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土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13803发布日期:2021-07-20 15:4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种植土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技术领域中的一种种植土壤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架桥和人行天桥上常种植盆栽植物,如三角梅等,以进行绿化和供人们观赏。但由于高架桥灌溉设施限制,使盆栽植物常常处于缺水状态而影响开花效果,甚至因为植株缺水而出现叶片干枯和死亡现象。

目前针对高架桥盆栽植物缺水的情况,主要采取的措施为提高单次灌溉量或增加灌溉次数,往往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非常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种植土壤结构,其能保证盆栽植物良好生长,且节约灌溉水资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种植土壤结构,其包括花泥层,所述花泥层包括吸水海绵构件;混合基质层;泥土层,所述泥土层的下方设有排水结构;所述花泥层、所述混合基质层和所述泥土层从上往下依次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花泥层的厚度为2~3cm。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基质层的厚度为2~3cm。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基质层包括泥炭、细沙和珍珠岩,所述泥炭、所述细沙以及所述珍珠岩混合后平铺形成混合基质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泥土层的厚度不小于10cm。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结构包括碎石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碎石层中碎石的粒径为1.5~2.5cm,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2~3cm。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花泥层上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贯穿所述花泥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孔呈阵列分布在花泥层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孔呈矩形边界矩形栅格的阵列分布,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通气孔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泥土层的上方设置能吸水的花泥层,并通过混合基质层使花泥层和泥土层形成整体,花泥层既能防止雨水冲刷泥土层导致土壤肥力流失,也能保水保湿,避免盆栽植物出现缺水情况。另外,泥土层下方排水结构能排走多余的水分,保护盆栽植物不受水涝胁迫影响。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了盆栽植物的养护难度,节约了灌溉水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种植土壤结构,其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花泥层10、混合基质层20和泥土层30。

花泥层10包括吸水海绵构件,花泥层10的厚度为2~3cm。实施例中,吸水海绵构件是主要由酚醛塑料发泡制成的。花泥层10起到保水保湿的作用,节约水资源;也防止了雨水直接冲砂泥土层30的土壤导致土壤肥力流失,以保持泥土层30的土壤肥力,减少施肥次数。优选地,参照图2,花泥层10上设有多个通气孔50,通气孔50贯穿花泥层10。由于花泥层10选用吸水海绵构件,当花泥层10中吸水含水时,一定程度上阻隔了空气与泥土层30中的植物根系的接触,通气孔50的设置则保证了植物根系能接触足量的空气并进行呼吸作用。实施例中,通气孔50的直径为1cm以上。通气孔50呈阵列分布在花泥层10上,进一步地,通气孔50呈矩形边界矩形栅格的阵列分布,每两个相邻的通气孔50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cm,以保证透气效果。

混合基质层20作为中间层连接花泥层10和泥土层30,使各层状结构能形成一个整体。混合基质层20包括泥炭、细沙和珍珠岩,优选地,泥潭、细沙和珍珠岩的体积比为1:1:1。泥炭、细沙以及珍珠岩混合后平铺形成混合基质层20,混合基质层20保水透气,起到缓冲的作用。混合基质层20的厚度为2~3cm。

泥土层30主要用于供植物扎根,提供养分至植物,因此可选用肥沃、疏松及易于排水的沙质壤土作为泥土层。泥土层30的厚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但泥土层30的厚度不小于10cm,以保证植物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泥土层30的下方设有排水结构,以排水排涝,防止水涝现象。排水结构包括碎石层40,碎石层40中碎石的粒径为1.5~2.5cm,以保证排水效果,且防止泥土层30的土壤流失。碎石层40的厚度为2~3cm。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

本技术:
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种植土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花泥层(10),所述花泥层(10)包括吸水海绵构件;

混合基质层(20);

泥土层(30),所述泥土层(30)的下方设有排水结构;

所述花泥层(10)、所述混合基质层(20)和所述泥土层(30)从上往下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土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泥层(10)的厚度为2~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土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基质层(20)的厚度为2~3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土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泥土层(30)的厚度不小于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土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包括碎石层(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植土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40)中碎石的粒径为1.5~2.5cm,所述碎石层(40)的厚度为2~3c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种植土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泥层(10)上设有多个通气孔(50),所述通气孔(50)贯穿所述花泥层(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种植土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50)呈阵列分布在花泥层(1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种植土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50)呈矩形边界矩形栅格的阵列分布,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通气孔(50)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种植土壤结构,其包括花泥层,花泥层包括吸水海绵构件;混合基质层;泥土层,泥土层的下方设有排水结构;花泥层、混合基质层和泥土层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泥土层的上方设置能吸水的花泥层,并通过混合基质层使花泥层和泥土层形成整体,花泥层既能防止雨水冲刷泥土层导致土壤肥力流失,也能保水保湿,避免盆栽植物出现缺水情况。另外,泥土层下方排水结构能排走多余的水分,保护盆栽植物不受水涝胁迫影响。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了盆栽植物的养护难度,节约了灌溉水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谭广文;刘晓洲;莫波;张信坚;易慧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南山区园林绿化管理所
技术研发日:2020.07.21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