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循环的种植和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33463发布日期:2020-04-17 21:53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态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循环的种植和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产业,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稳则社会安,因此农业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改革开放依赖,农业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用不到世界几十分之一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但是当前农业存在生产经营粗放、分散、落后,现代化程度不高,资源浪费严重,成本大,环境效益差,农产品质量偏低,为社会提供的有机农产品有限,使人民的日常饮食被低营养的食品所笼罩、所包围,尤其是山区内,不论是养猪产生的猪粪等,还是果蔬的废弃物,均丢弃在室外,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开发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循环的种植和养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生态循环的种植和养殖方法包括养猪场、沼气池、农家肥区和果蔬栽培区,所述的养猪场、沼气池和农家肥区均设置在果蔬栽培区内,所述的养猪场设置有喂食区域、活动区域和休息区域,所述的活动区域包括泥池和种植区域,所述的种植区域种植有野生食用植物。

本发明旨在开展生猪养殖粪便燃料、肥料化综合利用,研究应用生猪养殖粪便污水沼气工程技术、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特色葡萄、蔬菜生态种植技术,构建“猪-沼-果蔬”产业链,建立生态循环的种养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生态循环的种植和养殖方法包括养猪场、沼气池、农家肥区和果蔬栽培区,所述的养猪场、沼气池和农家肥区均设置在果蔬栽培区内,所述的养猪场设置有喂食区域、活动区域和休息区域,所述的活动区域包括泥池和种植区域,所述的种植区域种植有野生食用植物。

所述的喂食是喂食以下原料质量配比的饲料,具体包括质量重量份的玉米50~80份、小麦麸10~20份、氯化钠0.1~0.5份和小苏打0.1~0.4份。

所述的野生食用植物为鬼针草、食用菌、野生食用浆果、野生食用坚果、野生根茎类食用植物和山野菜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沼气池是将养猪场产生的粪便和果蔬栽培区产生的废弃物作为沼气池的原料。

所述的农家肥区主要以沼气池发酵后的固体物料为原料,配合部分养猪场产生的粪便和果蔬栽培区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发酵。

所述的果蔬栽培区中主要栽培葡萄和蔬菜。

所述的葡萄和蔬菜的栽培量配比为1:(2~3)。

所述的泥池的大小为80cm~120cm×80~120cm。

所述的泥池的深度为30cm~50cm。

下面以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在避风向阳且远离污染和干扰的地方,设置果蔬栽培区,在果蔬栽培区内设置养猪场、沼气池和农家肥区,养猪场内设置活动区域,其中按每10m~15m设置深度30cm~50cm、大小80cm~120cm×80~120cm的泥池,活动区域中种植有鬼针草、食用菌、野生食用浆果、野生食用坚果、野生根茎类食用植物和山野菜,每天喂食一次,然后即驱入活动区域自由食用和运动,喂食的原料质量配比的饲料,具体包括质量重量份的玉米50~80份、小麦麸10~20份、氯化钠0.1~0.5份和小苏打0.1~0.4份。养猪场产生的粪便和果蔬栽培区产生的废弃物放置到沼气池中发酵,发酵后产生的固体物料移到农家肥区,加入部分粪便和果蔬栽培区产生的废弃物经自然发酵得到有机农家肥,有机农家肥用于果蔬栽培区进行施肥。果蔬栽培区中栽培葡萄和蔬菜,葡萄和蔬菜的栽培面积比为1:(2~3)。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循环的种植和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生态循环的种植和养殖方法包括养猪场、沼气池、农家肥区和果蔬栽培区,所述的养猪场、沼气池和农家肥区均设置在果蔬栽培区内,所述的养猪场设置有喂食区域、活动区域和休息区域,所述的活动区域包括泥池和种植区域,所述的种植区域种植有野生食用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循环的种植和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喂食是喂食以下原料质量配比的饲料,具体包括质量重量份的玉米50~80份、小麦麸10~20份、氯化钠0.1~0.5份和小苏打0.1~0.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循环的种植和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野生食用植物为鬼针草、食用菌、野生食用浆果、野生食用坚果、野生根茎类食用植物和山野菜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循环的种植和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沼气池是将养猪场产生的粪便和果蔬栽培区产生的废弃物作为沼气池的原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循环的种植和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农家肥区主要以沼气池发酵后的固体物料为原料,配合部分养猪场产生的粪便和果蔬栽培区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发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循环的种植和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果蔬栽培区中主要栽培葡萄和蔬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循环的种植和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葡萄和蔬菜的栽培量配比为1:(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循环的种植和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泥池的大小为80cm~120cm×80~12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生态循环的种植和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泥池的深度为30cm~50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循环的种植和养殖方法,所述的生态循环的种植和养殖方法包括养猪场、沼气池、农家肥区和果蔬栽培区,所述的养猪场、沼气池和农家肥区均设置在果蔬栽培区内,所述的养猪场设置有喂食区域、活动区域和休息区域,所述的活动区域包括泥池和种植区域,所述的种植区域种植有野生食用植物。本发明旨在开展生猪养殖粪便燃料、肥料化综合利用,研究应用生猪养殖粪便污水沼气工程技术、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特色葡萄、蔬菜生态种植技术,构建“猪‑沼‑果蔬”产业链,建立生态循环的种养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包明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爱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3
技术公布日:2020.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