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播种覆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0148发布日期:2020-05-29 11:4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麦播种覆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麦种植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麦播种覆土装置。



背景技术:

小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因此我国小麦的种植面积就很大,小麦播种质量好坏是小麦高产栽培的首个技术环节,在小麦播种后需要对其进行覆土。

传统的人工覆土,一般是使用农具如锄头进行覆土,覆土面积小,覆土的效率低,现有的通过大型设备进行覆土,结构复杂,成本高,一般需要使用到电力,不够节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小麦播种覆土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小麦播种覆土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人工拉动移动,不需电力,更加节能,通过覆土机构可对播种后的土地进行覆土、破碎土块和梳理整平,覆土面积大,覆土效率高,在覆土的同时还可实现灌溉,提高了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麦播种覆土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上端侧壁上设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底部内壁上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车体的下端设有覆土机构,所述车体下端侧壁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

优选地,所述储水槽的底壁设置有利于排水的倾斜面,所述排水管位于储水槽底部内壁的最低端,所述排水管上设有可手动控制流量的阀门。

优选地,所述车体一侧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覆土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车体的下端侧壁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覆土板,所述覆土板为圆弧形板,所述覆土板的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耙齿,所述覆土板的下端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梳土块,所述梳土块设置为半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形状设置为梯形体。

优选地,所述覆土板、多个耙齿和多个梳土块均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车体上设置把手、支撑柱和行走轮,人工手动拉动把手,便可方便的通过行走轮移动车体,结构简单,成本低,不需电力,更加节能;

2、通过在车体下设置覆土机构,人工移动车体后,圆弧形板的覆土板可不断对播种后的土地进行覆土,圆弧形板有利于将周围的土朝中间覆盖,且可通过多个耙齿对土块进行破碎,非常实用,同时多个梳土块可将凹凸不平的土地面梳理整平,覆土面积大,覆土效率高;

3、通过在车体上设置储水槽、排水管和阀门,使用时,人工在储水槽内注入灌溉用水,手动控制排水管上的阀门从而控制其流量,人工移动车体覆土后,还可同时实现灌溉,提高了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人工拉动移动,不需电力,更加节能,通过覆土机构可对播种后的土地进行覆土、破碎土块和梳理整平,覆土面积大,覆土效率高,在覆土的同时还可实现灌溉,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麦播种覆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麦播种覆土装置的覆土机构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麦播种覆土装置的覆土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麦播种覆土装置的覆土板和梳土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储水槽、3排水管、4固定座、5覆土板、6耙齿、7把手、8支撑柱、9行走轮、10梳土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小麦播种覆土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的上端侧壁上设有储水槽2,储水槽2的底部内壁上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排水管3,储水槽2的底壁设置有利于排水的倾斜面,排水管3位于储水槽2底部内壁的最低端,排水管3上设有可手动控制流量的阀门,通过在车体1上设置储水槽2、排水管3和阀门,使用时,人工在储水槽2内注入灌溉用水,手动控制排水管3上的阀门从而控制其流量,人工移动车体1覆土后,还可同时实现灌溉,提高了效率。

其中,车体1的下端设有覆土机构,覆土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车体1的下端侧壁上的固定座4,固定座4的形状设置为梯形体,固定座4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覆土板5,覆土板5为圆弧形板,覆土板5的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耙齿6,覆土板5的下端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梳土块10,梳土块10设置为半圆柱形,覆土板5、多个耙齿6和多个梳土块10均为一体成型,通过在车体1下设置覆土机构,人工移动车体1后,圆弧形板的覆土板5可不断对播种后的土地进行覆土,圆弧形板有利于将周围的土朝中间覆盖,且可通过多个耙齿6对土块进行破碎,非常实用,同时多个梳土块10可将凹凸不平的土地面梳理整平,覆土面积大,覆土效率高。

其中,车体1一侧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7,车体1下端侧壁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8,四个支撑柱8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9,通过在车体1上设置把手7、支撑柱8和行走轮9,人工手动拉动把手7,便可方便的通过行走轮9移动车体1,结构简单,成本低,不需电力,更加节能。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人工手动拉动把手7,便可方便的通过行走轮9移动车体1,不需电力,更加节能,通过在车体1下设置覆土机构,人工移动车体1后,圆弧形板的覆土板5可不断对播种后的土地进行覆土,圆弧形板有利于将周围的土朝中间覆盖,且可通过多个耙齿6对土块进行破碎,非常实用,同时多个梳土块10可将凹凸不平的土地面梳理整平,通过在车体1上设置储水槽2、排水管3和阀门,使用时,人工在储水槽2内注入灌溉用水,手动控制排水管3上的阀门从而控制其流量,人工移动车体1覆土后,还可同时实现灌溉,提高了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小麦播种覆土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上端侧壁上设有储水槽(2),所述储水槽(2)的底部内壁上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排水管(3),所述车体(1)的下端设有覆土机构,所述车体(1)下端侧壁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8),四个所述支撑柱(8)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9),所述储水槽(2)的底壁设置有利于排水的倾斜面,所述排水管(3)位于储水槽(2)底部内壁的最低端,所述排水管(3)上设有可手动控制流量的阀门,所述车体(1)一侧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7),所述覆土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车体(1)的下端侧壁上的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覆土板(5),所述覆土板(5)为圆弧形板,所述覆土板(5)的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耙齿(6),所述覆土板(5)的下端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梳土块(10),所述梳土块(10)设置为半圆柱形,所述固定座(4)的形状设置为梯形体,所述覆土板(5)、多个耙齿(6)和多个梳土块(10)均为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麦播种覆土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上端侧壁上设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底部内壁上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车体的下端设有覆土机构,所述车体下端侧壁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行走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人工拉动移动,不需电力,更加节能,通过覆土机构可对播种后的土地进行覆土、破碎土块和梳理整平,覆土面积大,覆土效率高,在覆土的同时还可实现灌溉,提高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施立安;张钟;沈祥宏;张玉荣;胡新洲;邓争;张翠萍;蔡述江;郭志英;李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7.25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