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漂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9057发布日期:2020-07-04 01:0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水漂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漂瓶盖。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水产养殖产业中通常需要采用塑料水漂瓶、泡沫浮漂等浮体作为浮力装置,现有工艺制作的塑料水漂瓶均配有水漂瓶盖,但水漂瓶盖强度不够容易破碎,使水漂瓶内进水下沉,而且水漂瓶盖的吊耳设计不合理,容易磨损绳子,以上均会导致水漂瓶无法提供浮力,影响养殖效果,人工维护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水漂瓶盖。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漂瓶盖,包括顶壁,所述顶壁上开设有充气孔,所述顶壁一侧固定有外壁、内壁,所述外壁、内壁均呈圆环形,所述外壁位于内壁外侧,所述顶壁位于内壁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固定在顶壁及内壁上,所述顶壁另一侧固定有吊耳,所述吊耳呈半圆环结构,所述吊耳外侧与顶壁之间固定有加强肋。

所述顶壁、外壁、内壁、加强筋、吊耳、加强肋为一体结构。

所述顶壁上均布有八个加强筋。

所述加强肋对称设置在吊耳的两侧。

所述内壁高度大于外壁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整体强度高,不易破碎,且吊耳结构设计合理不易磨绳,降低人工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5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6是图2的b-b向剖视图。

其中:1、顶壁2、充气孔3、外壁4、内壁5、加强筋6、吊耳7、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漂瓶盖,包括顶壁1,所述顶壁1上开设有用于给水漂瓶瓶体内充气的充气孔2,所述顶壁1一侧固定有外壁3、内壁4,所述外壁3、内壁4均呈圆环形,所述外壁3位于内壁4外侧,且所述内壁4高度大于外壁3高度,所述外壁3、内壁4、顶壁1形成容纳水漂瓶瓶口壁的腔体,水漂瓶瓶口壁安装在此腔体内并通过热熔工艺与水漂瓶盖固定为一体,在所述顶壁1位于内壁4围成的空间内均布有八个有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固定在顶壁1及内壁4上,通过设置加强筋5加强水漂瓶盖整体强度,所述顶壁1另一侧固定有吊耳6,所述吊耳6呈半圆环结构,以提高吊耳6的强度,所述吊耳6外侧与顶壁1之间固定有加强肋7,所述加强肋7对称设置在吊耳6的两侧,提高水漂瓶盖整体强度,所述顶壁1、外壁3、内壁4、加强筋5、吊耳6、加强肋7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加工工艺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水漂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壁,所述顶壁上开设有充气孔,所述顶壁一侧固定有外壁、内壁,所述外壁、内壁均呈圆环形,所述外壁位于内壁外侧,所述顶壁位于内壁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固定在顶壁及内壁上,所述顶壁另一侧固定有吊耳,所述吊耳呈半圆环结构,所述吊耳外侧与顶壁之间固定有加强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漂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外壁、内壁、加强筋、吊耳、加强肋为一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漂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上均布有八个加强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漂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对称设置在吊耳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漂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高度大于外壁高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漂瓶盖,包括顶壁,所述顶壁上开设有充气孔,所述顶壁一侧固定有外壁、内壁,所述外壁、内壁均呈圆环形,所述外壁位于内壁外侧,所述顶壁位于内壁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固定在顶壁及内壁上,所述顶壁另一侧固定有吊耳,所述吊耳呈半圆环结构,所述吊耳外侧与顶壁之间固定有加强肋。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整体强度高,不易破碎,且吊耳结构设计合理不易磨绳,降低人工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广吉
技术研发日:2019.09.06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