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梨树育苗用积水式育苗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7308发布日期:2020-04-10 15:13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梨树育苗用积水式育苗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梨树育苗用积水式育苗垫。



背景技术:

梨树幼树的修剪要轻剪长放,多行拉枝、摘心、缓放、短截等技术措施,少用疏除、回缩等。进入结果期以后要多用疏除、回缩等剪法,少用缓放、拉枝等。衰老期为了延长结果年限,要多用回缩更新的剪法,恢复树势。判断树势的强弱要依据一年生的生长量和健壮情况,夏梢的数量和长度,以及芽的饱满情况来进行。树势较强的树,一般芽大而饱满,颜色光亮,枝条皮层厚,色亮,皮孔大而突出,中间髓心小而充实,这种情况的就是树势健壮的表现。树势弱的表现是,枝条弱而细,芽小而秕,皮薄,抽生的新梢短,这种情况的就是树势弱的表现,通常在育苗垫中培养树苗期间要时刻关注。

但是,现有的育苗垫在上育苗垫和下育苗垫之间连接不紧凑,从而在恶劣天气的时候,造成损坏和对树苗的破坏,因育苗垫体积较大,在移动时,费时费力且很笨拙,培养仓的容积不够大;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梨树育苗用积水式育苗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梨树育苗用积水式育苗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上育苗垫和下育苗垫连接不紧凑,在恶劣天气时,容易造成对树苗的破坏,且因育苗垫体积较大移动不便,培养仓的容积不够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梨树育苗用积水式育苗垫,包括上育苗垫,所述上育苗垫上方的两侧安装均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方安装有金属把手,所述上育苗垫的下方安装有上防火层,所述上防火层的下方安装有下防火层,所述下防火层的下方安装有下育苗垫,所述下育苗垫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置有提手,所述下育苗垫的下方设置有金属支架,所述金属支架的下方设置有连接片,且连接片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片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机构,所处万向轮机构的下方安装有滑轮。

优选的,所述上防火层的下表面上安装有纵向上固定筋,且纵向上固定筋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纵向上固定筋的两侧均暗转有横向上固定筋,且横向上固定筋安装有若干个,所述上育苗垫和上防火层的内部设置有通孔,且通孔设置有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下防火层的上表面安装有纵向下固定筋,且纵向下固定筋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纵向下固定筋的两侧均安装有横向下固定筋,且横向下固定筋设置有若干个。

优选的,三个所述纵向上固定筋的上表面设置有孔槽,且孔槽设置有九个。

优选的,所述三个所述纵向下固定筋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轴,且限位轴设置有九个。

优选的,所述下育苗垫的内部设置有积水板,且积水板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积水板的下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安装有软体把手,所述挡板下方安装有培养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金属支架和万向轮,从而让这种积水式育苗垫的移动,以及搬运都方便、快捷,起到了省时省力的作用,在移动到使用位置后,工作人员用过金属把手将该装置,搬运下来进行使用。

2、通过将横向下固定筋与横向上固定筋彼此互相啮合,以及纵向上固定筋内部的孔槽和纵向下固定筋上的限位轴互相啮合,从而让上下育苗垫之间连接更加紧凑,不会因为上下育苗垫的分开对树苗造成破坏。

3、通过加大培养仓的深度,让树苗的根部充分的吸收培养仓中的营养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培养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育苗垫;2、下育苗垫;3、上防火层;4、下防火层;5、金属支架;6、连接片;7、万向轮机构;8、滑轮;9、提手;10、连接块;11、金属把手;12、培养仓;13、横向上固定筋;14、纵向上固定筋;15、孔槽;16、限位轴;17、横向下固定筋;18、纵向下固定筋;19、积水板;20、挡板;21、通孔;22、软体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梨树育苗用积水式育苗垫,包括上育苗垫1,上育苗垫1上方的两侧安装均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的上方安装有金属把手11,金属把手11不管是移动当中,还是在搬运当中都可以结实有力的起到刚性的作用,上育苗垫1的下方安装有上防火层3,上防火层3的下方安装有下防火层4,防火层可以最大化的起到保护树苗的作用,下防火层4的下方安装有下育苗垫2,下育苗垫2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置有提手9,下育苗垫2的下方设置有金属支架5,金属支架5的下方设置有连接片6,且连接片6设置有四个,四个连接片6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机构7,所处万向轮机构7的下方安装有滑轮8,让金属支架5在移动时,便捷方便。

