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侧进水结构的扁平灌溉滴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0712发布日期:2020-05-29 11:53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侧进水结构的扁平灌溉滴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产中节水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侧进水结构的扁平灌溉滴头。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5%,但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9.7%。滴灌是迄今为止农田灌溉最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养分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是一种科学、高效的灌水方式。作为滴灌产品制造厂家,由于传统滴头产品受结构的制约,如图5和图6所示,进水口ⅱ1-6设置在滴头底部,水从滴头底部进水口ⅱ1-6进入滴头上部出水口1-7,通过流道和出水缓冲槽实现滴灌,由于受产品结构限制,其不足之处是底部进水口ⅱ1-6过流面积较小,在滴灌带不使用时,由于没有水压,滴灌带会收缩,水中的杂质如细沙等会慢慢淤积在滴头的底部进水口ⅱ1-6,形成耦合淤积层将滴头进水口ⅱ1-6堵死,造成产品的堵塞,抗堵性较差,农户在使用过程中毛管上的滴头堵塞不出水导致农作物干旱减产的现象屡次出现,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在2017年由于滴头堵塞造成某地近千亩的棉花减产,公司赔偿经济损失近200万元,教训深刻,对于传统滴头进水结构的改变已经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侧进水结构的扁平灌溉滴头,其目的是,在保证产品质量、尺寸精度和寿命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简化生产工艺,整体提高扁平滴头产品的抗堵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侧进水结构的扁平灌溉滴头,扁平灌溉滴头呈扁条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灌溉滴头一侧面的下面,为一条沉面进水面,沿扁平灌溉滴头上面的宽度方向上,依次设有进水缓冲槽和流道槽,所述进水缓冲槽为一条直线槽;

所述流道槽中设有条状凸起构成u状的流道槽,在条状凸起两侧面上间隔对称的设有数个三角形凸起ⅰ,在u状的流道槽相对应的两条壁面上,间隔对称的设有数个三角形凸起ⅱ,条状凸起上的每个三角形凸起ⅰ分别对应于u状的流道槽的每对三角形凸起ⅱ的间隔区,数个三角形凸起ⅰ和数个三角形凸起ⅱ相互对应间隔区的结构,构成了u状的流道槽内水流动时的缓冲和消能作用;

所述进水缓冲槽和u状的流道槽开口端的一侧,设有矩形状的出水缓冲槽,所述进水缓冲槽通过u状的流道槽与出水缓冲槽相通;

沿进水缓冲槽的外侧面,间隔设有数个矩形豁口,数个矩形豁口构成了数个进水口ⅰ,数个进水口ⅰ分别与进水缓冲槽和沉面进水面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毛管内的水可以同时从数个扁平灌溉滴头底面的沉面进水面通过数个进水口ⅰ进入进水缓冲槽中,和通过侧面的数个进水口ⅰ进入进水缓冲槽中,将产品进水口的面积做到了最大化,既增大了产品水窗的进水面积,又减轻了产品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侧面和底面不同方向的同时进水方式,使水流能产生一个对冲功能,将水中的细沙等杂质冲走,彻底解决了困扰滴灌厂家多年的扁平滴头易堵问题,使产品自身具备清洁水中杂质的能力,为农田的大面积灌溉提供了可靠保障。

传统的滴头重量为0.2克,滴头模具加工需要镶件对顶结构,模具加工镶件成本为2.5万。

由于产品结构的改变,本实用新型的滴头重量为0.17克,节省了材料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滴头模具加工不需要加工镶件,没有对顶面,模具的加工变得更加简洁,既节约了模具的生产成本,又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使整个滴头能方便的安装在毛管中,便于和毛管的贴合,工作稳定,使用中获得用户的一致好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结构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透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现有技术灌溉滴头的主视图;

图6为现有技术灌溉滴头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侧进水结构的扁平灌溉滴头,扁平灌溉滴头1呈扁条形,扁平灌溉滴头1一侧面的下面为一条沉面进水面1-5,沿扁平灌溉滴头1上面的宽度方向上,依次设有进水缓冲槽1-1和流道槽。

进水缓冲槽1-1为一条直线槽。

在流道槽中设有条状凸起1-2-1构成u状的流道槽1-2,在条状凸起1-2-1两侧面上间隔对称的设有数个三角形凸起ⅰ1-2-1-1,在u状的流道槽1-2相对应的两条壁面上,间隔对称的设有数个三角形凸起ⅱ1-2-2,条状凸起1-2-1上的每个三角形凸起ⅰ1-2-1-1分别对应于u状的流道槽1-2的每对三角形凸起ⅱ1-2-2的间隔区,数个三角形凸起ⅰ1-2-1-1和数个三角形凸起ⅱ1-2-2相互对应间隔区的结构,构成了u状的流道槽1-2内水流动时的缓冲和消能作用。

