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内外遮阳散射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2645发布日期:2020-06-09 19:0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室内外遮阳散射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温室内外遮阳散射幕。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现代化推进,设施农业的发展,塑料大棚、日光薄膜温室和连栋薄膜温室成为现代农业生产重要设施,2004年我国塑料大棚、日光薄膜温室和连栋薄膜温室总计200万公顷,一般现有的温室用的遮阳散射用的幕帘是在幕帘主体上设置反光带,对光线起到散射作用,在光照较强时比较适用,但是在光线较弱且温室内的温度低时,传统的遮阳散射幕无法起到吸热的作用,并且传统的遮阳散射幕由于是直接在幕体上缝制反光带,则该中遮阳散射幕覆盖在温室上后对温室的所有区域的反射过线的效果相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中温室内不同区域所需要的温度来自由调整是反射光还是聚热,因此不能更好的促进植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室内外遮阳散射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温室内外遮阳散射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与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衬布,所述转杆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反光带和吸热带,所述本体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环柱,所述转杆的一端活动套接在转动环柱的内部,所述转杆远离转动环柱的一端贯穿本体的内部并延伸至本体的外侧,所述转杆位于本体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柄。

可选的,所述本体包括编织布层、黑色epe层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位于本体的中部,所述保温层的两侧依次设置有黑色epe层和编织布层。

可选的,所述转板、连杆、转杆和转动环柱的材质均为塑料。

可选的,所述旋柄的表面开设有防滑齿,所述旋柄设置为圆柱形。

可选的,所述转动环柱通过固定衬布与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环柱远离本体一端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转杆与凹槽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杆的底部设置有圆环,所述转杆活动套接在圆环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室内外遮阳散射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温室内外遮阳散射幕,通过在转板的两侧面设置反光带和吸热带,配合连杆和转杆的转动,可另转板该变方向,从而达到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调整转板使反光带或者吸热带朝向上的目的,使该遮阳散射幕既具有反射光散热的功能又具有吸热聚热的功能,解决了传统的遮掩散射幕的单一功能,提高了该遮掩散射幕的多功能性。

2、该温室内外遮阳散射幕,通过在本体上设置多个转板,在温室的不同区域可以根据该区域的温度需求,将该区域上方的转板调整成反光带在上或者吸热带在上,从而达到调节局部温度的目的,更好的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大大提高了该遮阳散射幕的实用性能与使用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图。

图中:1、本体;2、转板;3、反光带;4、吸热带;5、连杆;6、转杆;7、固定衬布;8、转动环柱;9、旋柄;10、编织布层;11、黑色epe层;12、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温室内外遮阳散射幕,包括本体1,该遮阳散射幕设置为两层,转杆6、转动环柱8均位于两侧设置的本体1的内腔中,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转杆6,转杆6与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衬布7,转杆6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连杆5,只在转板2的两端设置连杆5,减少本体1表面开设的漏孔,保证本体1的保护作用,连杆5远离转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2,转板2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反光带3和吸热带4,当温度较高或者光照太强烈时,反光带3起到反射光线的作用,避免温室内的温度过高,当温度较低需要对温室内进行升温时,则将吸热带4转至向上的方向,吸附热量,并传递到温室的内部,本体1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环柱8,转杆6的一端活动套接在转动环柱8的内部,转杆6远离转动环柱8的一端贯穿本体1的内部并延伸至本体1的外侧,转杆6位于本体1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柄9,由于某些实际情况中,温室面积较大,温室内种植的作物具有不同的喜热特性,故对于局部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在喜热区域可调节旋柄9使吸热带4位于向上位置,从而达到可调节局部温度的功能。

其中,本体1包括编织布层10、黑色epe层11和保温层12,保温层12位于本体1的中部,保温层12的两侧依次设置有黑色epe层11和编织布层10,编织布层10用于保护黑色epe层11和保温层12,防止本体1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的拉扯导致损坏,黑色epe层11用于吸附热量,保温层12防止温室内的热量散失,该本体1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吸附热量保温的功能。

其中,转板2、连杆5、转杆6和转动环柱8的材质均为塑料,塑料材质较轻,使该本体1的收纳携带较为轻便,提高了该遮阳散射幕的实用性。

其中,旋柄9的表面开设有防滑齿,旋柄9设置为圆柱形,由于旋柄9处于外界环境中,其表面会沾附空气中的水分,防滑设置便于转动转杆6,实现对该遮阳散射幕的调整。

其中,转动环柱8通过固定衬布7与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转动环柱8远离本体1一端的表面开设有凹槽,转杆6与凹槽转动连接,转动环柱8是固定在本体1上的,用于使转杆6转动时保持在凹槽内部,使转杆6不偏移,同时可在转动环柱8的内部设置卡齿,保证转杆6在转动后保持稳定。

其中,连杆5的底部设置有圆环,转杆6活动套接在圆环内部。

综上,该温室内外遮阳散射幕,使用时,首先,将本体1展开覆盖在温室表面上,设置有旋柄9的一端位于温室的边缘处,其次,可根据温室中不同位置的温度需求,转动旋柄9,旋柄9带动转杆6在转动环柱8的凹槽的内部转动,从而使转板2转动,最后,当温度过高时,使转板2设置有反光带3的一侧转动至向上,当温度较低时,使转板2设置有吸热带4的一侧转动至向上,当温度适宜时,则可使转板2转动至转板2直立的位置,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温室内外遮阳散射幕,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转杆(6),所述转杆(6)与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衬布(7),所述转杆(6)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连杆(5),所述连杆(5)远离转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2),所述转板(2)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反光带(3)和吸热带(4),所述本体(1)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环柱(8),所述转杆(6)的一端活动套接在转动环柱(8)的内部,所述转杆(6)远离转动环柱(8)的一端贯穿本体(1)的内部并延伸至本体(1)的外侧,所述转杆(6)位于本体(1)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内外遮阳散射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编织布层(10)、黑色epe层(11)和保温层(12),所述保温层(12)位于本体(1)的中部,所述保温层(12)的两侧依次设置有黑色epe层(11)和编织布层(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内外遮阳散射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2)、连杆(5)、转杆(6)和转动环柱(8)的材质均为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内外遮阳散射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柄(9)的表面开设有防滑齿,所述旋柄(9)设置为圆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内外遮阳散射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柱(8)通过固定衬布(7)与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环柱(8)远离本体(1)一端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转杆(6)与凹槽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内外遮阳散射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的底部设置有圆环,所述转杆(6)活动套接在圆环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室内外遮阳散射幕,涉及温室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温室内外遮阳散射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与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衬布,所述转杆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反光带和吸热带。该温室内外遮阳散射幕,通过在转板的两侧面设置反光带和吸热带,配合连杆和转杆的转动,可另转板该变方向,从而达到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调整转板使反光带或者吸热带朝向上的目的,使该遮阳散射幕既具有反射光散热的功能又具有吸热聚热的功能,解决了传统的遮掩散射幕的单一功能,提高了该遮掩散射幕的多功能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飞;苏海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阳柯遮阳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