进一步,上防火层3的下表面上安装有纵向上固定筋14,且纵向上固定筋14设置有三个,三个纵向上固定筋14的两侧均暗转有横向上固定筋13,且横向上固定筋13安装有若干个,上育苗垫1和上防火层3的内部设置有通孔21,且通孔21设置有若干个。

进一步,下防火层4的上表面安装有纵向下固定筋18,且纵向下固定筋18设置有三个,三个纵向下固定筋18的两侧均安装有横向下固定筋17,且横向下固定筋17设置有若干个,从而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稳定的连接着纵向上固定筋14。

进一步,三个纵向上固定筋14的上表面设置有孔槽15,且孔槽15设置有九个,与纵向下固定筋18啮合的很紧凑,不易脱落。

进一步,三个纵向下固定筋18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轴16,且限位轴16设置有九个,纵向上固定筋14啮合的很紧凑,不易脱落。

进一步,下育苗垫2的内部设置有积水板19,且积水板19设置有若干个,积水板19的下方设置有挡板20,挡板20的上表面安装有软体把手22,挡板20下方安装有培养仓12,是积水板19充分的吸收培养仓12营养液。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金属支架5和万向轮机构7将该装置移动、搬运到使用地点,再将地面挖出合适的大小,将该装置放入其中,固定好之后,在培养仓12内放好营养液,让积水板19充分的吸收,通过上育苗垫1内部设置的通孔21,将梨树苗固定在育苗垫之中,上育苗垫1和下育苗垫2紧凑的啮合连接,避免因恶劣天气对该装置和梨树苗造成的破坏,培育人员可以根据梨树苗大小的不同,吸收养分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培养仓12。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梨树育苗用积水式育苗垫,包括上育苗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育苗垫(1)上方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的上方安装有金属把手(11),所述上育苗垫(1)的下方安装有上防火层(3),所述上防火层(3)的下方安装有下防火层(4),所述下防火层(4)的下方安装有下育苗垫(2),所述下育苗垫(2)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置有提手(9),所述下育苗垫(2)的下方设置有金属支架(5),所述金属支架(5)的下方设置有连接片(6),且连接片(6)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片(6)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机构(7),所处万向轮机构(7)的下方安装有滑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梨树育苗用积水式育苗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火层(3)的下表面上安装有纵向上固定筋(14),且纵向上固定筋(14)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纵向上固定筋(14)的两侧均安装有横向上固定筋(13),且横向上固定筋(13)安装有若干个,所述上育苗垫(1)和上防火层(3)的内部均设置有通孔(21),且通孔(21)设置有若干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梨树育苗用积水式育苗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火层(4)的上表面安装有纵向下固定筋(18),且纵向下固定筋(18)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纵向下固定筋(18)的两侧均安装有横向下固定筋(17),且横向下固定筋(17)设置有若干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梨树育苗用积水式育苗垫,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纵向上固定筋(14)的上表面设置有孔槽(15),且孔槽(15)设置有九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梨树育苗用积水式育苗垫,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纵向下固定筋(18)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轴(16),且限位轴(16)设置有九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梨树育苗用积水式育苗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育苗垫(2)的内部设置有积水板(19),且积水板(19)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积水板(19)的下方设置有挡板(20),所述挡板(20)的上表面安装有软体把手(22),所述挡板(20)下方安装有培养仓(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梨树育苗用积水式育苗垫,涉及育苗垫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上育苗垫和下育苗垫连接不紧凑,在恶劣天气时,容易造成对树苗的破坏,且因育苗垫体积较大移动不便,培养仓的容积不够大的问题。所述育苗垫上方的两侧安装均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方安装有金属把手,所述上育苗垫的下方安装有上防火层,所述上防火层的下方安装有下防火层,所述下防火层的下方安装有下育苗垫,所述下育苗垫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置有提手,所述下育苗垫的下方设置有金属支架,所述金属支架的下方设置有连接片,且连接片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片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机构。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禹州市豪盛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4
技术公布日:2020.0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