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国台湾山苏种植用浇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7432发布日期:2021-07-27 13:17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国台湾山苏种植用浇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苏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中国台湾山苏种植用浇灌装置。



背景技术:

山苏属铁角蕨类,为多年生大型食用性植物,原产于中国台湾及东南亚一带,常生于阴湿的树干或岩石细缝上,目前在中国台湾各地皆已在平地农改大量量产栽种。传统医学记载,山苏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及膳食纤维,山苏嫩叶为亚种食材适合于炒菜,长期食用安全性高,具有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功效,是现代人预防便秘,大肠癌的健康蔬菜,在种植山苏时需要对其进行浇灌,而目前大多采用人工对山苏进行浇灌,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节省时间精力,便于全方位浇灌的一种中国台湾山苏种植用浇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国台湾山苏种植用浇灌装置,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的支撑片,所述底板下方连接设有滚轮,所述底板顶部一侧连接设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另一端连接设有把手,所述支撑柱靠近把手连接设有控制板,所述底板上靠近支撑柱连接设有搅拌仓,所述搅拌仓顶部铰接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部连接设有进水口,所述盖板顶部靠近进水口连接设有进药口,所述搅拌仓底部一侧连接设有保护罩一,所述保护罩一内连接设有转动电机一,所述转动电机一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设有贯穿搅拌仓侧壁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搅拌仓连接处设有密封件,所述搅拌仓内远离转动轴连接设有高压泵,所述高压泵的输出端贯穿搅拌仓侧壁连接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内连接设有送水管,所述底板上位于搅拌仓和支撑片之间连接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连接设有保护罩二,所述保护罩二内连接设有转动电机二,所述转动电机二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设有贯穿保护罩二侧壁的转动轴二,所述转动轴二另一端连接设有不完整齿轮,所述不完整齿轮外套接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内侧壁对应不完整齿轮连接设有齿条,所述外壳两端外侧壁连接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贯穿支撑片连接设有喷头,所述喷头的进水端与送水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搅拌仓的设置,方便将进入搅拌仓内的水喝药液进行混匀,便于使用,同时水管插入进水口中通过高压泵给喷头送水减少了装置的负重,便于推动装置前进,通过进药口上阀门的设置,可以控制药液的滴入速度,使得喷头喷洒的药液浓度不会过高或者过低。

作为改进,所述底板下方连接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内转动连接设有滚轮,所述固定片内顶部连接设有刮片,所述刮片端部靠近滚轮设置,通过刮片刮去滚轮上的泥土,使得前行更加容易。

作为改进,所述控制板连接控制转动电机一、转动电机二、高压泵,通过控制板可以一体化控制装置,简单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盖板底部对应进水口螺纹连接设有滤网,所述进水口顶部连接设有夹紧环,所述夹紧环一侧连接设有螺栓,通过拧动螺栓使得夹紧环将水管固定在进水口内。

作为改进,所述进药口顶部连接设有进液槽,所诉进液槽下方设有阀门,通过阀门控制药液的流速,使得搅拌仓内的药液浓度均匀维持。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中国台湾山苏种植用浇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底板,2、支撑片,3、滚轮,4、支撑柱,5、控制板,6、搅拌仓,7、盖板,8、进水口,9、进药口,10、保护罩一,11、转动电机一,12、转动轴,13、密封件,14、高压泵,15、连接环,16、送水管,17、支撑台,18、保护罩二,19、转动电机二,20、转动轴二,21、不完整齿轮,22、外壳,23、齿条,24、支撑杆,25、喷头,26、固定片,27、刮片,28、滤网,29、夹紧环,30、螺栓,31、进液槽,32、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2所示,一种中国台湾山苏种植用浇灌装置,包括底板1和设于底板1上的支撑片2,所述底板1下方连接设有滚轮3,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连接设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另一端连接设有把手,所述支撑柱4靠近把手连接设有控制板5,所述底板1上靠近支撑柱4连接设有搅拌仓6,所述搅拌仓6顶部铰接设有盖板7,所述盖板7顶部连接设有进水口8,所述盖板7顶部靠近进水口8连接设有进药口9,所述搅拌仓6底部一侧连接设有保护罩一10,所述保护罩一10内连接设有转动电机一11,所述转动电机一1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设有贯穿搅拌仓6侧壁的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与搅拌仓6连接处设有密封件13,所述搅拌仓6内远离转动轴12连接设有高压泵14,所述高压泵14的输出端贯穿搅拌仓6侧壁连接设有连接环15,所述连接环15内连接设有送水管16,所述底板1上位于搅拌仓6和支撑片2之间连接设有支撑台17,所述支撑台17上连接设有保护罩二18,所述保护罩二18内连接设有转动电机二19,所述转动电机二19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设有贯穿保护罩二18侧壁的转动轴二20,所述转动轴二20另一端连接设有不完整齿轮21,所述不完整齿轮21外套接设有外壳22,所述外壳22内侧壁对应不完整齿轮21连接设有齿条23,所述外壳22两端外侧壁连接设有支撑杆24,所述支撑杆24贯穿支撑片2连接设有喷头25,所述喷头25的进水端与送水管16相连。

