旬,天麻的采收是在次年2月下旬。

实施例1与实施例2得到的天麻块茎与野生天麻具有相同的品质。

本发明的创新核心在于:栽培场地的选择;野生天麻种子的人工获取并应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仿生态野天麻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栽培场地选择;(2)种子采收与播种;(3)栽培后管理;(4)天麻的采收。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的栽培场地选择,在海拔高度1300‑2000米的地区,选择坡度在20°以上的东北走向的山坡林地作为栽培场地,林地的遮阴率在60‑70%;步骤(2)中种子采收,采集高山地区的野生天麻植株用盆栽种,并进行人工授粉,收获天麻种子。本发明选择与野天麻自然生长环境类似的山坡林地作为栽培场地,同时采集野生采集高山地区的野生天麻植株,进行人工栽种和人工授粉,获得大量的野生天麻种子,实现野天麻的仿生态种植,实现了野天麻的人工栽培。

技术研发人员:易加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竹山县神康车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8.11.26
技术公布日:2019.0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