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上喷下滴灌溉模式的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1210发布日期:2020-06-09 18:53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猕猴桃上喷下滴灌溉模式的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猕猴桃灌溉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猕猴桃上喷下滴灌溉模式的水肥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猕猴桃是一种富含维生素的果品俗称维c之王,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用地面大水漫灌方式进行灌溉,常常引起果园土壤板结、果子晒伤,出现大小年等情况。猕猴桃宜种植在交通便利、光照充足、靠近水源、雨量适中、湿度稍大的地带,以疏松、通气良好的沙质壤土或沙土,或富含腐殖质的疏松土类的丘陵山地及背风向阳的缓坡或平地作为建园地为佳。猕猴桃幼期树应采用少量多次施肥法。其后一般每年施肥3次。基肥1次,追肥2次。因猕猴桃的根是肉质根,要在离根稍远处挖浅沟施人化肥并封土,以免引起烧根。伴随劳动力上涨、水资源短缺和集约化经营的大力推广,广大果农迫切需求适宜于猕猴桃优质、高产、高效的灌溉系统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与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猕猴桃上喷下滴灌溉模式的水肥一体化系统,该系统主要目的是决农田灌溉施肥及田间降温,根据农作物不同阶段对水肥的需求和对水肥的灌溉方式不同,去选择滴灌或者喷灌。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猕猴桃上喷下滴灌溉模式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输水主管道,所述的水主管道一端与水源连接,另一端并联有喷灌支管道和滴灌支管道;所述的喷灌支管道上并联有若干根喷灌毛管;所述的喷灌毛管固定在水泥桩上并沿其垂直上升一定距离后横向延伸;所述的水泥桩的上端与纤维杆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的纤维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喷头;所述的喷头通过连接软管与喷灌毛管连通;所述的滴灌支管道上并联有若干根滴灌管,形成了低部滴灌层;所述的喷灌支管道、喷灌毛管、喷头、连接软管组成上部喷灌层。

所述的喷灌支管道和滴灌支管道上均安装有管道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猕猴桃上喷下滴灌溉模式的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灌溉、施肥利用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是借助自控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液体肥料或灌溉水,按土壤养分含量及果树的需肥规律和特点进行配兑,再通过可控管网系统和滴头、喷头形成的滴灌及喷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果树根系、叶面发育生产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滴灌的使用会增加土壤的疏松,疏松的土壤会增加土壤的氧气含量,土壤的疏松能保持地温的平衡,输液式的科学定量精准施肥和滴水会让根系更加促进养分转化率。有好的土壤才会让土壤里面的生物链良性循环转化,更好的让根系吸收转化养分,让树体健康生长,树势好了,还不宜引起病虫害。

2.喷灌的使用有以下优点:

1)防萎蔫。猕猴桃夏季高温期间在晴天中午12点到下午4点这一阶段,叶片萎蔫,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高温干旱,包括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这种萎蔫属生理性萎蔫,主要原因是气温太高叶片蒸腾作用过强,而根系提供的水分难以满足叶片蒸腾所需,叶片气孔关闭导致萎蔫。出现这种情况应在早晚及时灌水,萎蔫即可解除。

2)防日灼。日灼是猕猴桃夏季常发性生理病害。严重的日灼可造成大量的落果和叶枯枝伤,直接影响当年产量和来年花芽分化。防治日灼,除继续采用高温期灌水、合理夏剪、保持适宜叶果比、控制果载量等措施外,在幼果期喷两次美林高效钙(相隔15—20天),对裸露在外围的果实逐个套袋,通过喷钙和套袋,可有效预防日灼及其他生理性病害,显著提高果实质量和商品率。

3)又能喷叶面肥、农药和防止倒春寒。合理的叶面追肥可促进花序分化、提高树体抗病性能、促进果实成熟,提高坐果率,改善果实品质、延长叶片寿命等优点。喷水后,水遇冷凝结成冰,放出潜热,能提高温度,缓和霜冻危害。

