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虫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1469发布日期:2020-12-01 10:4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虫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林业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虫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飞虫类害虫是对农林业生产影响较重的害虫,该类害虫,飞行快速,体积也比较大。现有技术中,对飞虫类害虫的防治主要采取化学制剂喷洒捕杀,电网捕杀或者物理粘黏捕杀。其中,化学制剂喷洒捕杀最为普遍,但是该种方法容易污染环境,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而且随着农药不停的使用,飞虫抗药性会越来越强,被捕杀的概率会大大降低。电网捕杀方式,虽然捕杀效率高,但是飞虫粘在电网上十分难清理,而且容易让人失误触电,造成生命危险。同时,散落在地面的触电飞虫一旦累积,也十分影响环境。物理粘黏捕杀,通常需要配合容器使用,捕捉到害虫后,也十分难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易清理的飞虫诱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诱捕室,电源和按钮,所述诱捕室为中空结构,所述诱捕室上表面设有诱捕口,所述诱捕口下方设有负压风扇,所述负压风扇包括扇叶和驱动电机一号,所述扇叶边缘为锋利的刀刃结构,所述诱捕口上方设有引诱光源,所述引诱光源与所述诱捕室为固定连接,所述诱捕室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下方设有诱捕袋,所述出风口与诱捕袋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诱捕室侧面设有辅助诱捕室,所述辅助诱捕室为中空结构,所述辅助诱捕室上设有诱捕洞和辅助负压风扇,所述辅助负压风扇正对诱捕洞,所述辅助诱捕室内设有引导通道,所述引导通道底部设有导出出口,所述导出出口位于负压风扇上方,所述引导通道一端与诱捕室相通,另一端与辅助诱捕室相通。

进一步,所述诱捕袋和出风口之间设有捕杀通道,所述捕杀通道内竖直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间隔固定连接有若干旋切刀片,所述转动轴下端转动连接有驱动电机二号。

进一步,所述诱捕室内设有转速控制器,所述转速控制器和驱动电机一号电连接。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来控制负压电扇的旋转速度,从而调解负压电扇产生的吸力大小。

进一步,诱捕室底部设有支撑架。

进一步,诱捕室上端设有挂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诱捕装置通过负压风扇产生的抽吸压力,将受灯光诱惑的飞虫吸入到诱捕室中,通过旋转扇叶刀片对飞虫进行搅碎消灭,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化学制剂,安全环保;

2.负压风扇产生的气流可将被消灭的飞虫残骸统一排送到的诱捕袋中,这样可以便于集中收集残骸,不会形成满地难看的死虫。收集到的残骸可以进行统一的掩埋,焚烧处理。

3.本装置上设置转速控制器,可以控制诱捕吸力的强度,这样可以针对不同季节出现的不同害虫调整到相应的吸力,体积大的害虫吸力调大,体积小的害虫吸力调小,大大增加诱捕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诱捕洞;2-引诱光源;3-辅助诱捕室;4-辅助负压风扇;5-负压风扇;6-诱捕口;7-驱动电机一号;8-捕杀通道;9-诱捕袋;10-电源;11-按钮;12-诱捕室;13-引导通道;14-出风口;15-导出出口;16-扇叶;17-旋切刀片;18-捕杀通道;19-转动轴;20-驱动电二号;21-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飞虫诱捕装置,包括诱捕室12,电源10和按钮11。诱捕室12为中空结构,上表面设有诱捕口6,诱捕口6下方设有负压风扇5。负压风扇5包括扇叶16和驱动电机一号7,扇叶16边缘为锋利的刀刃结构。诱捕口6上方设有引诱光源2,引诱光源2通过固定架21固定在诱捕室12上方,用于吸引飞虫。诱捕室12底部设有出风口14,该出风口14下方设有诱捕袋9,诱捕袋9可以拆卸。诱捕室12底部设有支撑架。装置就可以直接放置在地面上,飞虫在靠近引诱光源2时,会被负压风扇5产生的吸力拉入诱捕室12中,然后被旋转的扇叶16绞杀,然后会随着负压风扇5产生的气流,被排到诱捕袋9中。定期直接将诱捕袋9拆下,将内部的飞虫残骸处理掉,再重新安装到出风口14下即可。清理十分建单。

