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91477发布日期:2020-11-27 12:4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棚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大棚降温装置,特别是大棚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温室大棚已成为现代农业种植中的重要设施,在蔬菜、食(药)用菌、中药材、花卉或树苗等等栽培中广泛使用,有效解决了作物冬春季的保温和增温问题。但是到了夏秋季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温室大棚内的温度高达五十度以上,不适宜作物生长,极需采取降温除湿措施。

目前,通用的温室大棚降温除湿效果不佳、有的成本高、能耗大,有的污染严重。经检索尚未发现能够随立地环境的不同或季节的变化,根据植物生长需要,能自动监测并控制温室大棚降温除湿的装置的有关报道或实物面市。

专利号为cn106069380b公开了一种大棚降温系统及方法,所述大棚降温系统包括大棚、雨水收集系统、蓄水池、微喷系统和送风系统,使用该大棚降温系统对大棚内降温时,先将大棚密闭,打开鼓风机和抽风机,同时开启微喷系统,蓄水池内的湿冷空气即对大棚内进行降温,待大棚内温度低于作物生长适宜温度后,关闭鼓风机、抽风机和微喷系统,停止降温。本发明降温效果好,能耗低,且节水环保。

但是该降温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的范围有限,特别是对种子发芽或者组培的植物生长过程中,该系统无法达到炼苗的效果,影响后期植株的生长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对植株进行炼苗,提高植株栽培成活率,提高降温效率和效果,节约能源水资源的大棚降温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棚降温系统,包括棚体、覆盖在棚体上吸水性好的遮阳幕,所述棚体外设有冷水机、输送泵和蓄水池,蓄水池包括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第一蓄水池位于冷水机的进水口端,第二蓄水池位于冷水机的出水口端,并都通过管道连接,第二蓄水池通过输送泵将冷却后的水输送至雾化喷头。

进一步,所述第二蓄水池外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所述第一蓄水池内通入自来水、井水或用于回收喷洒后的水循环利用。

进一步,所述冷水机为激光冷水机。

进一步,所述雾化喷头等间距安装在棚体内的横梁上。

进一步,所述棚体一侧设有抽风机,另一侧设有水幕。

进一步,所述第二蓄水池中的冷却水一部分通过输送泵输送进行喷雾,另一部分通过输送泵输送至水幕对空气进行降温。

进一步,所述棚体内设有温湿度计。

进一步,大棚降温系统受plc控制器的控制,plc控制器连接无线或有线网络。

进一步,所述plc控制器通过网络连接移动终端,并受移动终端的控制实现对大棚降温系统自动智能化控制。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本方案有效的提高了对水资源的利用,便于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对大棚的降温效果,大棚内的温度控制范围在5-50℃之间,大大的提高了降温的效率,便于大棚内植物的生长健康发育,实现自动智能化控制。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水幕,2-棚体,3-雾化喷头,4-横梁,5-抽风机,6-输送泵,7-第二蓄水池,8-激光冷水机,9-第一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大棚降温系统,包括棚体2、覆盖在棚体2上吸水性好的遮阳幕,棚体2外设有冷水机、输送泵6和蓄水池,蓄水池包括第一蓄水池9和第二蓄水池7,第一蓄水池9位于冷水机的进水口端,第二蓄水池7位于冷水机的出水口端,并都通过管道连接,第二蓄水池7通过输送泵6将冷却后的水输送至雾化喷头3。

在实施例中,第二蓄水池7外设有保温层,便于保证冷却水的充分供应,同时降低冷却水温度的降低,避免影响对大棚的降温效率。优选地,第二蓄水池7中的冷却水一部分通过输送泵6输送进行喷雾,另一部分通过输送泵6输送至水幕1对空气进行降温。

在实施例中,第一蓄水池9内通入自来水、井水或用于回收喷洒后的水循环利用,便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降低浪费,便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在实施例中,冷水机为激光冷水机8,激光冷水机8处理后的温度为3-30℃之间,便于对大棚内温度的调节控制,夏季能对大棚内进行降温,冬季能够对大棚升温,便于提高大棚内植株的健康生长,夏季大棚内的温度可以控制在3-50℃之间,冬季控制的温度在3-36℃之间。

在实施例中,雾化喷头3等间距安装在棚体2内的横梁4上,根据大棚内植物框架的布局进行分布,雾化喷头3围绕植物框架进行分布,能够有针对性的对植物进行降温。

优选地,为提高夏季大棚内温度的下降和空气的流通,大棚一侧设有抽风机5,另一侧设有水幕1,便于对进入大棚内的空气进行降温,实现冷空气对大棚内的降温效果,为提高对大棚内温度湿度的控制和监测,棚体2内设有温湿度计,能够对大棚内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监测,便于通过抽风机5和雾化喷头3的工作来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当湿度过大时关闭雾化喷头3的喷洒,通过抽风机5将大棚内的湿气抽离,从而实现对大棚内湿度的控制。

在实施例中,为提高自动化智能控制,大棚降温系统受plc控制器的控制,plc控制器连接无线或有线网络;plc控制器通过网络连接移动终端,并受移动终端的控制实现对大棚降温系统自动智能化控制。

本方案有效的提高了对水资源的利用,便于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对大棚的降温效果,大大的提高了降温的效率,便于大棚内植物的生长健康发育。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大棚降温系统,包括棚体、覆盖在棚体上吸水性好的遮阳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外设有冷水机、输送泵和蓄水池,蓄水池包括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第一蓄水池位于冷水机的进水口端,第二蓄水池位于冷水机的出水口端,并都通过管道连接,第二蓄水池通过输送泵将冷却后的水输送至雾化喷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蓄水池外设有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蓄水池中的冷却水一部分通过输送泵输送进行喷雾,另一部分通过输送泵输送至水幕对空气进行降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水池内通入自来水、井水或用于回收喷洒后的水循环利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为激光冷水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等间距安装在棚体内的横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一侧设有抽风机,另一侧设有水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棚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内设有温湿度计。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大棚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大棚降温系统受plc控制器的控制,plc控制器连接无线或有线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棚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通过网络连接移动终端,并受移动终端的控制实现对大棚降温系统自动智能化控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棚降温系统,包括棚体、覆盖在棚体上吸水性好的遮阳幕,所述棚体外设有冷水机、输送泵和蓄水池,蓄水池包括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第一蓄水池位于冷水机的进水口端,第二蓄水池位于冷水机的出水口端,并都通过管道连接,第二蓄水池通过输送泵将冷却后的水输送至雾化喷头。本方案有效的提高了对水资源的利用,便于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对大棚的降温效果,大棚内的温度控制范围在5‑50℃之间,大大的提高了降温的效率,便于大棚内植物的生长健康发育,实现自动智能化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飞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4
技术公布日:2020.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