所述底板1下方连接设有固定片26,所述固定片26内转动连接设有滚轮3,所述固定片26内顶部连接设有刮片27,所述刮片27端部靠近滚轮3设置,刮片27方便将滚轮3上的泥土挂掉,所述控制板5连接控制转动电机一11、转动电机二19、高压泵14,通过控制板5一体化控制,方便操作,所述盖板7底部对应进水口8螺纹连接设有滤网28,所述进水口8顶部连接设有夹紧环29,所述夹紧环29一侧连接设有螺栓30,通过夹紧环29可以将水管固定在进水口8内,所述进药口9顶部连接设有进液槽31,所诉进液槽31下方设有阀门32,通过阀门32控制药物流速,控制搅拌仓6内液体浓度。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喷头25的角度,然后将水管插入进水口8内,通过拧动螺栓30使夹紧环29固定水管,防止脱落,同时可根据需要将药液到入进液槽31此时开通水管使得水流进入搅拌仓6,通过阀门32控制药液滴落速度,使得药液同样进入搅拌仓6,通过控制板5开动转动电机一11搅拌混匀水与药液,推动前进时通过控制板开动高压泵14与转动电机二19使得喷头25开始工作,支撑杆24水平移动,增大喷头25灌溉面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国台湾山苏种植用浇灌装置,包括底板(1)和设于底板上的支撑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方连接设有滚轮(3),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连接设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另一端连接设有把手,所述支撑柱(4)靠近把手连接设有控制板(5),所述底板(1)上靠近支撑柱(4)连接设有搅拌仓(6),所述搅拌仓(6)顶部铰接设有盖板(7),所述盖板(7)顶部连接设有进水口(8),所述盖板(7)顶部靠近进水口(8)连接设有进药口(9),所述搅拌仓(6)底部一侧连接设有保护罩一(10),所述保护罩一(10)内连接设有转动电机一(11),所述转动电机一(1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设有贯穿搅拌仓(6)侧壁的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与搅拌仓(6)连接处设有密封件(13),所述搅拌仓(6)内远离转动轴(12)连接设有高压泵(14),所述高压泵(14)的输出端贯穿搅拌仓(6)侧壁连接设有连接环(15),所述连接环(15)内连接设有送水管(16),所述底板(1)上位于搅拌仓(6)和支撑片(2)之间连接设有支撑台(17),所述支撑台(17)上连接设有保护罩二(18),所述保护罩二(18)内连接设有转动电机二(19),所述转动电机二(19)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设有贯穿保护罩二(18)侧壁的转动轴二(20),所述转动轴二(20)另一端连接设有不完整齿轮(21),所述不完整齿轮(21)外套接设有外壳(22),所述外壳(22)内侧壁对应不完整齿轮(21)连接设有齿条(23),所述外壳(22)两端外侧壁连接设有支撑杆(24),所述支撑杆(24)贯穿支撑片(2)连接设有喷头(25),所述喷头(25)的进水端与送水管(1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国台湾山苏种植用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方连接设有固定片(26),所述固定片(26)内转动连接设有滚轮(3),所述固定片(26)内顶部连接设有刮片(27),所述刮片(27)端部靠近滚轮(3)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国台湾山苏种植用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5)连接控制转动电机一(11)、转动电机二(19)、高压泵(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国台湾山苏种植用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底部对应进水口(8)螺纹连接设有滤网(28),所述进水口(8)顶部连接设有夹紧环(29),所述夹紧环(29)一侧连接设有螺栓(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国台湾山苏种植用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药口(9)顶部连接设有进液槽(31),所诉进液槽(31)下方设有阀门(3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国台湾山苏种植用浇灌装置,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的支撑片,所述底板下方连接设有滚轮,所述底板顶部一侧连接设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另一端连接设有把手,所述支撑柱靠近把手连接设有控制板,所述底板上靠近支撑柱连接设有搅拌仓,所述搅拌仓顶部铰接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部连接设有进水口,所述盖板顶部靠近进水口连接设有进药口,所述搅拌仓底部一侧连接设有保护罩一,所述保护罩一内连接设有转动电机一,所述转动电机一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设有贯穿搅拌仓侧壁的转动轴。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节省时间精力,便于全方位浇灌的一种中国台湾山苏种植用浇灌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阳;陈秀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台恒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7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