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种植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94478发布日期:2019-10-18 20:5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种植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其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常造成重大损失,我国农作物常见的有以下种类的病虫害:稻飞虱、白粉病、玉米螟、棉铃虫、小麦锈病、棉蚜、稻纹枯病、稻瘟病、麦蚜、麦红蜘蛛、蝗虫、麦类赤霉病等,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病虫害。

目前在进行小规模农作物种植时,人们一般采用简单的药物进行防治,这种防治方式容易导致土地种植效力出现问题,而且人们无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这样无法进行对症下药,进而使得农作物的产量降低,无法达到原有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业种植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解决了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无法更好的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减少作物的经济价值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种植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播种前地块选择: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地,或者选择轮作其他作物后的地块;

s2、种子消毒:播种前处选择抗病虫的种子进行消毒;选用20%正常产气3个月的沼液浸种20~30min,洗净后催芽播种;

s3、种子引发:将种子放入到引发剂内,当引发结束以后对种子进行烘干;

s4、对土地进行消毒:首先在土地上进行播撒消毒剂,然后将土地进行翻耕,灌溉;

s5、播种:将步骤s2中消毒后的种子播种在步骤s4整合好的土地处;

s6、苗期防治:控制土壤湿度和温度,加强排水和土壤管理,防治蚂蚁、地老虎等虫害,同时用豆包菌稀释220-260倍,喷洒苗2-3次;

s7、花期防治,包括炭疽病、病毒病、枯萎病,防治方法为:用芽孢杆菌、腐植酸、中草药提取液组成的混合溶液进行喷洒;

s8、结果防治:合理进行施肥,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s9、人工捕杀害虫:通过人工在种值区域安装物理捕虫装置。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进行种子消毒时,采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与10%吡虫琳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0.3%。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对种子进行烘干时,保证温度设置为45℃,回干含水量控制在8.0%±0.2%。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每亩大田准备种子45~55g,播种前于先天浇足苗床底水,次日均匀撒播种子,再撒盖0.8~1cm厚的含8ml/l硼酸钾土盖没种子,并覆膜保温保湿,床温保持23~25℃,出苗后,揭开塑料薄膜降温降湿,保持床温14~19℃;幼苗破心后,加强肥水管理,以干湿交替为原则,促进地上部真叶生长。

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进行花期防治时每周喷洒苗1-2次,每10-15d向田撒一次草木灰。

优选的,所述步骤s8施肥过程包括追肥,施肥分为两个时期,一为二叶期前,每平方米苗床施用磷钾肥4~6斤,喷后及时用清水洗苗2遍,二为五叶期前,每平方米叶面喷施0.1%的磷酸二氢钾1~2kg、80mg/l的沼液1~2kg。

优选的,所述步骤s9中的物理捕虫装置包括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挂设粘虫板和吊挂性诱剂杀虫瓶进行诱杀病虫害,并将种植区内的病虫害尸体捡出处理。

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该方法可以从作物的种子其进行防治,保证在种子时期的抗病虫害的能力,使得种子期间能够进行正常的萌发,在选择种植地块期间能够从根源入手保证地块原有的病虫害得到防治,而且保证发芽的种子不会被病虫害所侵害,通过在花期喷洒一些有益溶液,保证外来病虫害无法进行侵蚀,在结果期间进行追肥,进而提高农作物自身的抗病能力,保证结果期间不会出现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种植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1.包括以下步骤:

s1、播种前地块选择: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地,或者选择轮作其他作物后的地块;

s2、种子消毒:播种前处选择抗病虫的种子进行消毒;选用20%正常产气3个月的沼液浸种20~30min,洗净后催芽播种,进行种子消毒时,采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与10%吡虫琳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0.3%;

s3、种子引发:将种子放入到引发剂内,当引发结束以后对种子进行烘干,对种子进行烘干时,保证温度设置为45℃,回干含水量控制在8.0%±0.2%;

s4、对土地进行消毒:首先在土地上进行播撒消毒剂,然后将土地进行翻耕,灌溉;

s5、播种:将步骤s2中消毒后的种子播种在步骤s4整合好的土地处,每亩大田准备种子45~55g,播种前于先天浇足苗床底水,次日均匀撒播种子,再撒盖0.8~1cm厚的含8ml/l硼酸钾土盖没种子,并覆膜保温保湿,床温保持23~25℃,出苗后,揭开塑料薄膜降温降湿,保持床温14~19℃;幼苗破心后,加强肥水管理,以干湿交替为原则,促进地上部真叶生长;

s6、苗期防治:控制土壤湿度和温度,加强排水和土壤管理,防治蚂蚁、地老虎等虫害,同时用豆包菌稀释220-260倍,喷洒苗2-3次;

s7、花期防治,包括炭疽病、病毒病、枯萎病,防治方法为:用芽孢杆菌、腐植酸、中草药提取液组成的混合溶液进行喷洒,进行花期防治时每周喷洒苗1-2次,每10-15d向田撒一次草木灰;

s8、结果防治:合理进行施肥,提高自身抗病能力,施肥过程包括追肥,施肥分为两个时期,一为二叶期前,每平方米苗床施用磷钾肥4~6斤,喷后及时用清水洗苗2遍,二为五叶期前,每平方米叶面喷施0.1%的磷酸二氢钾1~2kg、80mg/l的沼液1~2kg;

s9、人工捕杀害虫:通过人工在种值区域安装物理捕虫装置,物理补虫装置包括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挂设粘虫板和吊挂性诱剂杀虫瓶进行诱杀病虫害,并将种植区内的病虫害尸体捡出处理,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飞虫的诱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种植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播种前地块选择: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地,或者选择轮作其他作物后的地块;S2、种子消毒:播种前处选择抗病虫的种子进行消毒。通过该方法可以从作物的种子其进行防治,保证在种子时期的抗病虫害的能力,使得种子期间能够进行正常的萌发,在选择种植地块期间能够从根源入手保证地块原有的病虫害得到防治,而且保证发芽的种子不会被病虫害所侵害,通过在花期喷洒一些有益溶液,保证外来病虫害无法进行侵蚀,在结果期间进行追肥,进而提高农作物自身的抗病能力,保证结果期间不会出现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庄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嘉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19.10.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