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循环滴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45562发布日期:2021-04-06 11:5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循环滴灌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水循环滴灌系统。



背景技术:

在某些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作物的生长除了偶然的降雨外,只能通过人工浇灌来完成,既费事费力,增加了农民的劳动量,同时作物的吸收利用率低,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水循环滴灌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雨水循环滴灌系统,包括沉降池,对雨水进行沉降操作,使雨水中的微粒物质沉淀,所述沉降池的上端与集水管相连接,雨水通过集水管进入沉淀池中,所述集水管远离沉降池的一端设置有筛网过滤器,对雨水中较大的杂质(如叶片等)进行初次过滤,所述集水管上设置有砂石过滤器,对雨水中的细砂粒杂质进行二次过滤,所述沉降池的一侧上部通过分流管与储水池的一侧上部相连通,当沉降池的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时,沉降池中的水沿分流管流入储水池中,所述储水池内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液位监测仪,对储水池的水位进行监测,所述储水池的一侧上部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上设置有溢流阀,当人们通过液位监测仪监测到储水池中的水位过高时,打开溢流阀,使储水池中超过容量的水沿溢流管流出,所述储水池内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下端位于储水池的底部,抽水管的上端与主管相连通,所述抽水管上设置有抽水泵,通过抽水泵将储水池中的水泵入主管中进行作物的灌溉,所述主管的一端与水源相连接,当没有降雨,储水池中无水时,通过水源进行供水,主管的另一端同时连通多根滴灌带,所述滴灌带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滴头,水沿滴灌带到达滴头,对作物的根系进行精准浇灌,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所述主管上远离水源的一侧设置有施肥器,进行作物肥料的添加,所述施肥器包括料斗,搅拌罐与施肥管,所述料斗设置于搅拌罐的上端,将肥料与水从料斗倒入搅拌罐,通过搅拌罐对肥料进行搅拌,使肥料颗粒充分溶解于水,所述施肥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搅拌罐与主管,所述施肥管上设置有截止阀,打开截止阀,搅拌罐中的肥料水沿施肥管流入主管中,随主管中的水一起流入滴灌带,对作物进行施肥,保证作物快速生长,精准施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降低了肥料的投入成本,同时避免了土壤的富营养而造成的杂草丛生,所述抽水管与施肥管之间的主管上设置有逆止阀,防止肥料水倒流,污染水源,所述滴灌带与施肥管之间的主管上设置有终端过滤器,对主管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及未充分溶解的肥料颗粒进行过滤,防止对滴灌带上的滴头造成堵塞。

优选的,所述沉降池的下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阀,当需要对沉降池进行清洗时,集水管流入的水对沉降池的底部进行冲洗,然后打开排污阀,污水沿排污管排出。

