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地区水泥池快速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2947发布日期:2020-11-13 12:3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原地区水泥池快速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原地区水泥池快速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为提高单位水体溶解氧的密度,通常需要在养殖水域中安装增氧设备,使水产品得到充足的溶解氧气。由于高原地区养殖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低,现有的增氧装置往往无法满足快速达到所需氧溶量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原地区水泥池快速增氧装置,有助于氧气快速充分溶解于水体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原地区水泥池快速增氧装置,包括配电箱和设置于下方的水箱,所述配电箱的外壁四周设置有浮板,所述配电箱内设置有增氧剂储存箱、气泵和电机,所述增氧剂储存箱的进气口设于配电箱的顶部上方,增氧剂储存箱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气泵,所述水箱的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口,相对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水箱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过滤腔、增氧腔和溶氧腔,所述过滤腔与增氧腔之间由过滤层隔开,所述增氧腔内设置有转动盒,所述气泵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转动盒,所述转动盒与所述管道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动盒的四周均布有多个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单侧开设有多个出气孔,且各个出气管的开孔方向相同,所述增氧腔和溶氧腔之间由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通槽,所述溶氧腔内设置有旋转桨,所述旋转桨的转轴连接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连接所述隔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层沿水流方向依次为滤水板和活性炭过滤棉。

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水口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自吸泵。

本实用新型所述配电箱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水口设置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腔内设置有生物填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出气管上方的转动盒上周向均布有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配电箱漂浮于水面上方,水箱位于水面下,水泥池中的水经过滤层过滤后进入增氧腔增氧,最后经溶氧腔旋转桨充分搅动水体后排出到水泥池,有助于氧气快速充分溶解于水体中。

2、过滤层沿水流方向依次滤水板和活性炭过滤棉,有助于净化水质。

3、出气管上方的转动盒上周向均布有叶片,气泡从出气管的出气孔排出后上浮,叶片随转动盒转动将气泡打碎,更有利于加快溶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原地区水泥池快速增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3-5高原地区水泥池快速增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配电箱;2、水箱;3、浮板;4、过滤层;5、隔板;6、转动盒;7、出气管;8、旋转桨;9、自吸泵;11、增氧剂储存箱;12、气泵;13、电机;21、过滤腔;22、增氧腔;23、溶氧腔;24、进水口;25、出水口;41、滤水板;42、活性炭过滤棉;61、叶片;71、出气孔;101、从动轮;102、主动轮;103、传动皮带;104、太阳能板;111、进气口;211、生物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高原地区水泥池快速增氧装置,包括配电箱1和设置于下方的水箱2,所述配电箱1的外壁四周设置有浮板3,所述配电箱1内设置有增氧剂储存箱11、气泵12和电机13,所述增氧剂储存箱11的进气口111设于配电箱1的顶部上方,增氧剂储存箱11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气泵12,所述水箱2的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口24,相对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25,所述水箱2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过滤腔21、增氧腔22和溶氧腔23,所述过滤腔21与增氧腔22之间由过滤层4隔开,所述增氧腔22内设置有转动盒6,所述气泵1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转动盒6,所述转动盒6与所述管道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动盒6的四周均布有多个出气管7,所述出气管7的单侧开设有多个出气孔71,且各个出气管7的开孔方向相同,所述增氧腔22和溶氧腔23之间由隔板5隔开,所述隔板5上开设有多个通槽51,所述溶氧腔23内设置有旋转桨8,所述旋转桨8的转轴连接从动轮101,所述从动轮101连接所述隔板5,所述的电13机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102,所述主动轮102和从动轮101之间通过传动皮带103连接。

配电箱1漂浮于水面上方,水箱2位于水面下,水泥池中的水从水箱2的进水口24进入,从出水口25流出,经过滤层4过滤后进入增氧腔22;空气从配电箱1顶部的进气口111进入增氧剂储存箱11,再由气泵12进入增氧腔22内的转动盒6,从连接转动盒6的出气管7排出,由于所有出气管7的出气孔71均设置在同侧,排出的气体形成一个方向的推力,推动转动盒6转动,在转动过程中释放出气体,能更有效地与水体结合;溶氧腔23内的从动轮101在传动皮带103的作用下转动,带动旋转桨8转动,充分搅动水体,有助于氧气充分溶解于水体中,最后增氧后的水从出水口25排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所述过滤层4沿水流方向依次为滤水板41和活性炭过滤棉42。滤水板过滤掉水中的颗粒物,活性炭过滤棉进一步净化水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所述进水口设置有过滤网,避免水中的漂浮物进入水箱。

如图2所示,所述配电箱1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104,适用于高原日照强的环境。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如图2所示,所述过滤腔21内设置有生物填料,进一步提高水质。

所述进水口24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自吸泵,有利于水体在水箱内循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如图2所示,所述出气管7上方的转动盒6上周向均布有叶片61。

气泡从出气管的出气孔71排出后上浮,叶片61随转动盒6转动将气泡打碎,更有利于溶氧。

本实用新型的自吸泵型号为fl-35,气泵型号为sp100ec-blp,电机为精研的f系列标准电机。

本实用新型中未提及的连接方式为螺纹、铆接、螺钉和焊接等常规连接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原地区水泥池快速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和设置于下方的水箱,所述配电箱的外壁四周设置有浮板,所述配电箱内设置有增氧剂储存箱、气泵和电机,所述增氧剂储存箱的进气口设于配电箱的顶部上方,增氧剂储存箱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气泵,所述水箱的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口,相对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水箱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过滤腔、增氧腔和溶氧腔,所述过滤腔与增氧腔之间由过滤层隔开,所述增氧腔内设置有转动盒,所述气泵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转动盒,所述转动盒与所述管道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动盒的四周均布有多个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单侧开设有多个出气孔,且各个出气管的开孔方向相同,所述增氧腔和溶氧腔之间由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通槽,所述溶氧腔内设置有旋转桨,所述旋转桨的转轴连接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连接所述隔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地区水泥池快速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沿水流方向依次为滤水板和活性炭过滤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地区水泥池快速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设置有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地区水泥池快速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自吸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地区水泥池快速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地区水泥池快速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内设置有生物填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地区水泥池快速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上方的转动盒上周向均布有叶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原地区水泥池快速增氧装置,包括配电箱和设置于下方的水箱,所述配电箱的外壁四周设置有浮板,所述配电箱内设置有增氧剂储存箱、气泵和电机,所述增氧剂储存箱的进气口设于配电箱的顶部上方,增氧剂储存箱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气泵,所述水箱的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口,相对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水箱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过滤腔、增氧腔和溶氧腔,有助于氧气快速充分溶解于水体中。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设;王万良;张驰;张忭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04.17
技术公布日:2020.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