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虫网

文档序号:25825812发布日期:2021-07-13 15:01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捕虫网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虫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捕虫网。



背景技术:

捕虫网是用来捕捉昆虫用以消灭昆虫或取出昆虫以供研究的捕虫装备,其便于携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现有的捕虫网多为用抄鱼网改造,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存在捕虫网开口较大,昆虫易逃逸的缺点,并且捕虫网无专门的取虫口,取虫时只能用镊子夹取或者用手去抓取昆虫,易造成虫体受损,不利于标本的制作和昆虫研究,同时某些昆虫有蛰咬能力,取虫时手易被蛰伤,且现有的捕虫网只能等待昆虫被发现,然后进行捕捉,捕虫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昆虫逃逸、方便取虫、捕虫效率高的捕虫网。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捕虫网包括网圈、安装在网圈上的内网兜和套在内网兜外的外网兜,内网兜和外网兜之间为储虫空间,内网兜底部设有开口。

其中,网圈安装在网杆上,便于手持捕虫网进行捕虫工作,内网兜底部开口上安装有弹性环,弹性环带有重量,能够在取虫时便于内网兜翻出,在取出昆虫时,弹性环能够直接塞入瓶口比弹性环小的瓶中,进一步避免昆虫逃逸,弹性环为塑料环,使得弹性环带有的重量不至于过大,在使用时,避免因弹性环压在外网兜上,使得昆虫难以进入储虫空间;外网兜接近网圈的边上设置有诱虫剂安装兜,可以吸引昆虫接近捕虫网,提高捕虫效率,诱虫剂安装兜通过拉链开合,便于诱虫剂的放置和替换,网圈上安装有led纽扣电池灯,根据昆虫的趋光性,能够将昆虫吸引到网圈附近,便于昆虫的捕捉,外网兜底部设有塑料拉手,便于拎起外网兜取出昆虫,同时避免昆虫伤手或损伤到在外网兜底部的昆虫;内网兜为尼龙网,尼龙网质量较轻,使得捕捉昆虫时尼龙网能够飘起,使得昆虫能够滑到内网兜底部进入储虫空间,取出昆虫时,昆虫能够顺利通过弹性环倒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1、捕虫及取虫时能够有效防止昆虫逃逸;2、取虫时能够避免伤手及损伤昆虫;3、捕虫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捕虫网包括网圈9、安装在网圈9上的内网兜2和套在内网兜2外的外网兜4,网圈9安装在网杆1上,内网兜2和外网兜4之间为储虫空间5,所述内网兜2底部设有开口,开口上安装有塑料弹性环3,外网兜4接近网圈9的边上设置有诱虫剂安装兜6,诱虫剂安装兜6内装有诱虫剂,诱虫剂安装兜6通过拉链开合更换诱虫剂,网圈9上安装有led纽扣电池灯8用于引诱昆虫,外网兜4底部设有塑料拉手7,内网兜2为尼龙网。

使用时,昆虫被led纽扣电池灯8和诱虫剂引诱到网圈9附近,然后手持网杆1进行挥舞,此时弹性环3在外网兜4内侧,昆虫从内网兜2滑到弹性环3附近,通过弹性环3进入到储虫空间5,当捕获好昆虫后,如图2所示,将捕虫网倒扣,此时弹性环3连带着内网兜2垂下,将弹性环3塞入瓶中,拎起塑料拉手7进行抖动,昆虫即从内网兜2滑到弹性环3附近,通过弹性环3滑到瓶中,能够避免取虫时产生昆虫逃逸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捕虫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圈(9)、安装在网圈(9)上的内网兜(2)和套在内网兜(2)外的外网兜(4),所述内网兜(2)和外网兜(4)之间为储虫空间(5),所述内网兜(2)底部设有开口;所述网圈(9)安装在网杆(1)上;所述内网兜(2)底部开口上安装有弹性环(3);所述弹性环(3)为塑料环;所述外网兜(4)接近网圈(9)的边上设置有诱虫剂安装兜(6);所述诱虫剂安装兜(6)通过拉链开合;所述网圈(9)上安装有led纽扣电池灯(8);所述外网兜(4)底部设有塑料拉手(7);所述内网兜(2)为尼龙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捕虫网,该捕虫网包括网圈、安装在网圈上的内网兜和套在内网兜外的外网兜,内网兜和外网兜之间为储虫空间,内网兜底部设有开口,外网兜接近网圈的边上设置有诱虫剂安装兜,网圈上安装有LED纽扣电池灯,用以引诱昆虫。该捕虫网在捕虫及取虫时能够有效防止昆虫逃逸,取虫时避免伤手及损伤昆虫,捕虫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杨鹤同;邱晓红;史俊;席刚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7.27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