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联排禽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56273发布日期:2021-09-08 00:55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联排禽舍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畜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的联排禽舍。


背景技术:

2.目前养殖用地的审批难度越来越大,充分利用土地是大趋势。目前禽舍之间的间隔大约是高度的三倍,是一种非常大浪费。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若将禽舍之间的间隔趋零即禽舍并排建设,就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但这有带来需要解决通风防疫的问题。
3.为解决此问题,公开号cn20564862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提供冬季均匀进风的联排节能畜禽舍,它包括有纵向联栋排列的畜禽舍,畜禽舍横向中间设置有高于畜禽舍的通道间;通道间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大进风窗,畜禽舍上方设置有天沟,天沟两侧均匀设置有小进风窗;畜禽舍外侧墙体上设置有可将污浊空气抽出的风机,畜禽舍内侧与通道间相连的墙体上设置有用于降温的湿帘。但由于湿帘位于禽舍的一端,开启时温度骤降,给前端的家禽造成冷应激。同时由于天沟间距很小,天沟两侧均匀设置的进风窗很容易是相邻的禽舍内的空气产生交叉污染,不利于禽病防治。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保证通风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改进的联排禽舍,说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这一种改进的联排禽舍,包括多栋禽舍,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相邻的禽舍共用一面侧墙,每个禽舍只有一面山墙,山墙外侧安装抽出该禽舍内污浊空气的风机,无山墙的一面连接通道间,通道间与禽舍连接处构筑高出禽舍屋脊的骑马墙,的另一面山墙外侧安装与多个禽舍一一对应的用于降温的第一湿帘,通道间内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对应每个禽舍的隔间;每个禽舍的屋顶上构筑与其相通、一端直抵禽舍山墙、一端直通骑马墙的气楼;通道间与外界、隔间与隔间之间通过常闭门相通。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相邻的禽舍共用一面侧墙,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保温性能,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使用湿帘降温时,一部分从顶部的气楼进入、另一部分从通道间山墙进入,靠近湿帘一端虽然温度低但风速低,远离湿帘一端虽然温度高但风速也高,这样对整个禽舍的家禽来说,体感基本差不多,因此不会对局部家禽造成冷应激;同时空气在禽舍沿纵向方向流动,不存在通风死角和冷流短路。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7.图2是本发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8.图3是图2中a