优选的,所述施肥管与终端过滤器之间的主管上设置有压力表与压力流量调节阀,通过压力表对主管的水压进行观测,保证设备安全,通过压力流量调节阀对流入滴灌带的水进行流量调节,保证作物的吸收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沉降池与储水池对雨水进行沉降储存,在干旱时通过储存的雨水对作物进行浇灌,实现了雨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肥料在搅拌罐中充分搅拌,溶解于水,通过滴灌带与滴头,对作物的根系进行精准浇灌,提高了水与肥料的利用率,省时省力,降低了农民的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降池;2.集水管;3.筛网过滤器;4.砂石过滤器;5.分流管;6.储水池;7.液位监测仪;8.溢流管;9.溢流阀;10.抽水管;11.抽水泵;12.主管;13.水源;14.滴灌带;15.滴头;16.施肥器;17.料斗;18.搅拌罐;19.施肥管;20.截止阀;21.逆止阀;22.终端过滤器;23.排污管;24.排污阀;25.压力表;26.压力流量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雨水循环滴灌系统,包括沉降池1,对雨水进行沉降操作,使雨水中的微粒物质沉淀,所述沉降池1的上端与集水管2相连接,雨水通过集水管2进入沉淀池1中,所述集水管2远离沉降池1的一端设置有筛网过滤器3,对雨水中较大的杂质(如叶片等)进行初次过滤,所述集水管2上设置有砂石过滤器4,对雨水中的细砂粒杂质进行二次过滤,所述沉降池1的一侧上部通过分流管5与储水池6的一侧上部相连通,当沉降池1的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时,沉降池1中的水沿分流管5流入储水池6中,所述沉降池1的下部设置有排污管23,所述排污管23上设置有排污阀24,当需要对沉降池1进行清洗时,集水管2流入的水对沉降池1的底部进行冲洗,然后打开排污阀24,污水沿排污管23排出,所述储水池6内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液位监测仪7,对储水池6的水位进行监测,所述储水池6的一侧上部设置有溢流管8,所述溢流管8上设置有溢流阀9,当人们通过液位监测仪7监测到储水池6中的水位过高时,打开溢流阀9,使储水池6中超过容量的水沿溢流管8流出,所述储水池6内设置有抽水管10,所述抽水管10的下端位于储水池6的底部,抽水管10的上端与主管12相连通,所述抽水管10上设置有抽水泵11,通过抽水泵11将储水池6中的水泵入主管12中进行作物的灌溉,所述主管12的一端与水源13相连接,当没有降雨,储水池6中无水时,通过水源13进行供水,主管12的另一端同时连通多根滴灌带14,所述滴灌带1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滴头15,水沿滴灌带14到达滴头15,对作物的根系进行精准浇灌,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所述主管12上远离水源13的一侧设置有施肥器16,进行作物肥料的添加,所述施肥器16包括料斗17,搅拌罐18与施肥管19,所述料斗17设置于搅拌罐18的上端,将肥料与水从料斗17倒入搅拌罐18,通过搅拌罐18对肥料进行搅拌,使肥料颗粒充分溶解于水,所述施肥管19的两端分别连通搅拌罐18与主管12,所述施肥管19上设置有截止阀20,打开截止阀20,搅拌罐18中的肥料水沿施肥管16流入主管12中,随主管12中的水一起流入滴灌带14,对作物进行施肥,保证作物快速生长,精准施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降低了肥料的投入成本,同时避免了土壤的富营养而造成的杂草丛生,所述抽水管10与施肥管19之间的主管12上设置有逆止阀21,防止肥料水倒流,污染水源,主管12经过长时间使用,容易在内壁上形成钙化物沉淀,所述滴灌带14与施肥管19之间的主管12上设置有终端过滤器22,对主管12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及未充分溶解的肥料颗粒进行过滤,防止对滴灌带14上的滴头15造成堵塞,所述施肥管19与终端过滤器22之间的主管12上设置有压力表25与压力流量调节阀26,通过压力表25对主管12的水压进行观测,保证设备安全,通过压力流量调节阀26对流入滴灌带14的水进行流量调节,保证作物的吸收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雨水循环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池,所述沉降池的上端与集水管相连接,所述集水管远离沉降池的一端设置有筛网过滤器,所述集水管上设置有砂石过滤器,所述沉降池的一侧上部通过分流管与储水池的一侧上部相连通,所述储水池内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液位监测仪,所述储水池的一侧上部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上设置有溢流阀,所述储水池内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下端位于储水池的底部,抽水管的上端与主管相连通,所述抽水管上设置有抽水泵,所述主管的一端与水源相连接,主管的另一端同时连通多根滴灌带,所述滴灌带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滴头,所述主管上远离水源的一侧设置有施肥器,所述施肥器包括料斗,搅拌罐与施肥管,所述料斗设置于搅拌罐的上端,所述施肥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搅拌罐与主管,所述施肥管上设置有截止阀,所述抽水管与施肥管之间的主管上设置有逆止阀,所述滴灌带与施肥管之间的主管上设置有终端过滤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循环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的下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循环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管与终端过滤器之间的主管上设置有压力表与压力流量调节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循环滴灌系统,包括沉降池,沉降池与集水管连接,沉降池通过分流管与储水池连通,储水池内设有抽水管,抽水管上端与主管连通,抽水管上设有抽水泵,主管一端与水源连接,另一端连通多根滴灌带,滴灌带上设有多个滴头,主管上设有施肥器,施肥器包括料斗,搅拌罐与施肥管,施肥管分别连通搅拌罐与主管,主管上设有逆止阀与终端过滤器。通过沉降池与储水池对雨水进行沉降储存,在干旱时通过储存的雨水对作物进行浇灌,实现了雨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肥料在搅拌罐中充分搅拌,溶解于水,通过滴灌带与滴头,对作物的根系进行精准浇灌,提高了水与肥料的利用率,省时省力,降低了农民的劳动量。

技术研发人员:任永茂;高永平;白少华;张云峰;张宏伟;张嘉炜;胡一兵;郑瑞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金地源地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