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花卉苗木幼苗扦插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6679发布日期:2020-10-28 11:27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花卉苗木幼苗扦插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苗箱,具体是一种园林花卉苗木幼苗扦插箱。



背景技术:

扦插,也称为插条,是一种培育职务的常用繁殖方法,属于无性繁殖。扦插可以取职务的茎、叶、根、芽等,插进图中、沙中或者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可以进行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在园林绿化中对于扦插技术同样比较重视,对于扦插,大多人员采用育苗箱进行培养,在现存的育苗箱中,大都是一个整体,分为若干层,对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培育,一个育苗箱只能培育一种植被,且一个育苗箱太大,造成空间的浪费,对于育苗箱的施水大多都是在上方进行喷水,导致水土流动,营养分布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花卉苗木幼苗扦插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园林花卉苗木幼苗扦插箱,包括箱体、扦插主体和内部调节结构,所述扦插主体位于所述箱体中间位置,所述扦插主体包括海绵层、下层土、通孔、海绵空洞、上层土和营养层,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扦插主体底部,所述通孔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通孔上方那个设置有下层土,所述下层土上方设置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中间位置设置有海绵空洞,所述海绵层上方设置有上层土,所述内部调节结构包括水箱、喷雾装置和水管,所述水箱位于所述箱体底部,所述水箱上方设置有喷雾装置,所述水箱外部连接有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扦插主体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箱体内壁上开有滑槽,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滑槽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上方设置有连接固定结构,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支撑固定结构,所述连接固定结构包括弧形槽体卡件和缓冲垫,所述弧形槽体卡件位于所述箱体顶部侧边,所述缓冲垫位于所述箱体中间位置,所述支撑固定结构包括弧形实体卡件和横向支撑底座,所述弧形实体卡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侧边,所述横向支撑底座设置在所述箱体侧边中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箱体外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杀菌装置,所述杀菌装置连接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连接箱体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扦插主体内部设置有扦插隔板,所述扦插主体内部设置有扦插孔,所述扦插孔位于相邻扦插隔板中间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因为装置内部设置有海绵层,保证扦插的花卉苗木存水效果较好,又因为海绵层中设置有海绵空洞,使得花卉苗木能够自由向下生长,由于喷雾装置由底部向上进行喷水,使得花卉苗木底部接触足量的水,同时由于扦插主体可拆卸的,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非常方便,同时扦插孔的使用使得花卉苗木营养充足,不会争抢营养。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园林花卉苗木幼苗扦插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园林花卉苗木幼苗扦插箱的扦插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固定装置和连接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海绵层、3-下层土、4-水管、5-支撑固定结构、6-横向支撑底座、7-水箱、8-弧形实体卡件、9-喷雾装置、10-通孔、11-海绵空洞、12-固定块、13-营养层、14-上层土、15-滑槽、16-温度传感器、17-湿度传感器、18-弧形槽体卡件、19-连接固定结构、20-杀菌装置、21-通风管道、22-支撑架、23-前插孔、24-扦插隔板、25-干燥结构、26-扦插主体、27-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园林花卉苗木幼苗扦插箱,包括箱体1、扦插主体26和内部调节结构,所述扦插主体26位于所述箱体1中间位置,所述扦插主体26包括海绵层2、下层土3、通孔10、海绵空洞11、上层土14和营养层13,所述通孔10位于所述扦插主体26底部,所述通孔10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通孔10上方那个设置有下层土3,所述下层土3上方设置有海绵层2,所述海绵层2中间位置设置有海绵空洞11,所述海绵层2上方设置有上层土14,所述内部调节结构包括水箱7、喷雾装置9和水管4,所述水箱7位于所述箱体1底部,所述水箱7上方设置有喷雾装置9,所述水箱7外部连接有水管4。在箱体1上设置有箱体门,打开箱体门,将需要扦插的植被放在下层土3上,通过海绵空洞11,盖上营养层13和上层土14,同时通过水箱7向着喷雾装置9供水,使得底部处于潮湿的环境。

在上述园林花卉苗木幼苗扦插箱中,所述扦插主体26上设置有固定块12,所述箱体1内壁上开有滑槽15,所述固定块12与所述滑槽15配合。可以将扦插主体26通过固定块12从滑槽15中拿出。

