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引诱红火蚁的捕捉装置

文档序号:27336827发布日期:2021-11-10 02:2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引诱红火蚁的捕捉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捕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引诱红火蚁的捕捉装置。


背景技术:

2.红火蚁是世界上100种最有威胁的入侵生物之一,主要入侵草坪、绿化带、苗圃、高尔夫球场、荒地、田埂、河岸、电线杆基部、堤坝、学校、房屋墙角以及盆栽植物、垃圾堆、肥料等地,能严重破坏生态,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中的大敌。而且红火蚁对人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它腹部末端的螫针会叮螫人的皮肤,并注入毒液,使人产生疼痛感,出现红肿小脓疱,有的会过敏而休克,甚至死亡。
3.现有的防治方法主要是采用饵剂、粉剂和灌巢三种施药方法,对红火蚁进行施药。但所用药剂为直接施用,一旦遇到下雨、刮大风或烈日等情形,很容易对药剂造成冲刷、吹散及降解等问题,这样农户需反复施药,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同时且不能完全控制红火蚁,从而导致红火蚁进行迁移后,造成二次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捕捉红火蚁且避免了将药剂直接施入野外地面的用于引诱红火蚁的捕捉装置。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用于引诱红火蚁的捕捉装置,它包括瓶身、设置在该瓶身上方的瓶口和能够在该瓶口上通过螺纹旋紧的瓶盖,所述瓶口内表面和瓶盖内表面均为光滑面,所述瓶盖上设有多个孔洞,所述瓶盖上方通过支杆设有保护盖,所述瓶身底部的内侧设有放置槽,所述瓶身底部的外侧设有用于插入地面中的尖端。
7.本装置的保护盖呈伞形结构。
8.本装置的放置槽内放置有多个毒饵。
9.本装置的瓶身底部的外侧通过粘胶与尖端粘合固定。
10.本装置的尖端为钉子。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瓶身内的放置槽中放置多个毒饵,待红火蚁从具有孔洞的瓶盖爬入后,对其进行诱杀,其中瓶盖和瓶口的内表面均为光滑面,红火蚁爬入后,难以爬出来或者攀附在瓶身内壁上,最后跌入瓶身底部内侧的放置槽中,食用毒饵死亡,这样可以快速诱杀红火蚁,防止迁移;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瓶盖上方设置具有伞形结构的保护盖,可以遮挡风雨、阳光等,防止风雨、阳光等通过瓶盖上的孔洞对瓶身内放置的毒饵进行浸湿、吹散及降解,有利于提高防治红火蚁的效率;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瓶身底部设置用于插入地面中的尖端,便于将放置毒饵的本捕捉装置插入到野外中,这样避免了将毒饵直接施入野外而造成的无效降解及环境污染
现象,使农户无需反复施药,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瓶身;2、瓶口;3、瓶盖;4、孔洞;5、保护盖;6、放置槽;7、尖端。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瓶身1、设置在该瓶身1上方的瓶口2和能够在该瓶口2上通过螺纹旋紧的瓶盖3,其中瓶口2内表面和瓶盖3内表面均为光滑面,使红火蚁爬入瓶身1后,难以爬出来或者攀附在瓶身1的内壁上,最后跌入瓶身1底部。
19.所述瓶盖3上设有多个孔洞4,便于红火蚁通过孔洞4爬入瓶身1内;该瓶盖3上方通过支杆设有呈伞形结构的保护盖5,其中支杆固定在瓶盖3上,使得保护盖5完全遮挡住风雨、阳光等通过孔洞4对瓶身1内放置的毒饵进行浸湿、吹散及降解,从而延长毒饵的药效,提高防治红火蚁的效率。
20.所述瓶身1底部的内侧设有放置槽6,其中放置槽6内放置有多个毒饵,毒饵可选为用于诱杀红火蚁的毒死蜱或高效氯氰菊酯药剂,这些药剂会散发出红火蚁喜欢的气味,引诱红火蚁从巢穴内爬出,并顺着气味爬入瓶身1内进行食用,食用后即可死亡。
21.所述瓶身1底部的外侧设有用于插入地面中的尖端7,其中瓶身1底部的外侧通过粘胶与尖端7粘合固定,尖端7为钉子,以方便将放置毒饵的本捕捉装置插入到野外地面中,这样避免了将毒饵直接施入野外地面而造成的无效降解及环境污染等现象。
2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23.先在瓶身1底部内侧的放置槽6中放置可诱杀红火蚁的毒饵,放置完成后,将具有保护盖5的瓶盖3旋紧在瓶身1上方的瓶口2上,从而组装成红火蚁的捕捉装置,接着通过瓶身1底部外侧的尖端7将捕捉装置插入到野外地面中,开始对红火蚁进行诱杀。
24.在诱杀的过程中,由于瓶口2内表面和瓶盖3内表面均为光滑面,红火蚁顺着毒饵散发的气味通过瓶盖3上的孔洞4爬入瓶身1内,红火蚁进入瓶身1内后,难以爬出,最后跌落到瓶身1底部内侧的放置槽6中,食用毒饵死亡。
25.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其它未说明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引诱红火蚁的捕捉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瓶身(1)、设置在该瓶身(1)上方的瓶口(2)和能够在该瓶口(2)上通过螺纹旋紧的瓶盖(3),所述瓶口(2)内表面和瓶盖(3)内表面均为光滑面,所述瓶盖(3)上设有多个孔洞(4),所述瓶盖(3)上方通过支杆设有保护盖(5),所述瓶身(1)底部的内侧设有放置槽(6),所述瓶身(1)底部的外侧设有用于插入地面中的尖端(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引诱红火蚁的捕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保护盖(5)呈伞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引诱红火蚁的捕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放置槽(6)内放置有多个毒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引诱红火蚁的捕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瓶身(1)底部的外侧通过粘胶与尖端(7)粘合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引诱红火蚁的捕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尖端(7)为钉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引诱红火蚁的捕捉装置,它包括瓶身、设置在该瓶身上方的瓶口和能够在该瓶口上通过螺纹旋紧的瓶盖,所述瓶口内表面和瓶盖内表面均为光滑面,所述瓶盖上设有多个孔洞,所述瓶盖上方通过支杆设有保护盖,所述瓶身底部的内侧设有放置槽,所述瓶身底部的外侧设有用于插入地面中的尖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瓶盖上方设置的保护盖以及瓶身底部外侧设置的尖端,使放置毒饵的捕捉装置插入到野外地面中,这样避免了将毒饵直接施入野外地面而造成的无效降解及环境污染现象,同时,保护盖可防止风雨、阳光等通过瓶盖上的孔洞对瓶身内放置的毒饵进行浸湿、吹散及降解,有利于提高防治红火蚁的效率。有利于提高防治红火蚁的效率。有利于提高防治红火蚁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美 喻国辉 钱应俊 叶滔 蒋锋 刘光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1.14
技术公布日:2021/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