4)增产。喷灌可以采用较小灌水定额对作物进行浅浇勤灌,便于严格控制土壤水分,使之与作物生长需水更相适应;喷灌对耕作层土壤不产生机械破坏作用,可保持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多、通气条件好,促进养分分解、微生物活跃,提高土壤肥力;喷灌可以调节田间小气候,增加近地表层温度,夏季可降温,冬季可防霜冻,还可淋洗茎叶上的尘土,促进呼吸和光合作用,因而给农作物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达到增产的目的。

3.节省人力,节约能源,操作简单。该模式可以实现高度的机械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尤其是采用自动化操纵的灌溉系统,还可结合施化肥和农药,从多方面节省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猕猴桃上喷下滴灌溉模式的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输水主管道、2喷灌支管道、3滴灌支管道、4管道控制阀、5滴灌管、6水泥桩、7喷灌毛管、8喷头、9纤维杆、10连接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发明人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猕猴桃上喷下滴灌溉模式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猕猴桃上喷下滴灌溉模式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输水主管道1,所述的水主管道1一端与水源连接,(所述的水源具有足够的压力,而且其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加入各营养物或药物),另一端并联有喷灌支管道2和滴灌支管道3;所述的喷灌支管道2上并联有若干根喷灌毛管7;所述的喷灌毛管7固定在水泥桩6上并沿其垂直上升一定距离后横向延伸,其垂直上升的距离根据不同猕猴桃品种成形定架的高低实时调整,具体可调范围是喷灌毛管7垂直上升至水泥桩6顶部即可;所述的水泥桩6的上端与纤维杆9的一端垂直连接,下端固定埋在地下;所述的纤维杆9的另一端安装有喷头8;所述的喷头8通过连接软管10与喷灌毛管7连通;所述的滴灌支管道3上并联有若干根滴灌管5,形成了低部滴灌层;所述的喷灌支管道2、喷灌毛管7、喷头8、连接软管10组成上部喷灌层,

所述的喷灌支管道2和滴灌支管道3上均安装有管道控制阀4。

本实用新型的猕猴桃上喷下滴灌溉模式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可以根据需求时打开相应灌溉模式的控制阀门,定时、定量去灌溉以满足作物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猕猴桃上喷下滴灌溉模式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充分利用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通过管道和滴头、喷头形成灌溉,使水肥相融后,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把水、营养液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根系及叶面,满足作物不同生长期对水、营养液的需求,使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使叶面在夏季时能保持不缺水、不枯萎;同时通过不同生长期的需求设计,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增产增收的一项新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猕猴桃上喷下滴灌溉模式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输水主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主管道(1)一端与水源连接,另一端并联有喷灌支管道(2)和滴灌支管道(3);所述的喷灌支管道(2)上并联有若干根喷灌毛管(7);所述的喷灌毛管(7)固定在水泥桩(6)上并沿其垂直上升一定距离后横向延伸;所述的水泥桩(6)的上端与纤维杆(9)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的纤维杆(9)的另一端安装有喷头(8);所述的喷头(8)通过连接软管(10)与喷灌毛管(7)连通;所述的滴灌支管道(3)上并联有若干根滴灌管(5),形成了低部滴灌层;所述的喷灌支管道(2)、喷灌毛管(7)、喷头(8)、连接软管(10)组成上部喷灌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猕猴桃上喷下滴灌溉模式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灌支管道(2)和滴灌支管道(3)上均安装有管道控制阀(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猕猴桃上喷下滴灌溉模式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输水主管道,所述的水主管道一端与水源连接,另一端并联有喷灌支管道和滴灌支管道;所述的喷灌支管道上并联有若干根喷灌毛管;所述的喷灌毛管固定在水泥桩上并沿其垂直上升一定距离后横向延伸;所述的水泥桩的上端与纤维杆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的纤维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喷头;所述的喷头通过连接软管与喷灌毛管连通;所述的滴灌支管道上并联有若干根滴灌管,形成了低部滴灌层;所述的喷灌支管道、喷灌毛管、喷头、连接软管组成上部喷灌层。该系统主要目的是决农田灌溉施肥及田间降温,根据农作物不同阶段对水肥的需求和对水肥的灌溉方式不同,去选择滴灌或者喷灌。

技术研发人员:许荣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凌丰源农业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