如图2所示,诱捕室12侧面设有辅助诱捕室3,辅助诱捕室3为中空结构,辅助诱捕室3上设有诱捕洞1和辅助负压风扇4,该辅助负压风扇4和诱捕洞1可以设置多个,从而增大诱捕装置整体的吸力。辅助负压风扇4正对诱捕洞1。辅助诱捕室3内设有引导通道13,引导通道13底部设有导出出口15,导出出口15位于负压风扇5上方,引导通道13一端与诱捕室12相通,另一端与辅助诱捕室3相通。导出出口15位于负压风扇5上方,可以将被辅助诱捕室3诱捕的害虫再一次被负压风扇5过滤绞杀一次,大大增加飞虫捕杀率。

如图1所示,该诱捕室3与诱捕室12呈120度夹角,高度超过引诱光源2的高度,这样设计,可以拓宽飞虫被吸入诱捕室12的空间范围,从而大范围的诱捕飞虫。

如图2和3所示,诱捕袋9和出风口14之间设有捕杀通道18,捕杀通道18内竖直设有转动轴19,转动轴19上间隔固定连接有若干旋切刀片17,转动轴19下端转动连接有驱动电机二号20。经过辅助诱捕室3和诱捕室12的飞虫,最终会被排到捕杀通道18中,在捕杀通道18内设置数个旋转旋切刀片17,可以进一步绞杀飞虫。进一步的,可以将捕杀通道18和旋切刀片17设计的小一些,可以更细致地消灭比较小型的飞虫。

诱捕室12内还可以设置转速控制器,转速控制器和驱动电机一号7电连接,用于控制负压风扇5和辅助负压风扇4的旋转速度,进而控制吸力的强度。这样设计,可以针对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飞虫种类不同,调整负压风扇5和辅助负压风扇4吸力的强度,避免吸力太强,浪费电源,或者吸力太弱不能诱捕体积比较大的害虫。



技术特征:

1.一种飞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诱捕室(12),电源(10)和按钮(11),所述诱捕室(12)为中空结构,所述诱捕室(12)上表面设有诱捕口(6),所述诱捕口(6)下方设有负压风扇(5),所述负压风扇(5)包括扇叶(16)和驱动电机一号(7),所述扇叶(16)边缘为锋利的刀刃结构,所述诱捕口(6)上方设有引诱光源(2),所述引诱光源(2)与所述诱捕室(12)为固定连接,所述诱捕室(12)底部设有出风口(14),所述出风口(14)下方设有诱捕袋(9),所述出风口(14)与诱捕袋(9)为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室(12)侧面设有辅助诱捕室(3),所述辅助诱捕室(3)为中空结构,所述辅助诱捕室(3)上设有诱捕洞(1)和辅助负压风扇(4),所述辅助负压风扇(4)正对诱捕洞(1)设置,所述辅助诱捕室(3)内设有引导通道(13),所述引导通道(13)底部设有导出出口(15),所述导出出口(15)位于负压风扇(5)上方,所述引导通道(13)一端与诱捕室(12)相通,另一端与辅助诱捕室(3)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飞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袋(9)和出风口(14)之间设有捕杀通道(18),所述捕杀通道(18)内竖直设有转动轴(19),所述转动轴(19)上间隔固定连接有若干旋切刀片(17),所述转动轴(19)下端转动连接有驱动电机二号(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室(12)内设有转速控制器,所述转速控制器和驱动电机一号(7)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诱捕室(12)底部设有支撑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诱捕室(12)上端设有挂钩。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诱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飞虫诱捕装置,包括:诱捕室,电源和按钮,诱捕室为中空结构,诱捕室上表面设有诱捕口,诱捕口下方设有负压风扇,负压风扇包括扇页和驱动电机,扇页边缘为锋利的刀刃结构,诱捕口上方设有引诱光源,引诱光源与诱捕室为固定连接,诱捕室底部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下方设有诱捕袋,出风口与诱捕袋为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环保,无毒无害,可以有效收集害虫,统一处理消灭。

技术研发人员:童森淼;李玲;金巧;王佳洋;何逸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农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2.19
技术公布日:2020.1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