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芝栽培用木椴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6956发布日期:2021-12-12 21:30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灵芝栽培用木椴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灵芝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灵芝栽培用木椴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2.灵芝是一种名贵的大型药食两用真菌,灵芝孢子是灵芝生长成熟期从菌盖弹射出来极其细小的孢子,为灵芝的生殖细胞,具有灵芝的全部遗传活性物质。在灵芝栽培时,需要使用到较多的木椴,作为灵芝的培养原料,一般选用阔叶林树木,一般灵芝培养需要提前一至两个月对树木进行砍伐,在熟化消毒的当天或前一天进行切断,长度一般为30cm。需要注意的是,木椴在套袋使用前,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在使用时吸收菌种套袋内的水分,造成套袋内干燥,影响灵芝菌种的发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灵芝栽培用木椴加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芝栽培用木椴加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一种灵芝栽培用木椴加湿装置,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上端对称开设有四个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下端的储液罐内安装有木椴存放筒,木椴存放筒内用于放置木椴,所述木椴存放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开口槽的上端安装有拦挡罩,所述拦挡罩的开口朝外,所述拦挡罩的上表面中心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安装有压板,转动螺纹杆能够带动压板上下移动;所述拦挡罩的上端内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穿插有长连接杆,所述长连接杆的下端穿过开口槽插至木椴存放筒内底部,所述长连接杆的下端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底孔;所述储液罐的上端侧面安装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外端螺接有第二管盖,所述储液罐的下端侧面安装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外端螺接有第一管盖。
5.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和长连接杆的上端套设有橡胶套,便于螺纹杆和长连接杆的使用。
6.优选的,所述木椴存放筒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底孔,第一底孔用于将木椴存放筒内的杂质排出。
7.优选的,所述储液罐的下端侧面对称安装有两个排液管,两个排液管之间可以形成单向水流,用于将储液罐底部的杂质排出。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在浸泡木椴时,将多个木椴分别通过拦挡罩的开口放入四个木椴存放筒内,充分利用储液罐的空间,再通过注液管向储液罐内注满水,最后转动螺纹杆,通过螺纹杆带动压板向下移动,将木椴压入水中,使木椴全部浸入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木椴的湿度有效提高;
10.在使用时,转动螺纹杆使压板抬起,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木椴会浮起,使用者通过拦挡罩将木椴取出使用;如果木椴湿度过大无法浮起,则可以拉动长连接杆,通过木椴存放
筒底部的底板将木椴抬起,再通过拦挡罩取出使用;
11.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取下第一管盖,使储液罐内的水液和杂质通过排液管排出;也可以将底部的两个排液管分别与供水端和排水端连接,使储液罐内底部的杂质被冲洗出。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14.图中:1、储液罐,101、开口槽,2、木椴存放筒,201、第一通孔,202、第一底孔,3、螺纹杆,4、拦挡罩,401、螺纹通孔,402、第二通孔,5、长连接杆,6、底板,601、第二底孔,7、压板,8、橡胶套,9、排液管,10、第一管盖,11、注液管,12、第二管盖。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参见图1

2,一种灵芝栽培用木椴加湿装置,包括储液罐1,所述储液罐1的上端对称开设有四个开口槽101,所述开口槽101下端的储液罐1内安装有木椴存放筒2,木椴存放筒2内用于放置木椴,所述木椴存放筒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201,所述木椴存放筒2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底孔202,第一底孔202用于将木椴存放筒2内的杂质排出;所述开口槽101的上端安装有拦挡罩4,所述拦挡罩4的开口朝外,所述拦挡罩4的上表面中心开设有螺纹通孔401,所述螺纹通孔401内螺接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的下端安装有压板7,转动螺纹杆3能够带动压板7上下移动;所述拦挡罩4的上端内侧开设有第二通孔402,所述第二通孔402内穿插有长连接杆5,所述螺纹杆3和长连接杆5的上端套设有橡胶套8,便于螺纹杆3和长连接杆5的使用,所述长连接杆5的下端穿过开口槽101插至木椴存放筒2内底部,所述长连接杆5的下端安装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底孔601;所述储液罐1的上端侧面安装有注液管11,所述注液管11的外端螺接有第二管盖12,所述储液罐1的下端侧面对称安装有两个排液管9,所述排液管9的外端螺接有第一管盖10;在浸泡木椴时,将多个木椴分别通过拦挡罩4的开口放入四个木椴存放筒2内,充分利用储液罐1的空间,再通过注液管11向储液罐1内注满水,最后转动螺纹杆3,通过螺纹杆3带动压板7向下移动,将木椴压入水中,使木椴全部浸入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木椴的湿度有效提高;在使用时,转动螺纹杆3使压板7抬起,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木椴会浮起,使用者通过拦挡罩4将木椴取出使用;如果木椴湿度过大无法浮起,则可以拉动长连接杆5,通过木椴存放筒2底部的底板6将木椴抬起,再通过拦挡罩4取出使用。
17.工作原理:在浸泡木椴时,将多个木椴分别通过拦挡罩4的开口放入四个木椴存放筒2内,充分利用储液罐1的空间,再通过注液管11向储液罐1内注满水,最后转动螺纹杆3,通过螺纹杆3带动压板7向下移动,将木椴压入水中,使木椴全部浸入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木椴的湿度有效提高;
18.在使用时,转动螺纹杆3使压板7抬起,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木椴会浮起,使用者通
过拦挡罩4将木椴取出使用;如果木椴湿度过大无法浮起,则可以拉动长连接杆5,通过木椴存放筒2底部的底板6将木椴抬起,再通过拦挡罩4取出使用。
1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灵芝栽培用木椴加湿装置,包括储液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1)的上端对称开设有四个开口槽(101),所述开口槽(101)下端的储液罐(1)内安装有木椴存放筒(2),所述木椴存放筒(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201),所述开口槽(101)的上端安装有拦挡罩(4),所述拦挡罩(4)的开口朝外,所述拦挡罩(4)的上表面中心开设有螺纹通孔(401),所述螺纹通孔(401)内螺接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的下端安装有压板(7);所述拦挡罩(4)的上端内侧开设有第二通孔(402),所述第二通孔(402)内穿插有长连接杆(5),所述长连接杆(5)的下端穿过开口槽(101)插至木椴存放筒(2)内底部,所述长连接杆(5)的下端安装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底孔(601);所述储液罐(1)的上端侧面安装有注液管(11),所述注液管(11)的外端螺接有第二管盖(12),所述储液罐(1)的下端侧面安装有排液管(9),所述排液管(9)的外端螺接有第一管盖(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栽培用木椴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3)和长连接杆(5)的上端套设有橡胶套(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栽培用木椴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椴存放筒(2)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底孔(2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栽培用木椴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1)的下端侧面对称安装有两个排液管(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灵芝栽培用木椴加湿装置,包括储液罐,储液罐的上端对称开设有四个开口槽,开口槽下端的储液罐内安装有木椴存放筒,木椴存放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开口槽的上端安装有拦挡罩,拦挡罩的开口朝外,储液罐的上端侧面安装有注液管,储液罐的下端侧面安装有排液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浸泡木椴时,将多个木椴分别通过拦挡罩的开口放入四个木椴存放筒内,充分利用储液罐的空间,再通过注液管向储液罐内注满水,使木椴浸入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木椴的湿度有效提高;在使用时,通过拦挡罩取出木椴使用。挡罩取出木椴使用。挡罩取出木椴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赵济川 高英旭 陈罡 庞家举 金俊国 高旭 李艳杰 李昀峰 陈金海 汪成成 陈德辉 魏春雷 刘吉慧 徐海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04.21
技术公布日:2021/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