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拟鲿仿生态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00042发布日期:2019-02-19 17:53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拟鲿繁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人工催产和模拟繁殖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拟鲿仿生态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拟鲿种质资源匮乏,并且雌鱼怀卵量低,雄鱼发育迟缓或不易发育成熟,排精困难,因此它的繁殖能力很差。人工繁殖多采取杀死雄鱼取精的办法,这样不但受精率低,并且杀死后亲鱼只能是一次性使用,对本来就匮乏的资源是损害。杀鱼取精若是挤完卵去杀雄鱼,往往手忙脚乱,影响受精率,不适宜规模化繁殖,若是先杀雄鱼再挤卵,精子可能失去活力,受精率也会受影响。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采用人工催产和模拟繁殖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拟鲿仿生态繁殖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技术路线:一种拟鲿仿生态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亲鱼培育池选择发育好的拟鲿亲鱼,其中雌鱼和雄鱼的数量比为3:2;步骤二)、人工催产,两次注射;第一次注射激素每公斤雌鱼lrh-a100-250ug+hcg10-20iu,雄鱼减半,第一次注射后放于网箱中,便于观察;间隔10-15小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第二次注射激素每公斤雌鱼lrh_a10-30ug+hcg600-800iu,雄鱼减半,注射后放于模拟水槽中;步骤三)、用玻璃钢孵化槽模拟河道,注入外界鱼池水,底部铺设7.5-10kg鹅卵石,水温23-25℃,流量1.2-1.5l/s,其中还营造水冲击环境和洄水微流水环境,经过催产后50h产卵于设置的鱼巢上和鹅卵石上;鱼巢设置在模拟产卵河道中,在水流的刺激下诱导雄鱼排精,达到授精的目的。步骤四)、将鱼巢移到孵化框孵化或原模拟槽中孵化,孵化水温22-25℃,防水霉甲醛溶液浓度30-100ppm,24-48小时孵化出膜。步骤三)所述的玻璃钢孵化槽模拟河道的长度为200㎝,宽度为69㎝,深度为34㎝。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采用人工催产和模拟拟鲿繁殖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方法,诱导雄鱼自动排精,达到人工授精过程;避免杀雄鱼取精子,有效地保护了拟鲿雄鱼资源。每年30%雄鱼不被用于杀精取卵,下年还可使用;受精卵比人工繁殖平均高3%;年繁殖50万苗可节约劳动力60个劳动日。该方法打破了拟鲿繁殖必须杀鱼取精的技术工艺,既减少了雄鱼亲本的损失,又减少了人力物力,是拟鲿鱼人工繁殖的新工艺。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拟鲿仿生态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亲鱼培育池选择发育好的拟鲿亲鱼,其中雌鱼和雄鱼的数量比为3:2;步骤二)、人工催产,两次注射;第一次注射激素每公斤雌鱼lrh-a100-250ug+hcg10-20iu,雄鱼减半,第一次注射后放于网箱中,便于观察;间隔10-15小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第二次注射激素每公斤雌鱼lrh_a10-30ug+hcg600-800iu,雄鱼减半,注射后放于模拟水槽中;步骤三)、用玻璃钢孵化槽模拟河道,注入外界鱼池水,底部铺设7.5-10kg鹅卵石,水温23-25℃,流量1.2-1.5l/s,其中还营造水冲击环境和洄水微流水环境,经过催产后50h产卵于设置的鱼巢上和鹅卵石上,鱼巢是消毒过的棕榈片或网片,模拟河道水槽加水后放置于其中;所述的玻璃钢孵化槽模拟河道的长度为200㎝,宽度为69㎝,深度为34㎝;步骤四)、将鱼巢移到孵化框孵化或原模拟槽中孵化,孵化水温22-25℃,防水霉甲醛溶液浓度30-100ppm,24-48小时孵化出膜。繁殖前放置好位置,进排水方便,水量充足可调控,不受太阳直射照嗮,有电源插头。本发明的试验验证结果见下表表1:仿生态和常规对比催产率(%)受精率(%)50组繁殖用工时(h)仿生态繁殖409930常规繁殖859550从表1中可知:仿生态繁殖与常规繁殖比较,催产率较低,这是仿生态繁殖的不足之处。但是仿生态繁殖受精率很高,并且高于常规繁殖方式;另外仿生态繁殖明显比常规繁殖省时省力。技术特征: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拟鲿繁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人工催产和模拟繁殖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拟鲿仿生态繁殖方法,挑选雌雄比例为3:2的亲鱼,人工催产注射后放于模拟水槽中,用玻璃钢孵化槽模拟河道,注入外界鱼池水,催产后50h产卵于设置的鱼巢上和鹅卵石上,将鱼巢移到孵化框孵化或原模拟槽中孵化,24‑48小时孵化出膜,减少了雄鱼亲本的损失,又减少了人力物力,是拟鲿鱼人工繁殖的新工艺。技术研发人员:李治勋;赵道全;谢国强;李先明;胡亚东;聂国兴;吕军;于潇;李泓;王兆平;张开松;毋全富;王亚强;马娟;胡军那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技术研发日:2018.11.30技术公布日:2019.0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