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施辣椒连作生产的土壤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854845发布日期:2021-07-13 16:07阅读: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施辣椒连作生产的土壤修复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辣椒(capsicum.annuml.)属茄科辣椒属,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也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种类之一,据统计目前全国辣椒种植面积约3000万亩,占蔬菜种植面积12%以上,在保证中国蔬菜周年供应中起重要作用。设施辣椒以其反季节市场需求大,效益高的特点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主要形成秋冬茬长季节栽培,春提早栽培和秋延后栽培三种设施栽培模式,设施辣椒种植面积扩大的同时,由于地方区域特色主导,种植基地的集约化、规模化、北方秋冬茬所需日光温室大棚成本较高、土地有限等因素,致使设施辣椒栽培难以充分轮作换茬,经常以连作方式种植导致辣椒移栽后成活率低,植株生长受抑制,病害逐渐加重最终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的现象日趋严重。

连作导致的减产降质原因错综复杂,其中重要因素就是土壤生物退化和植物自毒作用,归根到底是土壤与作物两个系统内部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表现。目前人们在辣椒生产上通常选用抗病品种、嫁接苗、土壤消毒、化学农药防治等技术来应对连作生产中带来的问题,但由于抗病品种的抗病的有限性、土壤消毒和化学农药防效差、成本高、污染环境等因素导致这些措施在辣椒连作生产上收效甚微。轮作是应用较为广泛且效果显著的一种方法,但辣椒一般要3年以上的轮作才能有效,对于目前辣椒生产基地的区域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特点,辣椒生产上无法实行严格的轮作制作,不可避免的连作种植,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修复土壤物理性状的不良、调整土壤微生物的变化、清洁土壤环境来保障作物的持续优质高产,是解决辣椒连作缺陷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设施辣椒基地连作生产中设施内土壤修复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种设施辣椒连作生产的土壤修复方法,该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对连作的土壤进行修复以保障辣椒的持续优质高产,并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技术方案

一种设施辣椒连作生产的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洁田园:上一茬辣椒于5月底采收结束后,清除植株上剩余果实,清除田间地膜,将植株上的吊绳解下盘好;

(2)粉碎秸秆:将辣椒秸秆在设施内就地粉碎原位还田;

(3)施有机肥:将农家腐熟的有机肥均匀的撒在秸秆和土壤表面;

(4)施微生物菌剂:均匀的撒入微生物菌剂,然后用旋耕机旋耕;

(5)灌水闷棚:6月上旬,往棚内灌水后,放下棚膜并关闭通风口,进行闷棚;

(6)晒垡整地:经过2~3个星期的密闭闷棚后,打开大棚的通风口晒垡土壤,待机械可以入田时,撒入复合肥(15-15-15)旋耕土壤整地做畦,准备下一茬辣椒定植。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辣椒秸秆粉碎后粒度≤1cm。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农家腐熟的有机肥的用量为:每667m2施农家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kg。

进一步,步骤(4)中,微生物菌剂的用量为每亩20~25kg。所述微生物菌剂为微生物土壤改良菌剂,市购即可。例如,寿光汇联智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秸田宝微生物土壤改良菌剂,其有效活性菌数≥10亿/克。

进一步,步骤(4)中,旋耕深度≥20cm。

进一步,步骤(5)中,所述灌水的方式为漫灌,以土壤完全泡湿,土壤表面水位≤1cm为宜。

进一步,步骤(6)中,所述复合肥(15-15-15)用量为每亩30kg~40k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施辣椒连作生产的土壤修复方法,利用每年6-7月棚内灌水后的高温和高湿的外部环境,结合利用土壤微生物菌在高温潮湿的条件下会快速繁殖的特性,抑制或杀死土壤中的病原体和有害虫卵,同时土壤微生物菌还会将粉碎的辣椒秸秆和农家有机肥充分发酵,在减少大棚秸秆清运量的同时又生成了优质的有机肥,可在短时间内活化土壤解除板结,增加土壤内有益菌群和清洁土壤环境,促进植物根系发达,为辣椒持续优质高产提供保障,本发明具有修复效果好、效益高、环境友好的优点,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以下实施案例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菌剂是秸田宝微生物土壤改良菌剂,寿光汇联智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设施辣椒连作生产的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洁田园:上一茬辣椒于5月30日采收结束后,6月1日开始清除植株上剩余果实,清除田间地膜,将植株上的吊绳解下盘好,田间清洁工作于6月3日结束;

