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用植物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13050发布日期:2021-07-20 15:4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绵城市用植物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植物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据统计全国600余座城市中,50%以上的城市缺水,近20%的城市严重缺水。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绿地面积逐渐减小,原本具有涵养水源功能的绿地、湿地、沟渠等区域大部分演化为硬化地面,致使城市在面临强降雨时仅能依靠市政管网排水,造成内涝灾害频发、径流污染严重;而暴雨过后却又陷入干燥缺水的窘境,热岛效应显著。“逢雨必涝、雨后即旱”的现象使得城市水生态面临着两个极端:一方面是城市内涝严重,雨洪管理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则是大部分城市缺水严重,水资源供应严重不足,尤其是干旱期严重缺水与丰雨期大量雨水外排、排水系统不堪重负的矛盾日益严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雨水作为城市水资源的一个重要来源,将雨水收集净化后再利用,既可以减轻城市防洪排涝压力,降低管网工程建设成本;又可以调节、补充地区水资源。海绵城市作为修复城市水生态的一条路径,能够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节约用水,解决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面临的水环境日益加重的生态危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现有的植物种植装置结构简单,在雨水充沛的季节不能够存蓄住雨水,还容易造成泥土的流失,不能满足海绵城市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用植物种植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在雨水季节将多余的雨水存蓄在蓄水腔内,并可以通过循环组件对植物进行浇灌,满足海绵城市的需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海绵城市用植物种植装置,包括种植盆,所述种植盆呈中空且顶部开口的结构,所述种植盆内中部固设有一横向的支撑板,且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支撑板上固设有多个隔板,所述支撑板和隔板将种植盆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上部的多个种植腔和下部的蓄水腔,所述种植盆的一端安装有循环组件,用于抽取蓄水腔内存蓄的水去浇灌种植腔内的植物。

进一步,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安装在种植盆一端底部的水泵、连接在水泵输入端的抽水管和连接在水泵输出端的浇水管,所述抽水管延伸至蓄水腔的底部,所述浇水管延伸至多个种植腔,且蓄水管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

进一步,所述蓄水腔靠近抽水管的一端开设有一凹陷部,所述抽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凹陷部内,且抽水管上连接有过滤头。

进一步,所述蓄水腔的底端设置斜面,且斜面的最低端靠近凹陷部。

进一步,所述种植腔的两侧外壁上部开设有溢水孔,且溢水孔内设置有滤网。

进一步,所述种植腔上搭接有盖体,所述盖体上穿设有种植孔和多个通水孔,且种植孔位于盖体的中心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海绵城市用植物种植装置,结构设计新颖、操作简单方便,通过在雨水季节将多余的雨水存蓄在蓄水腔内,并可以通过循环组件对植物进行浇灌,满足海绵城市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海绵城市用植物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海绵城市用植物种植装置中种植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海绵城市用植物种植装置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种植盆;2、盖体;3、种植孔;4、通水孔;5、溢水孔;6、水泵;7、隔板;8、种植腔;9、支撑板;10、浇水管;11、蓄水腔;12、凹陷部;13、抽水管;14、过滤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海绵城市用植物种植装置,包括种植盆1,种植盆1呈中空且顶部开口的结构,种植盆1内中部固设有一横向的支撑板9,且支撑板9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支撑板9上固设有多个隔板7,支撑板9和隔板7将种植盆1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上部的多个种植腔8和下部的蓄水腔11,种植盆1的一端安装有循环组件,用于抽取蓄水腔11内存蓄的水去浇灌种植腔8内的植物。

使用时,向每个种植腔8内填充种植土到支撑板9上,然后再种植绿植;在雨水较大的时候,雨水进入种植腔8内,依次通过种植土和支撑板9上的通孔,将多余的雨水存蓄到蓄水腔11内;在植物缺水的时候,启动循环组件将蓄水腔11内的雨水抽取至种植腔8内,对植物进行浇灌。

为了节约水资源,循环组件包括安装在种植盆1一端底部的水泵6、连接在水泵6输入端的抽水管13和连接在水泵6输出端的浇水管10,抽水管13延伸至蓄水腔11的底部,浇水管10延伸至多个种植腔8,且蓄水管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在雨水不充沛的时候,启动水泵6将蓄水腔11内的水抽取到浇水管10内,并利用出水孔将水浇灌到种植腔8内,为植物提供足量的水。

为了方便抽水,蓄水腔11靠近抽水管13的一端开设有一凹陷部12,抽水管13远离水泵6的一端延伸至凹陷部12内,且抽水管13上连接有过滤头14;蓄水腔11的底端设置斜面,且斜面的最低端靠近凹陷部12;蓄水腔11内的水通过斜坡向着凹陷部12的一侧流动,方便抽水管13抽水,同时过滤头14的设置避免抽水管13的堵塞。

为了避免水分过多,种植腔8的两侧外壁上部开设有溢水孔5,且溢水孔5内设置有滤网;当雨水过多时,多余的水分可以从溢水孔5内排出,且滤网的设置避免泥土的流失。

为了避免大量的泥土流失,种植腔8上搭接有盖体2,盖体2上穿设有种植孔3和多个通水孔4,且种植孔3位于盖体2的中心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海绵城市用植物种植装置,包括种植盆(1),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盆(1)呈中空且顶部开口的结构,所述种植盆(1)内中部固设有一横向的支撑板(9),且支撑板(9)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支撑板(9)上固设有多个隔板(7),所述支撑板(9)和隔板(7)将种植盆(1)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上部的多个种植腔(8)和下部的蓄水腔(11),所述种植盆(1)的一端安装有循环组件,用于抽取蓄水腔(11)内存蓄的水去浇灌种植腔(8)内的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植物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安装在种植盆(1)一端底部的水泵(6)、连接在水泵(6)输入端的抽水管(13)和连接在水泵(6)输出端的浇水管(10),所述抽水管(13)延伸至蓄水腔(11)的底部,所述浇水管(10)延伸至多个种植腔(8),且蓄水管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植物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腔(11)靠近抽水管(13)的一端开设有一凹陷部(12),所述抽水管(13)远离水泵(6)的一端延伸至凹陷部(12)内,且抽水管(13)上连接有过滤头(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植物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腔(11)的底端设置斜面,且斜面的最低端靠近凹陷部(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植物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腔(8)的两侧外壁上部开设有溢水孔(5),且溢水孔(5)内设置有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植物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腔(8)上搭接有盖体(2),所述盖体(2)上穿设有种植孔(3)和多个通水孔(4),且种植孔(3)位于盖体(2)的中心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植物种植装置,包括种植盆,所述种植盆呈中空且顶部开口的结构,所述种植盆内中部固设有一横向的支撑板,且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支撑板上固设有多个隔板,所述支撑板和隔板将种植盆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上部的多个种植腔和下部的蓄水腔,所述种植盆的一端安装有循环组件,用于抽取蓄水腔内存蓄的水去浇灌种植腔内的植物,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在雨水季节将多余的雨水存蓄在蓄水腔内,并可以通过循环组件对植物进行浇灌,满足海绵城市的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华筑海绵城市生态建设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4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