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畜牧业用喂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5144发布日期:2020-05-22 20:22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畜牧业用喂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喂食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畜牧业用喂食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对于大规模的养殖牲畜来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喂养是否科学显得尤为重要,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对牲畜进行投食喂料,对于牲畜的喂养往往需要多种饲料配合使用,需要混合搅拌,如使用人工混合饲料劳动强度较大,同时,在进行喂养时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畜牧业用喂食装置。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畜牧业用喂食装置,包括一侧支撑柱、另一侧支撑柱、食槽和料筒,在一侧支撑柱、另一侧支撑柱之间的上部设有通过支撑板固定的料筒,在料筒的上部固定有电机,在料筒的下部外圆面上连接有固定板,在固定板的下面间隔设有多个紫外线杀菌灯,在一侧支撑柱、另一侧支撑柱之间的下部设有食槽,食槽与紫外线杀菌灯上下对应设置,在一侧支撑柱、另一侧支撑柱的下部内面上均设有推料装置,所述料筒包括外筒和内筒,在外筒的内部设有内筒,在外筒和内筒之间设有空腔,外筒和内筒设置相同,均包括筒体和上盖,筒体包括进料段、圆锥段和出料圆柱段,圆锥段的下部连接有出料圆柱段,圆锥段的上部连接有进料段,进料段的上部设有通过合页连接的上盖,在上盖的下面边缘处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卡块,在进料段的上面间隔设有多个卡槽,多个卡块与多个卡槽上下对应设置,外筒出料圆柱段的外圆面上固定有固定板,内筒的出料圆柱段与固定板不接触,外筒与内筒的出料圆柱段之间设有轴承。

所述的畜牧业用喂食装置,在外筒的上盖中部和内筒的上盖中部均设有连接孔,设置在外筒上盖中部的连接孔直径大于内筒上盖中部的连接孔直径,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在外筒的上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外筒上盖中部的连接孔与内筒上盖中部的连接孔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外筒上盖中部的连接孔不接触。

所述的畜牧业用喂食装置,在一侧支撑柱、另一侧支撑柱的下端均固定有底座。

所述的畜牧业用喂食装置,推料装置包括推杆、气缸和推板,气缸通过气缸座分别固定在一侧支撑柱、另一侧支撑柱下部内面上,位置高于食槽的高度,在气缸的伸缩轴上固定有推杆,在推杆的外端部固定有推板,推板的下部设置在食槽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畜牧业用喂食装置,通过设置电机带动内筒旋转,达到混合饲料的效果,并通过在出料圆柱段的下部设置紫外线杀菌灯对食槽进行杀菌,通过在一侧支撑柱、另一侧支撑柱的下部内面上设置推食装置,推板在食槽内左右推拉,便于将食槽内的饲料扒均匀,防止下落的饲料堆积在食槽的中部导致掉落的弊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减轻了饲养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电机座;3、外筒;4、支撑板;5、内筒;6、一侧支撑柱;7、固定板;8、紫外线杀菌灯;9、推杆;10、气缸;11、推板;12、底座;13、食槽;14、轴承;15、另一侧支撑柱;16、连接孔;17、上盖;18、卡块;19、卡槽;20、进料段;21、圆锥段;22、出料圆柱段。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2所述的畜牧业用喂食装置,包括一侧支撑柱6、另一侧支撑柱15、食槽13和料筒,在一侧支撑柱6、另一侧支撑柱15之间的上部设有通过支撑板4固定的料筒,在料筒的上部固定有电机1,在料筒的下部外圆面上连接有固定板7,在固定板7的下面间隔设有多个紫外线杀菌灯8,在一侧支撑柱6、另一侧支撑柱15之间的下部设有食槽,食槽与紫外线杀菌灯8上下对应设置,在一侧支撑柱6、另一侧支撑柱15的下部内面上均设有推料装置,所述料筒包括外筒3和内筒5,在外筒3的内部设有内筒5,在外筒3和内筒5之间设有空腔,外筒3和内筒5设置相同,均包括筒体和上盖17,筒体包括进料段20、圆锥段21和出料圆柱段22,圆锥段21的下部连接有出料圆柱段22,圆锥段21的上部连接有进料段20,进料段20的上部设有通过合页连接的上盖17,在上盖17的下面边缘处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卡块18,在进料段20的上面间隔设有多个卡槽19,多个卡块18与多个卡槽19上下对应设置,外筒3出料圆柱段22的外圆面上固定有固定板7,内筒5的出料圆柱段22与固定板7不接触,外筒3与内筒5的出料圆柱段22之间设有轴承14。

