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养实验猴的猴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4057发布日期:2020-06-30 19:43阅读:16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饲养实验猴的猴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猴子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养实验猴的猴笼。



背景技术:

猴子。是三种类人猿灵长目动物的成员,灵长目是动物界的种群,猴子一般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包括原猴亚目和猿猴亚目。

猴并没有形成一个"自然群组",现存并所知的有264种猴。另外由于猿类似猴,黑猩猩、长臂猿等在非正式场合也常被称为猴,但生物学家并不认为它们是猴。这就区别于种类的不同而导致的相貌的区别。猴没有任何显著的特征,因为它们的特征都是源于类人猿和猿。现有的养殖猴子的笼子内一般会放置一个食盒,当猴子需要进食时,通过人工将饲料加入食盒中而进行猴子投喂,当养殖的猴子的数量较多时,人工一个一个的进行投喂费时费力,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猴子年龄与体格等的差异,猴子食量会相差较大,投喂过少,不利于猴子成长,投喂过多,则造成食物的浪费,因此不便于统一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饲养实验猴的猴笼。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饲养实验猴的猴笼,包括笼体及笼门,笼体与笼门通过合页连接,笼体与笼门通过锁紧件闭合在一起,笼体内固定设有自动投喂机构,自动投喂机构包括储料斗、下料仓、开合板、拉杆、转杆、压板、弹簧、盛食斗,所述的储料斗固定在笼体上,储料斗底部与下料仓的一端连通,下料仓的另一端与盛食斗固定连接,下料仓底部设有出口,下料仓底部的出口与盛食斗之间存在间隙,下料仓内通过转轴与开合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开合板另一端的底部与拉杆的一端铰接,拉杆的另一端与转杆铰接,转杆与下料仓内壁铰接,转杆上设有压板,压板位于盛食斗的正上方且压板位于盛食斗与下料仓之间的间隙内,所述的转杆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下料仓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开合板的尺寸与下料仓内径尺寸相适配。

所述的盛食斗与导料斜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导料斜板的另一端与下料仓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储料斗上设有食盒盖。

所述的锁紧件包括固定柱、挡杆及固定环,所述的固定柱设在笼体上,固定柱外部套有固定环,固定环固定设在笼门上,固定柱内可拆卸的插有档杆,档杆的长度大于固定环的直径。

所述的固定柱与合页分别位于笼体两侧。

所述的笼门上设有栅栏。

所述的笼体底部设有移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猴子拉动压板,从而使自动投喂机构放料,实现自动投喂,无需每天定时对猴子进行投喂,节省了人力,简化了猴子喂养流程。此外,猴子可以根据需要自助进食,避免食物浪费,节约了猴子喂养成本,便于猴子喂养时统一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投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参照各图,一种饲养实验猴的猴笼,包括笼体6及笼门9,笼体6与笼门9通过合页连接,笼体6与笼门9通过锁紧件闭合在一起,笼体6内固定设有自动投喂机构,自动投喂机构包括储料斗2、下料仓3、开合板13、拉杆17、转杆15、压板16、弹簧14、盛食斗5,所述的储料斗2固定在笼体6上,储料斗2底部与下料仓3的一端连通,下料仓3的另一端与盛食斗5固定连接,下料仓3底部设有出口,下料仓3底部的出口与盛食斗5之间存在间隙,下料仓3内通过转轴与开合板13的一端固定连接,开合板13另一端的底部与拉杆17的一端铰接,拉杆17的另一端与转杆15铰接,转杆15与下料仓3内壁铰接,转杆15上设有压板16,压板16位于盛食斗5的正上方且压板16位于盛食斗5与下料仓3之间的间隙内,所述的转杆15与弹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14的另一端与下料仓3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开合板13的尺寸与下料仓3内径尺寸相适配。当开合板13绕转轴向下转动时,开合板13与水平方向有一定交角时,下料仓3打通,储料斗2中的食物经过下料仓3掉落至盛食斗5中,当开合板13水平时,下料仓3闭合,储料斗2中的食物无法经过下料斗掉落至盛食斗5中。

