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鼠斜板试验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1561发布日期:2020-04-17 17:07阅读:1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鼠斜板试验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鼠斜板试验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脊椎损伤后对实验动物四肢运动功能的评估直接反映了脊椎修复与再生水平,以及外周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对于评价各种治疗干预措施的效果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在脊椎损伤基础研究中,实验对象多以大鼠为主,大鼠脊椎损伤后多采用斜板试验进行行为功能的评价。

目前,实验室进行斜板试验的工具多为自制简易装置,通常为带沟槽的斜板,测量方法是两人配合,一人手动控制斜板角度,一人持量角器测量结果。该简易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用手扶住斜板时手会抖动,进而影响大鼠四肢的抓持力度,影响实验的测量结果,且手抖动会造成斜板倾斜角度的变大或变小,使得实验误差较大;二是人手不能控制细微角度的改变,尤其是当临近最大倾斜角度时,微小的角度改变就可能使大鼠从斜板上滑落;三是人为采用量角器测量角度,误差较大;最后该装置需要两人配合才能完成试验,操作繁琐。

申请号为201621486643.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转动板试验测量装置,但该专利实验误差大,不能控制细微角度的改变,同时不能防止大鼠在试验过程中的窜动行为,影响试验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鼠斜板试验测量装置,能由一名试验人员独立操作,大鼠下滑时能自动使电机关闭,实验误差小,而且角度测量可以直接读数,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鼠斜板试验测量装置,包括铰接在一起的底板1与转动板2,所述底板1的非铰接端固定有弧形量角尺3,所述转动板2上设有橡胶层4,转动板2两侧设有挡板5;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红外栅栏6、步进电机7和齿轮8,所述步进电机7和齿轮8设在转动板的非铰接端,弧形量角尺3的内侧设有齿轨9,步进电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齿轮沿着齿轨移动,且步进电机上连接能沿着弧形量角尺移动的读数指针12;所述红外栅栏6设在转动板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栅栏6为半框形,转动板下端两内侧设有轨槽10,红外栅栏能够在轨槽内移动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板2的下半部分设有橡胶层4,上半部分设有光滑层11,光滑层防止大鼠向上爬,避免影响试验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5在对应橡胶层4上半部分的位置设有两端开口的透明围框,透明围框防止大鼠向两侧窜动,同时又能看到大鼠在转动板上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板和底板的长度均为30~35cm,宽度为10~15cm,橡胶层的长度为20~25cm。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电子编码器和显示器,所述电子编码器设在转动板的背部底端,显示器设在底板的非铰接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将两块长方形木板铰接在一起,一块为底板,另外一块为转动板,转动板下半部分平铺粗糙胶垫,上半部分平铺光滑层;在转动板水平位时,将小鼠放置于转动板的中央位置,然后启动电机缓慢匀速增加转动板倾斜角度,保持小鼠头向上且身体纵轴方向与斜板纵轴一致,红外栅栏一侧设有发射器,另一侧设有接收器,小鼠下滑时身体会经过红外栅栏,红外栅栏不能接收信号,接收器将该信号传递至控制器,进而控制电机停止工作,此时从弧形量角尺上读出最大倾斜角度,红外栅栏方法与操作人员看到小鼠下滑再停止转动板相比,实验误差减小。另外,为了操作方便,也可以增加电子编码器和显示器,直接将角度数显出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由一名试验人员独立操作,大鼠下滑时能自动使电机关闭,操作简便,实验误差小;转动板上设有光滑层和围框,能有效防止实验过程中大鼠窜动影响实验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测量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测量装置的后视图;

图中标记:1-底板,2-转动板,3-弧形量角尺,4-橡胶层,5-挡板,6-红外栅栏,7-步进电机,8-齿轮,9-齿轨,10-轨槽,11-光滑层,12-读数指针,13-控制器,14-围框,15-限位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大鼠斜板试验测量装置包括底板1、转动板2、弧形量角尺3、控制器13、红外栅栏6、步进电机7和齿轮8,底板1与转动板2铰接在一起,底板1的非铰接端固定有弧形量角尺3,弧形量角尺的末端设有限位挡板15,量程范围为70~90°以内。

转动板2的下半部分设有橡胶层4,上半部分设有光滑层11,转动板2两侧设有挡板5,挡板5在对应橡胶层4上半部分的位置设有两端开口的围框14。

步进电机7和齿轮8设在转动板的非铰接端,弧形量角尺3的内侧设有齿轨9,步进电机在控制器13的控制下带动齿轮沿着齿轨移动,且步进电机上连接能沿着弧形量角尺移动的读数指针12;

红外栅栏6设在转动板下端,红外栅栏6为半框形,转动板下端两内侧设有轨槽10,红外栅栏能够在轨槽内移动和固定。

本实施例中转动板和底板的长度均为35cm,宽度为15cm,橡胶层的长度为25cm。

斜板试验过程如下:在脊椎损伤成模前及成模第7、14、21、28和35天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动板试验评估大鼠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将两块长方形木板铰接在一起,一块为底板,另外一块为转动板,转动板下半部分平铺粗糙胶板垫,上半部分平铺光滑层;在转动板水平位时,将小鼠放置于转动板的中央位置,然后启动电机缓慢匀速增加转动板倾斜角度,保持小鼠头向上且身体纵轴方向与斜板纵轴一致,记录小鼠在转动板上停留超过五秒的最大倾斜角度,连续测量三次,计算平均值。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测量装置还可以设有电子编码器和显示器用于将角度数显,所述电子编码器设在转动板的背部底端,显示器设在底板的非铰接端。

以上仅为本实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做出的等同替换或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子案,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大鼠斜板试验测量装置,包括铰接在一起的底板(1)与转动板(2),所述底板(1)的非铰接端固定有弧形量角尺(3),所述转动板(2)上设有橡胶层(4),转动板(2)两侧设有挡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红外栅栏(6)、步进电机(7)和齿轮(8),所述步进电机(7)和齿轮(8)设在转动板的非铰接端,弧形量角尺(3)的内侧设有齿轨(9),步进电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齿轮沿着齿轨移动,且步进电机上连接能沿着弧形量角尺移动的读数指针(12);所述红外栅栏(6)设在转动板下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斜板试验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栅栏(6)为半框形,转动板下端两内侧设有轨槽(10),红外栅栏能够在轨槽内移动和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鼠斜板试验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2)的下半部分设有橡胶层(4),上半部分设有光滑层(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鼠斜板试验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在对应橡胶层(4)上半部分的位置设有两端开口的透明围框(14)。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鼠斜板试验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和底板的长度均为30~35cm,宽度为10~15cm,橡胶层的长度为20~25c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鼠斜板试验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电子编码器和显示器,所述电子编码器设在转动板的背部底端,显示器设在底板的非铰接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鼠斜板试验测量装置,包括铰接在一起的底板(1)与转动板(2),所述底板(1)的非铰接端固定有弧形量角尺(3),所述转动板(2)上设有橡胶层(4),转动板(2)两侧设有挡板(5);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红外栅栏(6)、步进电机(7)和齿轮(8),所述步进电机(7)和齿轮(8)设在转动板的非铰接端,弧形量角尺(3)的内侧设有齿轨(9),步进电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齿轮沿着齿轨移动;所述红外栅栏(6)设在转动板下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量装置能由一名试验人员独立操作,大鼠下滑时能自动使电机关闭,实验误差小,而且角度测量可以直接读数,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李力燕;梁宇;臧成昊;刘矿嫔;吴朕;马微;刘伟;刘洁;李春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6.17
技术公布日:2020.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