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角大棚秋延后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豆角是蔷薇目豆科豇豆属的一年生蔬菜。又名豇豆、长豇豆、带豆。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是我国北方广泛栽培的大众化蔬菜之一,其普及程度在各类蔬菜中居第一位。
豆角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属耐热性较强的蔬菜,不耐低温,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为28℃左右,15℃以下生长缓慢。豆角喜欢光照,尤其在开花结荚期,需要良好光照,光照不足则会引起落花落荚。豆角对土壤适应性广,只要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田块均可栽植,豆荚柔嫩,结荚期要求肥水充足。豆角生长期在每年的夏季,作为我国最常见的蔬菜品种之一,除了作为新鲜蔬菜食用,豆角还被制成各种腌制品以便长期保存。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豆角的需求,市场需要四季供应新鲜豆角,好丰富消费者的餐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角大棚秋延后栽培方法,以回应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豆角大棚秋延后栽培方法,具体栽培步骤为:选择优良品种。选用前期抗热,后期较耐寒的品种。选地整地。选用土层深厚、肥沃、松软、排灌良好、通气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三年内未种过豆科作物的田块进行种植。翻耕时,施肥;耙碎,整成高畦,畦宽100cm,沟深30cm,以利排水,保持畦面要平整,没有大土坨。适时播种。浅播,每畦播种2行,穴距30cm左右,每穴3粒。盖防虫网。盖网后,迅速喷施一次吡虫啉。肥水管理。开花结荚前,补充一定氮素肥料,在出苗期浇水,开花结荚期,浇足肥水,在蔓架的中部已经开花,底荚已达到10cm左右时,施一次重肥,采收期每隔7d追肥一次,连追2次。支架引蔓。抽蔓期搭架,经常引蔓。及时打顶。注意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在豆荚种子刚开始膨大时采收,可保证豆角肉质致密、脆嫩,便于运输,又能保证产量。在前期天天采收,采收时间为早上露水未干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方法适用于豆角秋延后栽种,提高的豆角的产量,节约了人力成本的投入,通过合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了豆角的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一种豆角大棚秋延后栽培方法,具体栽培步骤为:选择优良品种,根据地理气候特点及消费习惯,选用前期抗热,后期较耐寒的品种。选地整地。选用土层深厚、肥沃、松软、排灌良好、通气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三年内未种过豆科作物的田块进行种植。翻耕时,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5000kg、饼肥30kg、三元复合肥50kg、过磷酸钙45kg。耙碎,整成高畦,畦宽100cm,沟深30cm,以利排水,保持畦面要平整,没有大土坨。适时播种。播种时以浅播为佳,每畦播种2行,穴距30cm左右,每穴3粒。盖防虫网。豆角播种后出土之前,盖好防虫网,密度不低于30目。盖网后,迅速喷施一次吡虫啉,以保证秧苗出土后免遭虫害。肥水管理。开花结荚前,控制肥水,补充一定氮素肥料,促进生殖生长,以利于形成较多的花序,在出苗期浇水,以防萎蔫;开花结荚期,豆角的需肥量大,浇足肥水,以磷钾肥为主,促花保荚;在蔓架的中部已经开花,底荚已达到10cm左右时,施一次重肥。每亩用冲施15kg,对水后于晴天下午沟灌;采收期,从第一次采收开始,每隔7d追肥一次,连追2次,以促进侧蔓抽生和开花结荚,防止早衰。每亩每次用10kg冲施肥对水灌施,以沟施为主,以后根据长势酌情追肥。支架引蔓。当苗高达到30cm时,节间开始伸长,进入抽蔓期,开始进行搭架,搭架做成人字架;每穴插一根竹竿,支架为2m左右,以免影响后期扣棚;支架每四根绑成一把,上边加一根横竹竿起到稳固作用;搭架后要经常引蔓,引蔓一般在上午10点以后进行,以防扭伤叶蔓;豆角的藤蔓是逆时针方向缠绕的,所以在引蔓时应逆时针方向扶蔓;引蔓时将节位高度在30cm以下的侧蔓一律剪除,提高成荚率;不在阴雨天引蔓,以免造成伤口,引发病害。打顶。当主蔓达到竹架顶部,并已回头约40cm时,及时将顶部剪除,防止架间相互缠绕,影响通风透光;通过打顶,有效控制营养生长,促进下部节位的花芽分化,增加开花数,提高结荚率。病虫害防治。注意茎枯病、枯萎病、锈病、煤霉病、蚜虫、豆角荚螟等病虫害的防治;喷酒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10d喷一次,连喷三次防治茎枯病。适时采收。在播种后40d开始,开花到嫩荚10d为宜进行采收;在豆荚种子刚开始膨大时采收,可保证豆角肉质致密、脆嫩,便于运输,又能保证产量。在前期天天采收,采收时间为早上露水未干时。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1.一种豆角大棚秋延后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栽培步骤为:选择优良品种,选用土层深厚、肥沃、松软、排灌良好、通气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适时播种。浅播,每畦播种2行,穴距30cm左右,每穴3粒。盖防虫网。盖网后,迅速喷施一次吡虫啉。进行肥水管理,搭建支架进行引蔓,注意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在豆荚种子刚开始膨大时采收,可保证豆角肉质致密、脆嫩,便于运输,又能保证产量。在前期天天采收,采收时间为早上露水未干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角大棚秋延后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翻耕时,施肥;耙碎,整成高畦,畦宽100cm,沟深30cm,以利排水,保持畦面要平整,没有大土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角大棚秋延后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在8月初抢墒直播。过早播种,开花结荚时正值炎夏高温,易引起落花落荚;播种过迟,气温下降,豆荚生长慢,产量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角大棚秋延后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豆角在秋延后栽培中,蚜虫和豆角荚螟是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实行防虫网隔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角大棚秋延后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豆角的根系发达,具深根性,吸水能力强,叶面蒸腾小,因而较耐干旱。按前轻后重、前期预防徒长、后期防止早衰的原则进行肥水管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角大棚秋延后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经常引蔓,引蔓时将节位高度在30cm以下的侧蔓一律剪除,提高成荚率;不在阴雨天引蔓,以免造成伤口,引发病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角大棚秋延后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主蔓达到竹架顶部,并已回头约40cm时,及时将顶部剪除,防止架间相互缠绕,影响通风透光;通过打顶,有效控制营养生长,促进下部节位的花芽分化,增加开花数,提高结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