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月季栽培装置

文档序号:26619977发布日期:2021-09-11 01:0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月季栽培装置
一种月季栽培装置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月季植株生长的栽培装置。
3.

背景技术:

4.月季(学名rosa chinensis jacq.)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蔷薇科、蔷薇属,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既是观赏植物,也可作药用植物,广泛地用于园林栽培。月季是喜水肥的花卉,夏季耗水量大,种植于花盆中的月季,如果不及时浇水,月季生长会受到抑制,甚至会叶、茎枯黄。在现有技术中,滴灌常应用于浇灌大面积盆栽月季,但滴灌系统也存在缺点,如使用中有堵塞滴头的风险。在月季种植过程中,通风不良会加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其生长,降低其观赏性,故需要一种新的栽培装置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
5.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月季栽培装置,该栽培装置包含栽培筒、环形管、喷水孔、进水孔。所述栽培装置为塑料材质,栽培筒高为20

50 cm,内径为15

35 cm,圆筒形,包含外壁、内壁双层,内外壁间距为0.5

1 cm,两壁间为密闭空隙,有利于保温;内壁近下端为斜面,内壁底端与外壁底端相连,栽培筒无底面,下端插入土中。栽培筒壁上端固定设置管壁内径为3

6 cm的闭合环形管,在接近环形管下底面内壁上均匀分布6

12个内径为0.2

0.4 cm的喷水孔,环形管顶上部设有一个内径为1

1.5 cm的进水孔。
7.本实用新型的栽培装置不限制月季主根系向地下生长,吸取水分和养分,利于植株健壮生长,且有利于保水保肥和保温;通过喷水孔喷洒水分,可以减少人力;相对于地栽,增强植株通风透气性,进而减少病虫害;而且移苗相对容易,移栽的月季苗易成活。
8.附图说明:
9.图1:栽培装置的结构简图
10.其中:1为栽培筒,2为环形管,3为喷水孔,4为进水孔
11.具体实施方式:
12.如图1所示, 该栽培装置包含栽培筒(1)、环形管(2)、喷水孔(3)、进水孔(4)。所述栽培装置为塑料材质,栽培筒(1)高为20

50 cm,内径为15

35 cm,圆筒形,包含外壁、内壁双层,内外壁间距为0.5

1 cm,两壁间为密闭空隙;内壁近下端为斜面,在底端与外壁相连,栽培筒(1)无底面。栽培筒(1)壁上端固定设置管壁内径为3

6 cm的闭合环形管(2),在接近环形管(2)下底面内壁上均匀分布6

12个内径为0.2

0.4 cm的喷水孔(3),环形管(2)顶上部设有一个内径为1

1.5 cm的进水孔(4)。栽培筒(1)双层壁有利于保温。在田地中松土15

20 cm,将栽培装置下端插入土中,深为5

10 cm,将装置周围的土压实,使装置固定。栽培筒(1)内加入少量底肥如复合肥、有机肥等和一层陶粒,然后将配置的基质填入栽培筒(1),填入量约为筒体积的一半,栽种月季,填入基质达到栽培筒(1)的近上端,在基质上面铺上1

2 cm粉碎的松树皮。连接于注水口的进水软管另一端连接于环形管(2)的进水孔(4)中,环形管(2)可用来短暂储存液体,并通过喷水孔(3)将液体喷洒在栽培筒(1)基质表层的松树皮上,然后渗入基质中。移栽月季植株时,在栽培装置周围,用铲挖土深度约为15

20 cm。


技术特征:
1.一种月季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栽培筒(1)、环形管(2)、喷水孔(3)、进水孔(4);所述栽培装置为塑料材质,栽培筒(1)高为20

50 cm,内径为15

35 cm,圆筒形,包含外壁、内壁双层,内外壁间距为0.5

1 cm,两壁间为密闭空隙,内壁近下端为斜面,内壁底端与外壁底端相连,栽培筒(1)无底面;栽培筒(1)的壁上端固定设置管壁内径为3

6 cm的闭合环形管(2),在接近环形管(2)下底面内壁上均匀分布6

12个内径为0.2

0.4cm的喷水孔(3),环形管(2)顶上部设有一个内径为1

1.5 cm的进水孔(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月季苗生长的栽培装置,包含栽培筒(1)、环形管(2)、喷水孔(3)、进水孔(4)。该栽培装置不限制月季主根系向地下生长,吸取水分和养分,且有利于保水保肥和保温;该栽培装置可以节水,减少人力浇灌;相对于地栽,增强植株通风透气性,进而减少病虫害;而且移苗相对容易,且苗易成活。且苗易成活。且苗易成活。


技术研发人员:宣云 陈竹 史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9/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