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9709发布日期:2020-07-24 15:2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土栽培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是指以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且可随时调节。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滩、荒岛,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便可进行。

无土栽培的优点:1、节水、省肥、高产;2、清洁卫生无污染;3、省工省力、易于管理;4、避免连作障碍;5、不受地区限制、充分利用空间;6、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而对于室内用于观赏性的无土栽培来说,设计合理的栽培结构将直接影响所种植作物美观性、观赏性,同时又因为室内的空间有限,所以对室内栽培结构的要求更高,需要满足能适应性的调整要求。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其结构设计合理,相配合使用的锥形底座、竖外螺纹杆和栽培组件等结构,能依据需要适应性的调整(空间较小、低的场所),同时设计合理,观赏性作物种植后美观,且种植的观赏性作物成活率高,实现安全的种植要求。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由锥形底座,及设置在锥形底座一面的竖外螺纹杆,及与竖外螺纹杆相配合使用的栽培组件组成;所述栽培组件,包括设置在竖外螺纹杆上的圆形栽培块,及设置在圆形栽培块一面内的圆形栽培空槽,及设置在圆形栽培块一面且与圆形栽培空槽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圆形带滤孔植物养殖槽,及设置在圆形栽培块内的竖中空定位套,及设置在竖外螺纹杆上且与圆形栽培块相配合使用的圆形栽培块锁紧螺母。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圆形栽培块另一面的限位凸圈,及位于圆形栽培块下方且与竖外螺纹杆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定位圈,及设置在限位定位圈内的限位定位圈通孔,及设置在竖外螺纹杆上且与限位定位圈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定位圈锁紧螺母,及设置在限位定位圈一面的斜支撑圈,及设置在斜支撑圈一端内且与限位凸圈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凹槽。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圆形栽培块内的若干个横通水孔,及设置在圆形栽培块外壁且与若干个横通水孔相配合使用的斜中空连接板,及与斜中空连接板一端连接的辅助圆形栽培块,及设置在辅助圆形栽培块内且与斜中空连接板相配合使用的斜通水孔,及设置在辅助圆形栽培块一面内的辅助圆形栽培空槽,及设置在辅助圆形栽培块一面且与辅助圆形栽培空槽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辅助圆形带滤孔植物养殖槽。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圆形栽培块的直径尺寸大于或小于辅助圆形栽培块的直径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设计合理,相配合使用的锥形底座、竖外螺纹杆和栽培组件等结构,能依据需要适应性的调整(空间较小、低的场所),同时设计合理,观赏性作物种植后美观,且种植的观赏性作物成活率高,实现安全的种植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的圆形栽培块、圆形栽培空槽、若干个圆形带滤孔植物养殖槽、竖中空定位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的辅助圆形栽培块、斜通水孔、若干个辅助圆形带滤孔植物养殖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由锥形底座2,及设置在锥形底座2一面的竖外螺纹杆1,及与竖外螺纹杆1相配合使用的栽培组件组成;所述栽培组件,包括设置在竖外螺纹杆1上的圆形栽培块3,及设置在圆形栽培块3一面内的圆形栽培空槽4,及设置在圆形栽培块3一面且与圆形栽培空槽4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圆形带滤孔植物养殖槽6,及设置在圆形栽培块3内的竖中空定位套5,及设置在竖外螺纹杆1上且与圆形栽培块3相配合使用的圆形栽培块锁紧螺母7。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圆形栽培块3另一面的限位凸圈13,及位于圆形栽培块3下方且与竖外螺纹杆1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定位圈8,及设置在限位定位圈8内的限位定位圈通孔9,及设置在竖外螺纹杆1上且与限位定位圈8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定位圈锁紧螺母10,及设置在限位定位圈8一面的斜支撑圈11,及设置在斜支撑圈11一端内且与限位凸圈13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凹槽12。

如图4所示的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圆形栽培块3内的若干个横通水孔14,及设置在圆形栽培块3外壁且与若干个横通水孔14相配合使用的斜中空连接板15,及与斜中空连接板15一端连接的辅助圆形栽培块16,及设置在辅助圆形栽培块16内且与斜中空连接板15相配合使用的斜通水孔18,及设置在辅助圆形栽培块16一面内的辅助圆形栽培空槽17,及设置在辅助圆形栽培块16一面且与辅助圆形栽培空槽17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辅助圆形带滤孔植物养殖槽19。

本结构的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所述圆形栽培块3的直径尺寸大于或小于辅助圆形栽培块16的直径尺寸。

本结构的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其结构设计合理,相配合使用的锥形底座、竖外螺纹杆和栽培组件等结构,能依据需要适应性的调整(空间较小、低的场所),同时设计合理,观赏性作物种植后美观,且种植的观赏性作物成活率高,实现安全的种植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由锥形底座(2),及设置在锥形底座(2)一面的竖外螺纹杆(1),及与竖外螺纹杆(1)相配合使用的栽培组件组成;所述栽培组件,包括设置在竖外螺纹杆(1)上的圆形栽培块(3),及设置在圆形栽培块(3)一面内的圆形栽培空槽(4),及设置在圆形栽培块(3)一面且与圆形栽培空槽(4)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圆形带滤孔植物养殖槽(6),及设置在圆形栽培块(3)内的竖中空定位套(5),及设置在竖外螺纹杆(1)上且与圆形栽培块(3)相配合使用的圆形栽培块锁紧螺母(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圆形栽培块(3)另一面的限位凸圈(13),及位于圆形栽培块(3)下方且与竖外螺纹杆(1)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定位圈(8),及设置在限位定位圈(8)内的限位定位圈通孔(9),及设置在竖外螺纹杆(1)上且与限位定位圈(8)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定位圈锁紧螺母(10),及设置在限位定位圈(8)一面的斜支撑圈(11),及设置在斜支撑圈(11)一端内且与限位凸圈(13)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凹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圆形栽培块(3)内的若干个横通水孔(14),及设置在圆形栽培块(3)外壁且与若干个横通水孔(14)相配合使用的斜中空连接板(15),及与斜中空连接板(15)一端连接的辅助圆形栽培块(16),及设置在辅助圆形栽培块(16)内且与斜中空连接板(15)相配合使用的斜通水孔(18),及设置在辅助圆形栽培块(16)一面内的辅助圆形栽培空槽(17),及设置在辅助圆形栽培块(16)一面且与辅助圆形栽培空槽(17)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辅助圆形带滤孔植物养殖槽(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栽培块(3)的直径尺寸大于或小于辅助圆形栽培块(16)的直径尺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土栽培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由锥形底座,及设置在锥形底座一面的竖外螺纹杆,及与竖外螺纹杆相配合使用的栽培组件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无土栽培的新型栽培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设计合理,相配合使用的锥形底座、竖外螺纹杆和栽培组件等结构,能依据需要适应性的调整(空间较小、低的场所),同时设计合理,观赏性作物种植后美观,且种植的观赏性作物成活率高,实现安全的种植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王储;卢文晟;陆贵芝;李凤凤;孔萍;孙红;张毅;王海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青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2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