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皮皮虾生态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49076发布日期:2020-07-21 10:4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皮皮虾生态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皮皮虾,是一种颇具经济价值的虾类。在稻田中养殖虾,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人工营造的生态系统,使虾与水稻互利共生。虾能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害虫,同时其排泄物及残饵可供水稻生长利用;而水稻又能为虾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环境,二者互惠互利。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稻皮皮虾生态种植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稻皮皮虾生态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稻田整改:稻田要求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阳光充足的稻田;在稻田四周建主埂,要求顶宽2m以上,高1.3m,坡比为1:3,面积较大的稻田,将其分割成0.25m2以下的小田块,同时在田块中间筑埂,所筑田埂仅一端与主埂相连,在距主埂和田埂内侧1m以下处,沿埂挖一条宽4~7m、深1.2m的环形虾沟,虾沟从进水端到出水端有一定的倾斜;进排水口安排在稻田相对两角的主埂上,设拦虾网;

(2)养殖准备:在主埂内侧,距田埂斜面0.5m处挖一条深20cm以下的沟,再将加强塑料薄膜的一端埋人沟内,用土压紧、夯实,用竹箔或小木棍将加强塑料薄膜垂直支撑起来并固定好,确保塑料薄膜高出埂面40~50cm;

消毒时,虾沟内留水o.2m以下,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每亩施用经过充分发酵的猪粪、鸡粪有机肥400kg;

在虾沟内种植水草、伊乐藻、苦草和水花生植物,水草栽种面积要占总水面的1/3以上,早春,每亩投放50kg螺蛳;

(3)虾苗投放:苗种规格在140尾/kg,每亩投放约45kg,投放时间安排在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或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

(4)水稻种植:虾田中宜选择生长期较长、茎硬不倒伏、耐肥、抗病力强、产量高的水稻品种;

采用大垄双行栽种技术,即每2行为l组,组内行距为20cm,组间距为40cm,栽秧时间一般在6月下旬。

(5)稻田管理:投喂优质的皮皮虾配合饲料,日投饲量为虾总重量的2~6%;根据天气和水质情况定期换水;在饲料中添加三黄粉,高温季节在饲料中添加肝胆利康散中草药制剂;根据水稻的长势可以适时补施发酵过的粪肥,并定时除草、防病害。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换水具体要求为:每次换水1/5,高温季节,每隔15~20d,每亩用3~7蚝生石灰化水泼洒,在水体清瘦时,施用经发酵的粪肥肥水,水质过肥时用em菌、光合细菌生物制剂改良水质。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易操作;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适合全面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
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稻皮皮虾生态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稻田整改:稻田要求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阳光充足的稻田;在稻田四周建主埂,要求顶宽2m以上,高1.3m,坡比为1:3,面积较大的稻田,将其分割成0.25m2以下的小田块,同时在田块中间筑埂,所筑田埂仅一端与主埂相连,在距主埂和田埂内侧1m以下处,沿埂挖一条宽4~7m、深1.2m的环形虾沟,虾沟从进水端到出水端有一定的倾斜;进排水口安排在稻田相对两角的主埂上,设拦虾网;

(2)养殖准备:在主埂内侧,距田埂斜面0.5m处挖一条深20cm以下的沟,再将加强塑料薄膜的一端埋人沟内,用土压紧、夯实,用竹箔或小木棍将加强塑料薄膜垂直支撑起来并固定好,确保塑料薄膜高出埂面40~50cm;

消毒时,虾沟内留水o.2m以下,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每亩施用经过充分发酵的猪粪、鸡粪有机肥400kg;

在虾沟内种植水草、伊乐藻、苦草和水花生植物,水草栽种面积要占总水面的1/3以上,早春,每亩投放50kg螺蛳;

(3)虾苗投放:苗种规格在140尾/kg,每亩投放约45kg,投放时间安排在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或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

(4)水稻种植:虾田中宜选择生长期较长、茎硬不倒伏、耐肥、抗病力强、产量高的水稻品种;

采用大垄双行栽种技术,即每2行为l组,组内行距为20cm,组间距为40cm,栽秧时间一般在6月下旬。

(5)稻田管理:投喂优质的皮皮虾配合饲料,日投饲量为虾总重量的2~6%;根据天气和水质情况定期换水;在饲料中添加三黄粉,高温季节在饲料中添加肝胆利康散中草药制剂;根据水稻的长势可以适时补施发酵过的粪肥,并定时除草、防病害。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换水具体要求为:每次换水1/5,高温季节,每隔15~20d,每亩用3~7蚝生石灰化水泼洒,在水体清瘦时,施用经发酵的粪肥肥水,水质过肥时用em菌、光合细菌生物制剂改良水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皮皮虾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稻田整改:稻田要求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阳光充足的稻田;在稻田四周建主埂,要求顶宽2m以上,高1.3m,坡比为1:3,面积较大的稻田,将其分割成0.25m2以下的小田块,同时在田块中间筑埂,所筑田埂仅一端与主埂相连,在距主埂和田埂内侧1m以下处,沿埂挖一条宽4~7m、深1.2m的环形虾沟,虾沟从进水端到出水端有一定的倾斜;进排水口安排在稻田相对两角的主埂上,设拦虾网;

(2)养殖准备:在主埂内侧,距田埂斜面0.5m处挖一条深20cm以下的沟,再将加强塑料薄膜的一端埋人沟内,用土压紧、夯实,用竹箔或小木棍将加强塑料薄膜垂直支撑起来并固定好,确保塑料薄膜高出埂面40~50cm;

消毒时,虾沟内留水o.2m以下,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每亩施用经过充分发酵的猪粪、鸡粪有机肥400kg;

在虾沟内种植水草、伊乐藻、苦草和水花生植物,水草栽种面积要占总水面的1/3以上,早春,每亩投放50kg螺蛳;

(3)虾苗投放:苗种规格在140尾/kg,每亩投放约45kg,投放时间安排在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或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

(4)水稻种植:虾田中宜选择生长期较长、茎硬不倒伏、耐肥、抗病力强、产量高的水稻品种;

采用大垄双行栽种技术,即每2行为l组,组内行距为20cm,组间距为40cm,栽秧时间一般在6月下旬。

(5)稻田管理:投喂优质的皮皮虾配合饲料,日投饲量为虾总重量的2~6%;根据天气和水质情况定期换水;在饲料中添加三黄粉,高温季节在饲料中添加肝胆利康散中草药制剂;根据水稻的长势可以适时补施发酵过的粪肥,并定时除草、防病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稻皮皮虾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换水具体要求为:每次换水1/5,高温季节,每隔15~20d,每亩用3~7蚝生石灰化水泼洒,在水体清瘦时,施用经发酵的粪肥肥水,水质过肥时用em菌、光合细菌生物制剂改良水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皮皮虾生态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稻田整改;(2)养殖准备;(3)虾苗投放;(4)水稻种植;(5)稻田管理。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易操作;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适合全面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杨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铎
技术研发日:2019.01.14
技术公布日:2020.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