a处的剖视图。
9.图4是图2中b

b处的剖视图及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实施例1,如图所示的一种改进的联排禽舍,包括多栋禽舍1,相邻的禽舍1共用一面侧墙2,每个禽舍只有一面山墙,山墙外侧安装抽出该禽舍内污浊空气的风机3,无山墙的一面连接通道间4,通道间4与禽舍1连接处构筑高出禽舍屋脊的骑马墙10,的另一面山墙外侧安装与多个禽舍一一对应的用于降温的第一湿帘5,通道间4内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对应每个禽舍的隔间6;每个禽舍1的屋顶上构筑与其相通、一端直抵禽舍山墙、一端直通骑马墙10的气楼7;通道间与外界、隔间与隔间之间通过常闭门16相通。第一湿帘5分为可单独开启的上段和下段。
11.本实施例相邻的禽舍共用一面侧墙,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保温性能,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使用湿帘降温时,一部分从顶部的气楼进入、另一部分从通道间山墙进入,靠近湿帘一端虽然温度低但风速低,远离湿帘一端虽然温度高但风速也高,这样对整个禽舍的家禽来说,体感基本差不多,因此不会对局部家禽造成冷应激;同时空气在禽舍沿纵向方向流动,不存在通风死角和冷流短路。。
12.本实施例通道间与外界、隔间与隔间之间都通过常闭门16相对封闭,因此各个禽舍之间相对独立,空气不相互交流,避免交叉感染,有利于防疫。
13.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禽舍1与气楼7相通的脊梁处人字形均匀铰设保温板11,每个保温板11连接一个拉绳12,通过拉绳12可单独控制每个保温板11与禽舍1的屋面的开、合及开合的幅度。
14.本实施例可以根据分设在禽舍各处的温度探头的数据,分段控制不同位置保温板11的开、合及开合的幅度,能够调控禽舍各处的进风量,从而精准调控禽舍各处的空气的流速和温湿度。
15.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每个气楼7的两面侧墙上均匀设置能单独开合的换气窗8,靠近通道间4的一个或多个换气窗8上安装第二湿帘9。
16.本实施例可实现在夏季纵向通风时,换气窗8全部关闭,空气经由第一湿帘的上段和下段进入,从顶部的第二湿帘进入,均匀分布至禽舍,给家禽提供新鲜空气和带走多余的热量。晚春和早秋季节使用过渡和较小通风模式,空气经由半幅第一湿帘,即第一湿帘的上段或下段进入,从顶部的第二湿帘进入,均匀分布至禽舍,给家禽提供新鲜空气和带走多余的热量,仲春和仲秋季节,第一湿帘关闭,空气经由第二湿帘进入,均匀分布散落至禽舍,给家禽提供新鲜空气和带走多余的热量,冬季关闭所有湿帘,空气经由通过一个或几个换气窗进入,均匀分布散落至禽舍,最小通风,给家禽提供新鲜空气。湿帘的使用原则为先使用第二湿帘、再使用第一湿帘的上段、再使用第一湿帘的下段。
17.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在禽舍1内、禽舍1与气楼7的相通处安装风箱14,风箱14的底板上安装空气滤网13。禽舍1内、禽舍1与气楼7的相通处安装热水管道15。
18.本实施例的风箱14及空气滤网13能够使空气得以缓冲、混合,分散更均匀、洁净。热水管道15位于屋顶边缘与保温板结合处,可以在冬季使用时防止保温板结冰并预热风箱14中的空气,防止禽只产生冷应激。
1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或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
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联排禽舍,包括多栋禽舍(1),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禽舍(1)共用一面侧墙(2),每个禽舍只有一面山墙,山墙外侧安装抽出该禽舍内污浊空气的风机(3),无山墙的一面连接通道间(4),通道间(4)与禽舍(1)连接处构筑高出禽舍屋脊的骑马墙(10),的另一面山墙外侧安装与多个禽舍一一对应的用于降温的第一湿帘(5),通道间(4)内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对应每个禽舍的隔间(6);每个禽舍(1)的屋顶上构筑与其相通、一端直抵禽舍山墙、一端直通骑马墙(10)的气楼(7);通道间与外界、隔间与隔间之间通过常闭门(16)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联排禽舍,其特征在于:禽舍(1)与气楼(7)相通的脊梁处人字形均匀铰设保温板(11),每个保温板(11)连接一个拉绳(12),通过拉绳(12)可单独控制每个保温板(11)与禽舍(1)的屋面的开、合及开合的幅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联排禽舍,其特征在于:每个气楼(7)的两面侧墙上均匀设置能单独开合的换气窗(8),靠近通道间(4)的一个或多个换气窗(8)上安装第二湿帘(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联排禽舍,其特征在于:第一湿帘(5)分为可单独开启的上段和下段。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联排禽舍,其特征在于:禽舍(1)内、禽舍(1)与气楼(7)的相通处安装风箱(14),风箱(14)的底板上安装空气滤网(13)。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联排禽舍,其特征在于:禽舍(1)内、禽舍(1)与气楼(7)的相通处安装两根热水管道(15)。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畜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的联排禽舍,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相邻的禽舍共用一面侧墙,每个禽舍只有一面山墙,山墙外侧安装抽出该禽舍内污浊空气的风机,无山墙的一面连接通道间,通道间与禽舍连接处构筑高出禽舍屋脊的骑马墙,的另一面山墙外侧安装与多个禽舍一一对应的用于降温的第一湿帘,通道间内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对应每个禽舍的隔间;每个禽舍的屋顶上构筑与其相通、一端直抵禽舍山墙、一端直通骑马墙的气楼;通道间与外界、隔间与隔间之间通过常闭门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保温性能,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高了土地利用率。高了土地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郭玲 相恒杨 徐友祎 冷建卫 杨以月 储爱国 邢大勇 王树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大牧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2
技术公布日:2021/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