在上述园林花卉苗木幼苗扦插箱中,所述箱体1上方设置有连接固定结构19,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固定结构5,所述连接固定结构19包括弧形槽体卡件18和缓冲垫27,所述弧形槽体卡件18位于所述箱体1顶部侧边,所述缓冲垫位于所述箱体1中间位置,所述支撑固定结构5包括弧形实体卡件8和横向支撑底座6,所述弧形实体卡件8设置在所述箱体1底部侧边,所述横向支撑底座6设置在所述箱体1侧边中间。两个箱体1可以利用弧形实体卡件8和弧形槽体卡件18进行固定放置,将弧形实体卡件8穿过弧形槽体卡件18,同时横向支撑底座6固定在缓冲垫27上。

在上述园林花卉苗木幼苗扦插箱中,所述箱体1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17,所述箱体1外部设置有支撑架22,所述支撑架22上设置有杀菌装置20,所述杀菌装置20连接有通风管道21,所述通风管道21连接箱体1内部。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改进点在于:所述扦插主体26内部设置有扦插隔板24,所述扦插主体26内部设置有扦插孔23,所述扦插孔23位于相邻扦插隔板24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扦插隔板24围成的孔内放置下层土3,将植株穿过前插孔23内放置,随后将海绵层2的海绵空洞11穿过植被,放上营养层13和上层土14,随后将扦插主体26通过滑槽15放置在箱体1内部,通过喷雾装置9对底部的植被根部周边土壤进行湿润,当需要两个不同植被时,将一个育苗箱底部的弧形实体卡件8放置在另一个育苗箱顶部的弧形槽体卡件18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因为装置内部设置有海绵层,保证扦插的花卉苗木存水效果较好,又因为海绵层中设置有海绵空洞,使得花卉苗木能够自由向下生长,由于喷雾装置由底部向上进行喷水,使得花卉苗木底部接触足量的水,同时由于扦插主体可拆卸的,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非常方便,同时扦插孔的使用使得花卉苗木营养充足,不会争抢营养。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园林花卉苗木幼苗扦插箱,包括箱体(1)、扦插主体(26)和内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主体(26)位于所述箱体(1)中间位置,所述扦插主体(26)包括海绵层(2)、下层土(3)、通孔(10)、海绵空洞(11)、上层土(14)和营养层(13),所述通孔(10)位于所述扦插主体(26)底部,所述通孔(10)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通孔(10)上方那个设置有下层土(3),所述下层土(3)上方设置有海绵层(2),所述海绵层(2)中间位置设置有海绵空洞(11),所述海绵层(2)上方设置有上层土(14),所述内部调节结构包括水箱(7)、喷雾装置(9)和水管(4),所述水箱(7)位于所述箱体(1)底部,所述水箱(7)上方设置有喷雾装置(9),所述水箱(7)外部连接有水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花卉苗木幼苗扦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主体(26)上设置有固定块(12),所述箱体(1)内壁上开有滑槽(15),所述固定块(12)与所述滑槽(15)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林花卉苗木幼苗扦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方设置有连接固定结构(19),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固定结构(5),所述连接固定结构(19)包括弧形槽体卡件(18)和缓冲垫(27),所述弧形槽体卡件(18)位于所述箱体(1)顶部侧边,所述缓冲垫位于所述箱体(1)中间位置,所述支撑固定结构(5)包括弧形实体卡件(8)和横向支撑底座(6),所述弧形实体卡件(8)设置在所述箱体(1)底部侧边,所述横向支撑底座(6)设置在所述箱体(1)侧边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园林花卉苗木幼苗扦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17),所述箱体(1)外部设置有支撑架(22),所述支撑架(22)上设置有杀菌装置(20),所述杀菌装置(20)连接有通风管道(21),所述通风管道(21)连接箱体(1)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园林花卉苗木幼苗扦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主体(26)内部设置有扦插隔板(24),所述扦插主体(26)内部设置有扦插孔(23),所述扦插孔(23)位于相邻扦插隔板(24)中间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园林花卉苗木幼苗扦插箱,包括箱体、扦插主体和内部调节结构,所述扦插主体包括海绵层、下层土、通孔、海绵空洞、上层土和营养层,所述内部调节结构包括水箱、喷雾装置和水管,因为装置内部设置有海绵层,保证扦插的花卉苗木存水效果较好,又因为海绵层中设置有海绵空洞,使得花卉苗木能够自由向下生长,由于喷雾装置由底部向上进行喷水,使得花卉苗木底部接触足量的水,同时由于扦插主体可拆卸的,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非常方便,同时扦插孔的使用使得花卉苗木营养充足,不会争抢营养。

技术研发人员:刘泗明;刘润齐;韩子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泗明
技术研发日:2020.03.12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