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用饲料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8981发布日期:2020-11-10 11:5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殖用饲料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养殖用饲料槽。



背景技术:

目前,养猪业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给人民生活提供必要的肉食供给。现有技术中,喂猪槽通常采用敞开式的猪槽,猪在进食过程中,容易出现抢食现象,造成猪食洒落到猪槽外、浪费严重,且放料极为不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养殖用饲料槽,解决的现有的喂猪槽猪食易洒落且放料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养殖用饲料槽,包括槽体及进料装置,所述槽体为上部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槽体内通过隔离板分割为若干喂食腔;所述槽体上部设置有与隔离栏相连接的固定器及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槽及进料斗构成;所述固定器包括固定柱、固定块、固定杆及固定卡爪,所述固定柱设置于槽体内部,且固定柱通过固定杆及固定卡爪与隔离栏相连接;所述槽体一侧设置有矩形开口,且矩形开口上设置有开合器,且开合器上设置有开合板。

进一步,所述槽体上部设置有弧形进料口,且弧形进料口位于喂食腔的中部,弧形进料口上设置有顶部带有进料斗的进料槽,所述进料槽为倾斜设置于弧形进料口处的弧形槽。

进一步,所述固定柱内部活动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与固定柱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固定把手。

进一步,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刻度条,且固定杆一端设置有与隔离栏扣接的固定卡爪。

进一步,所述开合器为两端及上部开口的矩形体,且开合器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设置于槽体的矩形开口上,所述开合器内部滑动设置有开合板,且开合板上设置有拉手。

进一步,所述槽体底部设置有若干支脚,且支柱至少为四只,所述支脚底部均设置有平衡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槽体内部设置有多个隔离板形成喂料仓,且隔离板间隔根据需要限定,防止多个猪仔一起抢食,造成猪食浪费;在槽体设置有独立的进料机构,能够通过进料槽及进料斗在外界将猪食送入喂料仓,提高喂食的便捷性,且槽体上设置有固定器,能够将整个槽体与隔离栏扣接,固定杆壳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中:1-槽体、2-隔离板、3-固定柱、4-固定块、5-固定杆、6-进料槽、7-进料斗、8-固定卡爪、9-隔离栏、10-开合板、11-开合器、12-拉手、13-固定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图1-图3示出了:

一种养殖用饲料槽,包括槽体1及进料装置,所述槽体1为上部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槽体1内通过隔离板2分割为若干喂食腔;所述槽体1上部设置有与隔离栏9相连接的固定器及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槽6及进料斗7构成;所述固定器包括固定柱3、固定块4、固定杆5及固定卡爪8,所述固定柱3设置于槽体1内部,且固定柱3通过固定杆5及固定卡爪8与隔离栏9相连接;所述槽体1一侧设置有矩形开口,且矩形开口上设置有开合器11,且开合器11上设置有开合板10;上述方案中,槽体1内部通过隔离板2形成多个喂料腔室,配合上部喂料腔室的上部的进料装置,能够在外界将猪食送入喂料腔室,喂食的便捷性,槽体1上设置有固定器,能够将整个槽体1与隔离栏9扣接,固定杆5壳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槽体1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槽体1上部设置有弧形进料口14,且弧形进料口14位于喂食腔的中部,弧形进料口14上设置有顶部带有进料斗7的进料槽6,所述进料槽6为倾斜设置于弧形进料口处的弧形槽;喂料时只需在隔离栏9外部将物料分次倒入进料斗即可,无需进入养殖房内喂料,提高喂料效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固定柱3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柱3内部活动设置有固定杆5,且固定杆5与固定柱3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块4,固定块4上设置有固定把手13;固定杆5上设置有刻度条,且固定杆5一端设置有与隔离栏9扣接的固定卡爪8;固定块4固定设置于固定柱3上部,通过扭动固定把手13,用于给固定柱3进行限位,便于槽体1固定于不同高度的隔离栏9上。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开合器11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开合器11为两端及上部开口的矩形体,且开合器11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设置于槽体1的矩形开口上,所述开合器11内部滑动设置有开合板10,且开合板10上设置有拉手12;开合器11设置于槽体1的矩形开口上,能够通过开合板10上下拉动开合,便于及时清洁喂食腔内部的食物残渣,便于后续喂料。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槽体1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槽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支脚,且支柱至少为四只,所述支脚底部均设置有平衡底座;平衡底座为常用螺丝平衡座,便于槽体1的平衡安放。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

本技术:
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养殖用饲料槽,包括槽体(1)及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为上部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槽体(1)内通过隔离板(2)分割为若干喂食腔;所述槽体(1)上部设置有与隔离栏(9)相连接的固定器及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槽(6)及进料斗(7)构成;所述固定器包括固定柱(3)、固定块(4)、固定杆(5)及固定卡爪(8),所述固定柱(3)设置于槽体(1)内部,且固定柱(3)通过固定杆(5)及固定卡爪(8)与隔离栏(9)相连接;所述槽体(1)一侧设置有矩形开口,且矩形开口上设置有开合器(11),且开合器(11)上设置有开合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用饲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上部设置有弧形进料口(14),且弧形进料口(14)位于喂食腔的中部,弧形进料口(14)上设置有顶部带有进料斗(7)的进料槽(6),所述进料槽(6)为倾斜设置于弧形进料口处的弧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用饲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3)内部活动设置有固定杆(5),且固定杆(5)与固定柱(3)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块(4),固定块(4)上设置有固定把手(1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养殖用饲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上设置有刻度条,且固定杆(5)一端设置有与隔离栏(9)扣接的固定卡爪(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用饲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器(11)为两端及上部开口的矩形体,且开合器(11)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设置于槽体(1)的矩形开口上,所述开合器(11)内部滑动设置有开合板(10),且开合板(10)上设置有拉手(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用饲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支脚,且支柱至少为四只,所述支脚底部均设置有平衡底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殖用饲料槽,包括槽体及进料装置,所述槽体为上部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槽体内通过隔离板分割为若干喂食腔;所述槽体上部设置有与隔离栏相连接的固定器及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槽及进料斗构成;所述固定器包括固定柱、固定块、固定杆及固定卡爪,所述固定柱设置于槽体内部,且固定柱通过固定杆及固定卡爪与隔离栏相连接;所述槽体一侧设置有矩形开口,且矩形开口上设置有开合器,且开合器上设置有开合板。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的现有的喂猪槽猪食易洒落且放料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高方;莫志晨;海莲;郭富坤;杨蓉;董学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盟佤山种猪改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8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