(2)粉碎秸秆:6月4日用大棚蔬菜秸秆专用还田机,将辣椒秸秆在设施内就地粉碎原位还田,秸秆粉碎后粒度≤1cm;

(3)施有机肥:6月5日,按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鸡粪3500kg的用量,将有机肥均匀的撒在秸秆和土壤表面;

(4)施微生物菌剂:6月5日,待撒入有机肥后,按每亩25kg的用量均匀的撒入微生物菌剂,然后用旋耕机旋耕,旋耕深度为20cm;

(5)灌水闷棚:6月6日,用漫灌的方式往棚内灌水,将土壤完全泡湿,当水位高于土壤表面水位1cm时停止灌水,放下棚膜并关闭通风口,进行闷棚;

(6)晒垡整地:6月30日结束闷棚,打开大棚的通风口晒垡土壤,7月16日,待机械可以入田时,每亩施复合肥(15-15-15)30kg~40kg,旋耕土壤整地做畦,准备下一茬辣椒定植。

将长至6叶一心的汉丰一号辣椒苗,按株行距50cm×60cm在修复土壤上定植,辣椒苗成活率达95%,平均产量3100kg/亩;在已经种过一茬辣椒的设施内未采用本发明修复土壤,定植6叶一心的汉丰一号辣椒苗,辣椒苗成活率达80%,产量下降15%。



技术特征:

1.一种设施辣椒连作生产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洁田园:上一茬辣椒于5月底采收结束后,清除植株上剩余果实,清除田间地膜,将植株上的吊绳解下盘好;

(2)粉碎秸秆:将辣椒秸秆在设施内就地粉碎原位还田;

(3)施有机肥:将农家腐熟的有机肥均匀的撒在秸秆和土壤表面;

(4)施微生物菌剂:均匀的撒入微生物菌剂,然后用旋耕机旋耕;

(5)灌水闷棚:6月上旬,往棚内灌水后,放下棚膜并关闭通风口,进行闷棚;

(6)晒垡整地:经过2~3个星期的密闭闷棚后,打开大棚的通风口晒垡土壤,待机械可以入田时,撒入复合肥(15-15-15)旋耕土壤整地做畦,准备下一茬辣椒定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施辣椒连作生产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辣椒秸秆粉碎后粒度≤1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施辣椒连作生产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农家腐熟的有机肥的用量为:每667m2施农家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kg。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施辣椒连作生产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微生物菌剂的用量为每亩20~25k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施辣椒连作生产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旋耕深度≥20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施辣椒连作生产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灌水的方式为漫灌,以土壤完全泡湿,土壤表面水位≤1cm为宜。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设施辣椒连作生产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复合肥(15-15-15)用量为每亩30kg~40kg。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施辣椒连作生产的土壤修复方法,包括清洁田园、粉碎秸秆、施有机肥、施微生物菌剂、灌水闷棚和晒垡整地等步骤。本发明利用每年6‑7月棚内灌水后的高温和高湿的外部环境,结合利用土壤微生物菌在高温潮湿的条件下会快速繁殖的特性,抑制或杀死土壤中的病原体和有害虫卵,同时土壤微生物菌还会将粉碎的辣椒秸秆和农家有机肥充分发酵,在减少大棚秸秆清运量的同时又生成了优质的有机肥,可在短时间内活化土壤解除板结,增加土壤内有益菌群和清洁土壤环境,促进植物根系发达,为辣椒持续优质高产提供保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辣椒连作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具有修复效果好、效益高、环境友好的优点,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郑佳秋;万红建;吴永成;王薇薇;梅燚;王述彬;陈长军;祖艳侠;刘哲;沈峰;张丽娜;冯汝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5.10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