在进水缓冲槽1-1和u状的流道槽1-2开口端的一侧,设有矩形状的出水缓冲槽1-3,进水缓冲槽1-1通过u状的流道槽1-2与出水缓冲槽1-3相通;沿进水缓冲槽1-1的外侧面,间隔设有数个矩形豁口,数个矩形豁口构成了数个进水口ⅰ1-4,数个进水口ⅰ1-4分别与进水缓冲槽1-1和一条进水面1-5相通。

扁平灌溉滴头1采用pe材质,一次成型。

一种新型侧进水结构的扁平灌溉滴头的使用方法,将数个扁平灌溉滴头1沿毛管2长度方向的内面,间隔的压合在毛管2上,扁平灌溉滴头1的出水缓冲槽1-3与毛管2的出水孔2-1相对应。

工作时,由于水压的作用,毛管2内的水能够同时从数个扁平灌溉滴头1底面的沉面进水面1-5通过数个进水口ⅰ1-4进入进水缓冲槽1-1中,和通过侧面的数个进水口ⅰ1-4进入进水缓冲槽1-1中,进入进水缓冲槽1-1中的水再通过u状的流道槽1-2缓冲和充分消能作用进入出水缓冲槽1-3中,最后从毛管2的出水孔2-1流出,滴入需浇灌的土壤中。

在滴灌带毛管2不使用时,毛管2收缩,由于扁平灌溉滴头1下面为一条沉面进水面1-5及数个进水口ⅰ1-4设置在扁平灌溉滴头1的侧面,水中的杂质如细沙不会将数个进水口ⅰ1-4堵塞,再次使用时,沉面进水面1-5和数个进水口ⅰ1-4的结构,使水流有一个对冲作用,将水中的细沙杂质冲走。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侧进水结构的扁平灌溉滴头,扁平灌溉滴头(1)呈扁条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灌溉滴头(1)一侧面的下面,为一条沉面进水面(1-5),沿扁平灌溉滴头(1)上面的宽度方向上,依次设有进水缓冲槽(1-1)和流道槽,所述进水缓冲槽(1-1)为一条直线槽;

所述流道槽中设有条状凸起(1-2-1)构成u状的流道槽(1-2),在条状凸起(1-2-1)两侧面上间隔对称的设有数个三角形凸起ⅰ(1-2-1-1),在u状的流道槽(1-2)相对应的两条壁面上,间隔对称的设有数个三角形凸起ⅱ(1-2-2),条状凸起(1-2-1)上的每个三角形凸起ⅰ(1-2-1-1)分别对应于u状的流道槽(1-2)的每对三角形凸起ⅱ(1-2-2)的间隔区,数个三角形凸起ⅰ(1-2-1-1)和数个三角形凸起ⅱ(1-2-2)相互对应间隔区的结构,构成了u状的流道槽(1-2)内水流动时的缓冲和消能作用;

所述进水缓冲槽(1-1)和u状的流道槽(1-2)开口端的一侧,设有矩形状的出水缓冲槽(1-3),所述进水缓冲槽(1-1)通过u状的流道槽(1-2)与出水缓冲槽(1-3)相通;

沿进水缓冲槽(1-1)的外侧面,间隔设有数个矩形豁口,数个矩形豁口构成了数个进水口ⅰ(1-4),数个进水口ⅰ(1-4)分别与进水缓冲槽(1-1)和沉面进水面(1-5)相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侧进水结构的扁平灌溉滴头,扁平灌溉滴头一侧面的下面,为一条沉面进水面,沿扁平灌溉滴头上面的宽度方向上,依次设有进水缓冲槽和流道槽,流道槽中设有条状凸起构成U状的流道槽,在进水缓冲槽和U状的流道槽开口端的一侧,设有矩形状的出水缓冲槽,进水缓冲槽通过U状的流道槽与出水缓冲槽相通;沿进水缓冲槽的外侧面,间隔设有数个矩形豁口,数个矩形豁口构成了数个进水口Ⅰ,数个进水口Ⅰ分别与进水缓冲槽和沉面进水面相通。本实用新型采用侧面和底面不同方向的同时进水方式,使水流能产生一个对冲功能,将水中的细沙等杂质冲走,彻底解决了困扰滴灌厂家多年的扁平滴头易堵问题,为农田的大面积灌溉提供了可靠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营;徐鸿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桠源鸿精密制模注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5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