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损山体的鱼鳞穴结构绿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4638发布日期:2020-09-11 21:27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破损山体的鱼鳞穴结构绿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破损山体的鱼鳞穴结构绿地。



背景技术:

山体公园具备独特的山体特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旅游价值山体公园突出野趣,为了安全起见会在破损山体上构建鱼鳞穴结构绿地。

目前现有的破损山体的鱼鳞穴结构绿地,由于山坡上多为岩石和土壤,坡面上少土、少水、无肥,且坡体在下雨时容易出现山体滑坡,导致绿地上种植的植被难以生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破损山体的鱼鳞穴结构绿地,由于山坡上多为岩石和土壤,坡面上少土、少水、无肥,且坡体在下雨时容易出现山体滑坡,导致绿地上种植的植被难以生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破损山体的鱼鳞穴结构绿地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破损山体的鱼鳞穴结构绿地,其结构包括山体、草地、树荫地、路面、底座,所述山体置于底座上方,所述草地与树荫地配合安装于山体坡面,所述路面设于山体坡面底部一侧,所述山体内部嵌设有支撑土壤层,所述支撑土壤层设有隔离板、导水管,所述隔离板通过焊接连接于支撑土壤层底部,所述导水管贯穿于隔离板两侧,所述导水管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嵌固于导水管表面,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上方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设有营养土层、表层土层,所述营养土层嵌设于种植槽内部,所述表层土层置于营养土层表面,所述路面内部设有出水管,所述隔离板上端嵌设有通槽,所述树荫地底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第一进水管上方安装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二进水管上方安装有第二滤网。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导水管为倾斜的切坡度与表层土层相同,所述导水管末端通过焊接连接于出水管一端。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种植槽底部为漏斗形。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第一进水管顶部嵌固于草地底部,所述第二进水管顶部嵌固于树荫地底部。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分别嵌固于对应的种植槽底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破损山体的鱼鳞穴结构绿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山体内部填充支撑土壤层,使山体内部更加充实,同时安放导水管、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当下雨时雨水能够通过导水管、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排出至出水管,避免雨水堆积造成山体滑坡;

2.本实用新型在种植槽上种植草地与树荫地,提高鱼鳞穴结构绿地的绿化程度,且种植槽底部的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能够避免营养土层上的营养土被雨水冲走,草地与树荫地之间设有通槽使其养分能够互通,提高植被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破损山体的鱼鳞穴结构绿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山体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种植槽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山体1、草地2、树荫地3、路面4、底座5、支撑土壤层a、隔离板a1、导水管a2、第一进水管m、第二进水管n、种植槽b、营养土层b1、表层土层b2、出水管s、通槽d、固定块c、第一滤网m1、第二滤网n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破损山体的鱼鳞穴结构绿地,其结构包括山体1、草地2、树荫地3、路面4、底座5,所述山体1置于底座5上方,所述草地2与树荫地3配合安装于山体1坡面,所述路面4设于山体1坡面底部一侧,所述山体1内部嵌设有支撑土壤层a,所述支撑土壤层a设有隔离板a1、导水管a2,所述隔离板a1通过焊接连接于支撑土壤层a底部,所述导水管a2贯穿于隔离板a1两侧,所述导水管a2包括第一进水管m、第二进水管n,所述第一进水管m与第二进水管n嵌固于导水管a2表面,所述第一进水管m与第二进水管n上方设有种植槽b,所述种植槽b设有营养土层b1、表层土层b2,所述营养土层b1嵌设于种植槽b内部,所述表层土层b2置于营养土层b1表面,所述路面4内部设有出水管s,所述隔离板a1上端嵌设有通槽d,所述树荫地3底部安装有固定块c,所述第一进水管m上方安装有第一滤网m1,所述第二进水管n上方安装有第二滤网n1,所述导水管a2为倾斜的切坡度与表层土层b2相同,所述导水管a2末端通过焊接连接于出水管s一端,所述种植槽b底部为漏斗形,所述第一进水管m顶部嵌固于草地2底部,所述第二进水管n顶部嵌固于树荫地3底部,所述第一滤网m1与第二滤网n1分别嵌固于对应的种植槽b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往山体1内部的间隙填充支撑土壤层a,且通过隔离板a1将山体1分为鱼鳞穴结构,同时将导水管a2贯穿隔离板a1两侧,在导水管a2上安装的第一进水管m和第二进水管n与对应的种植槽b底部相连,在种植槽b上设有营养土层b1与表层土层b2,且草地2与树荫地3种植在营养土层b1上方,使草地2与树荫地3的养分充足,当下雨时雨水能够通过第一进水管m与第二进水管n流至导水管a2并排出至出水管s,从而避免雨水堆积造成山体滑坡,以免绿地上种植的植被难以生存,同时种植槽b底部的第一滤网m1与第二滤网n1能够避免营养土层b1上的营养土被雨水冲走,且草地2与树荫地3之间设有通槽d使其养分能够互通,从而提高植被的存活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破损山体的鱼鳞穴结构绿地,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山体(1)、草地(2)、树荫地(3)、路面(4)、底座(5),所述山体(1)置于底座(5)上方,所述草地(2)与树荫地(3)配合安装于山体(1)坡面,所述路面(4)设于山体(1)坡面底部一侧,所述山体(1)内部嵌设有支撑土壤层(a),所述支撑土壤层(a)设有隔离板(a1)、导水管(a2),所述隔离板(a1)通过焊接连接于支撑土壤层(a)底部,所述导水管(a2)贯穿于隔离板(a1)两侧,所述导水管(a2)包括第一进水管(m)、第二进水管(n),所述第一进水管(m)与第二进水管(n)嵌固于导水管(a2)表面,所述第一进水管(m)与第二进水管(n)上方设有种植槽(b),所述种植槽(b)设有营养土层(b1)、表层土层(b2),所述营养土层(b1)嵌设于种植槽(b)内部,所述表层土层(b2)置于营养土层(b1)表面,所述路面(4)内部设有出水管(s),所述隔离板(a1)上端嵌设有通槽(d),所述树荫地(3)底部安装有固定块(c),所述第一进水管(m)上方安装有第一滤网(m1),所述第二进水管(n)上方安装有第二滤网(n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损山体的鱼鳞穴结构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a2)为倾斜的切坡度与表层土层(b2)相同,所述导水管(a2)末端通过焊接连接于出水管(s)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损山体的鱼鳞穴结构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b)底部为漏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损山体的鱼鳞穴结构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m)顶部嵌固于草地(2)底部,所述第二进水管(n)顶部嵌固于树荫地(3)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损山体的鱼鳞穴结构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m1)与第二滤网(n1)分别嵌固于对应的种植槽(b)底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破损山体的鱼鳞穴结构绿地,其结构包括山体、草地、树荫地、路面、底座,山体内部嵌设有支撑土壤层,支撑土壤层设有隔离板、导水管,导水管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上方设有种植槽,种植槽设有营养土层、表层土层,路面内部设有出水管,隔离板上端嵌设有通槽,树荫地底部安装有固定块,第一进水管上方安装有第一滤网,第二进水管上方安装有第二滤网,在山体内部填充支撑土壤层,使山体内部更加充实,同时安放导水管、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当下雨时雨水能够通过导水管、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排出至出水管,避免雨水堆积造成山体滑坡。

技术研发人员:姜俊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姜俊卿
技术研发日:2020.01.09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