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氟茶的种植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6480发布日期:2019-03-02 00:39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树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氟茶的种植工艺。



背景技术:

藏茶有一定的历史时间,是藏族人民赖以生存的饮品之一。近年来,藏茶以独特的养生功效而走俏各大茶叶市场,具有其他低海拔茶叶不具备的特点,它是一种经过发酵的黑茶,口感非常的与众不同,品饮藏茶,后续会感觉非常舒服,汤感也越来越柔和,藏茶口感独特不仅能泡饮更适合煮饮,夏天喝杯藏茶还可以消暑去燥。世界屋脊高寒缺氧,强辐射,居民生活必须摄入高脂肪、高糖类食物以适应自然环境,藏茶成为调和和分解油腻、补充维生素的必需品。高海拔地区不产茶叶。

由于藏茶中的粗老叶片和叶梗较多,因此其氟含量是一般商品茶的100~200倍,适量的氟化物有助于防治龋齿,然而长期饮用藏茶会造成饮茶型氟中毒,茶叶中氟的含量比一般植物多,其含氟量与土壤关系很大,因此需要开发一种低氟茶的种植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氟茶的种植工艺,具备含氟量低的优点,解决了茶叶中含氟量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茶叶中含氟量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氟茶的种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低氟水源地的坡度为15°~35°的山坡或坡顶上种植茶树;

s2:施用秸秆发酵制成的农家肥,用于改善土壤疏松程度,减少外部氟元素的输入;

s3:种植茶树,采取单行条栽,行距1.33米,丛距0.33米,每丛种2~3株茶苗;

s4:土壤改良,土壤深翻0.45~0.5米,根据土壤的ph值,向其中均匀抛洒适量ph调节剂;

s5:在茶树中套种集氟灌木,每丛茶苗至少种植一株集氟灌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茶树采用大白茶4号。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土壤改良后ph值为4.5~6.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的集氟灌木采用木槿、野桑、桂花树和石榴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选取海拔高度为600~1300米,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0%的山坡或坡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每亩土地分层施加农家肥400~500千克。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ph调节剂采用石灰粉和硫磺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茶树的种植时间为每年三月下旬至四月初,新植幼苗种下后,浇透水并铺设稻草防止水分的挥发。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氟茶的种植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低氟茶的种植工艺,由于土壤中的氟含量对茶叶中的氟含量具有明显影响,因此低氟茶的种植地优先选择低氟水源地的山坡或山顶上,并在茶树种植过程中通过施加农家肥来为茶树施肥,防止化肥中的氟元素导致土壤氟含量提升,减少外部氟元素的输入,同时改良土壤的ph值,使其适宜茶树的生长,并在茶树中套种用来集氟的灌木,如石榴、桂花树和木槿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低氟茶的种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海拔在800m、土壤含水量在70-80%的低氟水源地的坡度为20°的山坡或坡顶上种植茶树,四川省洪雅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森林覆盖率70.5%,年降雨量1435.5毫米,(1971-2000)年日照1006.1小时,年无霜期307天,年平均气温16.6℃,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海拔在500~3000米之间,具有茶树种植的优良气候环境;

s2:施用秸秆发酵制成的农家肥,每亩土地分层施加农家肥400千克,用于改善土壤疏松程度,减少外部氟元素的输入;

s3:种植茶树,采取单行条栽,行距1.33米,丛距0.33米,每丛种2株茶苗,茶树品种为大白茶4号;

s4:土壤改良,土壤深翻0.5米,根据土壤的ph值,向其中均匀抛洒适量ph调节剂,ph调节剂采用硫磺粉,改良后土壤的ph值为5.0;

s5:在茶树中套种集氟灌木,每丛茶苗至少种植一株集氟灌木,该集氟灌木采用木槿树。

步骤s3中茶树的种植时间为每年秋季或来年三月下旬至四月初,新植幼苗种下后,浇透水并铺设稻草防止水分的挥发。

实施例2

s1:选择海拔在1000m、土壤含水量在70-80%的低氟水源地的坡度为30°的山坡或坡顶上种植茶树;

s2:施用秸秆发酵制成的农家肥,每亩土地分层施加农家肥450千克,用于改善土壤疏松程度,减少外部氟元素的输入;

s3:种植茶树,采取单行条栽,行距1.33米,丛距0.33米,每丛种3株茶苗,茶树品种为大白茶4号;

s4:土壤改良,土壤深翻0.5米,根据土壤的ph值,向其中均匀抛洒适量ph调节剂,ph调节剂采用石灰粉,改良后土壤的ph值为6.0;

s5:在茶树中套种集氟灌木,每丛茶苗至少种植一株集氟灌木,该集氟灌木采用桂花树或石榴树。

步骤s3中茶树的种植时间为每年秋季或来年三月下旬至四月初,新植幼苗种下后,浇透水并铺设稻草防止水分的挥发

综上所述,由于土壤中的氟含量对茶叶中的氟含量具有明显影响,因此低氟茶的种植地优先选择低氟水源地的山坡或山顶上,并在茶树种植过程中通过施加农家肥来为茶树施肥,防止化肥中的氟元素导致土壤氟含量提升,减少外部氟元素的输入,同时改良土壤的ph值,使其适宜茶树的生长,并在茶树中套种用来集氟的灌木,如石榴、桂花树和木槿树,四川省洪雅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森林覆盖率70.5%,年降雨量1435.5毫米,(1971-2000)年日照1006.1小时,年无霜期307天,年平均气温16.6℃,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海拔在500~3000米之间,具有茶树种植的优良气候环境,是种植低氟茶的理想产地。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茶树种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低氟茶的种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低氟水源地的坡度为15°~35°的山坡或坡顶上种植茶树;S2:施用秸秆发酵制成的农家肥,用于改善土壤疏松程度,减少外部氟元素的输入;S3:种植茶树,采取单行条栽,行距1.33米,丛距0.33米,每丛种2~3株茶苗;S4:土壤改良,土壤深翻0.45~0.5米,根据土壤的pH值,向其中均匀抛洒适量pH调节剂;S5:在茶树中套种集氟灌木,每丛茶苗至少种植一株集氟灌木。该低氟茶的种植工艺,可以降低茶叶中氟元素的含量。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彬;刘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洪雅县偏坡山茶叶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8.12.29
技术公布日:2019.03.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