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全自动流水线式喂料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9261发布日期:2020-06-26 20:24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全自动流水线式喂料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全自动流水线式喂料槽属于养殖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牧场或饲养场,对牲畜的饲喂主要是以人工的方式进行的,人工沿着喂料槽进行撒料,这种饲喂方式存在如下问题:人工成本较高,一个工人能够饲喂的规模受到很大限制,限制了私有牧场的规模;同时人工饲喂劳动强度非常大,工人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能够自动喂食喂水的多功能全自动流水线式喂料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多功能全自动流水线式喂料槽,包括右侧支撑架和输料装置,右侧支撑架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料斗和水罐,输料装置包括控制器、电机和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上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的运动部上设置有多个料槽,料槽随第一传动机构的运动部沿环状轨迹运动,固定框架的左端设有左低右高的废料回收槽板,料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输料板,输料板的进料端与料斗的内部通过放料阀连通,输料板的出料端位于最右侧料槽的上方,水罐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与水管内部之间设有放水阀,出水管的出水端位于最右侧料槽的上方,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控制器分别通过电缆与电机、放料阀的控制端、放水阀的控制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传动机构为链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框架右端内部的主动链轮、设置在固定框架左侧内部的从动链轮、安装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的传送链,固定框架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分别设有环形导轨,传送链连接有支撑杆,料槽固定安装在支撑杆上,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位于前侧板和右侧板的环形导轨内,支撑杆可沿环形导轨运动。

进一步的,第二传动机构为带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电机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皮带轮、固定安装在主动链轮轴上的第二皮带轮、安装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的皮带。

进一步的,料槽为上端开口上大下小的棱台形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废料回收桶,废料回收桶的开口位于废料回收槽板左端的下方。

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就使得一个饲养场只需要一个工人定时向料斗内补料和向水罐内补水即可,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适合大规模养殖使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多功能全自动流水线式喂料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功能全自动流水线式喂料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多功能全自动流水线式喂料槽的电路连接控制示意图;

图4是多功能全自动流水线式喂料槽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例:1、右侧支撑架,2、料斗,3、水罐,4、控制器,5、电机,6、固定框架,7、料槽,8、废料回收槽板,9、输料板,10、放料阀,11、出水管,12、放水阀,13、主动链轮,14、从动链轮,15、传送链,16、环形导轨,17、支撑杆,18、第一皮带轮,19、第二皮带轮,20、皮带,21、废料回收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4所示,多功能全自动流水线式喂料槽,包括右侧支撑架1和输料装置,右侧支撑架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料斗2和水罐3,输料装置包括控制器4、电机5和固定框架6,固定框架6上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的运动部上设置有多个料槽7,料槽7随第一传动机构的运动部沿环状轨迹运动,固定框架6的左端设有左低右高的废料回收槽板8,料斗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输料板9,输料板9的进料端与料斗2的内部通过放料阀10连通,输料板9的出料端位于最右侧料槽7的上方,水罐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与水管内部之间设有放水阀12,出水管11的出水端位于最右侧料槽7的上方,电机5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控制器4分别通过电缆与电机5、放料阀10的控制端、放水阀12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传动机构为链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框架6右端内部的主动链轮13、设置在固定框架6左侧内部的从动链轮14、安装在主动链轮13和从动链轮14之间的传送链15,固定框架6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分别设有环形导轨16,传送链15连接有支撑杆17,料槽7固定安装在支撑杆17上,支撑杆17的两端分别位于前侧板和右侧板的环形导轨16内,支撑杆17可沿环形导轨16运动。第二传动机构为带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电机5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皮带轮18、固定安装在主动链轮13轴上的第二皮带轮19、安装在第一皮带轮18和第二皮带轮19之间的皮带20。料槽7为上端开口上大下小的棱台形槽。还包括废料回收桶21,废料回收桶21的开口位于废料回收槽板8左端的下方。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后,一个饲养场只需要一个工人定时向料斗2内补料和向水罐3内补水即可,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适合大规模养殖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前,需要将该装置的电机5、控制器4、放料阀10、放水阀12接上电源,然后将料斗2内装满饲料颗粒或粉末,将水罐3内灌满水;打开控制器4上的启动按钮,放料阀10处于打开状态,料斗2内的料草通过输料板9源源不断地流向料槽7内,放水阀12处于打开状态,水罐3内的水通过出水管11源源不断地流向料槽7内;与此同时,电机5带动第一皮带轮18转动,第一皮带轮18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19转动,第二皮带轮19带动主动链轮13轴上的主动链轮13转动,主动链轮13通过传送链15带动从动链轮14转动,传动链缓慢运动并带动支撑杆17上的料槽7运动,直至位于传送链15上方开口朝上的料槽7内的料和水都加满为止,此时,控制器4自动切断电机5的电源,传送链15及料槽7停止运动,放料阀10和放水阀12均关闭;然后牛羊等牲畜围在传送链15的一侧食用料槽7内的料草和水,待牛羊等牲畜食用完毕,间隔一段时间,如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根据牲畜的饲养特点进行调整,控制器4再为电机5供电,放料阀10和放水阀12再打开,进行新一轮的自动饲喂。控制器4具有定时功能,能够每隔一段时间打开一次,并将打开状态维持一段时间,然后再断电,如此循环往复,即可实现自动喂食喂水,料槽7内未吃净的料草和水通过废料回收桶21进行回收再用。

上述说明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全自动流水线式喂料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右侧支撑架和输料装置,右侧支撑架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料斗和水罐,输料装置包括控制器、电机和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上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的运动部上设置有多个料槽,料槽随第一传动机构的运动部沿环状轨迹运动,固定框架的左端设有左低右高的废料回收槽板,料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输料板,输料板的进料端与料斗的内部通过放料阀连通,输料板的出料端位于最右侧料槽的上方,水罐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与水管内部之间设有放水阀,出水管的出水端位于最右侧料槽的上方,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控制器分别通过电缆与电机、放料阀的控制端、放水阀的控制端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全自动流水线式喂料槽,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机构为链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框架右端内部的主动链轮、设置在固定框架左侧内部的从动链轮、安装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的传送链,固定框架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分别设有环形导轨,传送链连接有支撑杆,料槽固定安装在支撑杆上,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位于前侧板和右侧板的环形导轨内,支撑杆可沿环形导轨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全自动流水线式喂料槽,其特征在于:第二传动机构为带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电机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皮带轮、固定安装在主动链轮轴上的第二皮带轮、安装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的皮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全自动流水线式喂料槽,其特征在于:料槽为上端开口上大下小的棱台形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全自动流水线式喂料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料回收桶,废料回收桶的开口位于废料回收槽板左端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全自动流水线式喂料槽,包括右侧支撑架和输料装置,右侧支撑架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料斗和水罐,第一传动机构的运动部上设置有多个料槽,料槽随第一传动机构的运动部沿环状轨迹运动,料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输料板,输料板的进料端与料斗的内部通过放料阀连通,输料板的出料端位于最右侧料槽的上方,水罐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与水管内部之间设有放水阀,出水管的出水端位于最右侧料槽的上方,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传动。一个饲养场只需要一个工人定时向料槽内补料和向水罐内补水即可,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适合大规模养殖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吾兰·阿里达克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吾兰·阿里达克拜
技术研发日:2019.10.23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