所述的盛食斗5与导料斜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导料斜板4的另一端与下料仓3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储料斗2上设有食盒盖1。

所述的锁紧件包括固定柱10、档杆11及固定环12,所述的固定柱10设在笼体6上,固定柱10外部套有固定环12,固定环12固定设在笼门9上,固定柱10内可拆卸的插有档杆11,档杆11的长度大于固定环12的直径。

所述的固定柱10与合页分别位于笼体6两侧。

所述的笼门9上设有栅栏8。

所述的笼体6底部设有移动轮7。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该猴笼在使用时,首先,打开笼门9,将猴子放入笼体6内,关上笼门9,使笼门9上的固定环12套在固定柱10上,将档杆11插入固定柱10内,实现笼门9的锁紧闭合。打开食盒盖1,将食物加入储料斗2中,盖上食盒盖1。当猴子饥饿,需要进食时,猴子向下压压板16,压板16向下运动并带动转杆15绕其与下料仓3的铰接点向下转动并通过拉杆17拉动开合板13绕转轴转动,开合板13向下转动时,开合板13与下料仓3之间存在间隙,食物可以通过开合板13与下料仓3之间的间隙掉落至盛食斗5中,此时,猴子可以进行进食,由于弹簧14的存在,当猴子不再下压压板16时,转杆15会在弹簧14的拉动下恢复原位,同时,转杆15通过拉杆17带动开合板13恢复原位从而对下料仓3进行闭合。猴子在进食时通过多次下压压板16来放料,从而实现自助投喂并自助进食。若需要控制猴子的进食时间,则在自动投喂机构上设置自动开合门,当达到指定的时间,自动开合门才能开启,猴子才能进食,方便对猴子进食进行控制。

该装置通过猴子拉动压板16,从而使自动投喂机构放料,实现自动投喂,无需每天定时对猴子进行投喂,节省了人力,简化了猴子喂养流程。此外,猴子可以根据需要自助进食,避免食物浪费,节约了猴子喂养成本,便于猴子喂养时统一管理。



技术特征:

1.一种饲养实验猴的猴笼,包括笼体及笼门,笼体与笼门通过合页连接,其特征在于:笼体与笼门通过锁紧件闭合在一起,笼体内固定设有自动投喂机构,自动投喂机构包括储料斗、下料仓、开合板、拉杆、转杆、压板、弹簧、盛食斗,所述的储料斗固定在笼体上,储料斗底部与下料仓的一端连通,下料仓的另一端与盛食斗固定连接,下料仓底部设有出口,下料仓底部的出口与盛食斗之间存在间隙,下料仓内通过转轴与开合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开合板另一端的底部与拉杆的一端铰接,拉杆的另一端与转杆铰接,转杆与下料仓内壁铰接,转杆上设有压板,压板位于盛食斗的正上方且压板位于盛食斗与下料仓之间的间隙内,所述的转杆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下料仓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实验猴的猴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板的尺寸与下料仓内径尺寸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实验猴的猴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盛食斗与导料斜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导料斜板的另一端与下料仓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实验猴的猴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料斗上设有食盒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实验猴的猴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件包括固定柱、挡杆及固定环,所述的固定柱设在笼体上,固定柱外部套有固定环,固定环固定设在笼门上,固定柱内可拆卸的插有档杆,档杆的长度大于固定环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饲养实验猴的猴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柱与合页分别位于笼体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实验猴的猴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笼门上设有栅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实验猴的猴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笼体底部设有移动轮。


技术总结
一种饲养实验猴的猴笼,涉及猴子养殖领域,包括笼体及笼门,笼体与笼门通过合页连接,笼体与笼门通过锁紧件闭合在一起,笼体内固定设有自动投喂机构,自动投喂机构包括储料斗、下料仓、开合板、拉杆、转杆、压板、弹簧、盛食斗。该装置通过猴子拉动压板,从而使自动投喂机构放料,实现自动投喂,无需每天定时对猴子进行投喂,节省了人力,简化了猴子喂养流程。此外,猴子可以根据需要自助进食,避免食物浪费,节约了猴子喂养成本,便于猴子喂养时统一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邓灼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春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8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