所述的畜牧业用喂食装置,在外筒3的上盖17中部和内筒3的上盖17中部均设有连接孔16,设置在外筒3上盖17中部的连接孔16直径大于内筒3上盖17中部的连接孔16直径,电机1通过电机座2固定在外筒3的上部,电机1的输出轴穿过外筒3上盖17中部的连接孔16与内筒3上盖17中部的连接孔16固定连接,电机1的输出轴与外筒3上盖17中部的连接孔16不接触。

所述的畜牧业用喂食装置,在一侧支撑柱6、另一侧支撑柱15的下端均固定有底座12。

所述的畜牧业用喂食装置,推料装置包括推杆9、气缸10和推板11,气缸10通过气缸座分别固定在一侧支撑柱6、另一侧支撑柱15下部内面上,位置高于食槽13的高度,在气缸10的伸缩轴上固定有推杆9,在推杆9的外端部固定有推板11,推板11的下部设置在食槽13内。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畜牧业用喂食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打开外筒3的上盖17,由于电机1的输出轴与内筒5的连接孔16固定连接,内筒5在外筒3打开的同时,内筒5的上盖17也随之打开,饲养员进行投料,合上外筒3的上盖17,内筒5的上盖17也随之闭合,上盖17下面的卡块18均设置在相对应的卡槽19内,电机1通过控制柜控制,开启电机1,外筒3的出料圆柱段22与固定板7不接触,且外筒3与内筒5的出料圆柱段22之间设有轴承14,外筒3不旋转,内筒5通过电机1带动旋转,将内筒5内的各种饲料进行旋转混合,在内筒5的底部设有下盖,打开下盖即可将混合后的饲料下投至食槽13中,并通过气动柜控制气缸10动作,伸出伸缩轴,将推板11推至食槽13的中部,并缩回,两个推板11的下部分别与食槽13的两侧内壁相贴合,不耽误牲畜进食,通过在出料圆柱段22的下部设置紫外线杀菌灯8对食槽13进行杀菌。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为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实用新型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技术特征:

1.一种畜牧业用喂食装置,包括一侧支撑柱、另一侧支撑柱、食槽和料筒,其特征是:在一侧支撑柱、另一侧支撑柱之间的上部设有通过支撑板固定的料筒,在料筒的上部固定有电机,在料筒的下部外圆面上连接有固定板,在固定板的下面间隔设有多个紫外线杀菌灯,在一侧支撑柱、另一侧支撑柱之间的下部设有食槽,食槽与紫外线杀菌灯上下对应设置,在一侧支撑柱、另一侧支撑柱的下部内面上均设有推料装置,所述料筒包括外筒和内筒,在外筒的内部设有内筒,在外筒和内筒之间设有空腔,外筒和内筒设置相同,均包括筒体和上盖,筒体包括进料段、圆锥段和出料圆柱段,圆锥段的下部连接有出料圆柱段,圆锥段的上部连接有进料段,进料段的上部设有通过合页连接的上盖,在上盖的下面边缘处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卡块,在进料段的上面间隔设有多个卡槽,多个卡块与多个卡槽上下对应设置,外筒出料圆柱段的外圆面上固定有固定板,内筒的出料圆柱段与固定板不接触,外筒与内筒的出料圆柱段之间设有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牧业用喂食装置,其特征是:在外筒的上盖中部和内筒的上盖中部均设有连接孔,设置在外筒上盖中部的连接孔直径大于内筒上盖中部的连接孔直径,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在外筒的上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外筒上盖中部的连接孔与内筒上盖中部的连接孔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外筒上盖中部的连接孔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牧业用喂食装置,其特征是:在一侧支撑柱、另一侧支撑柱的下端均固定有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牧业用喂食装置,其特征是:推料装置包括推杆、气缸和推板,气缸通过气缸座分别固定在一侧支撑柱、另一侧支撑柱下部内面上,位置高于食槽的高度,在气缸的伸缩轴上固定有推杆,在推杆的外端部固定有推板,推板的下部设置在食槽内。


技术总结
一种畜牧业用喂食装置,涉及一种喂食装置,包括一侧支撑柱、另一侧支撑柱、食槽和料筒,在一侧支撑柱、另一侧支撑柱之间的上部设有通过支撑板固定的料筒,在料筒的上部固定有电机,在料筒的下部外圆面上连接有固定板,在固定板的下面间隔设有多个紫外线杀菌灯,在一侧支撑柱、另一侧支撑柱之间的下部设有食槽,食槽与紫外线杀菌灯上下对应设置,在一侧支撑柱、另一侧支撑柱的下部内面上均设有推料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减轻了饲养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史学涛;吴胜强;张继安;贺志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辰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3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