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钓鱼用立式浮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5797发布日期:2022-01-07 23:45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钓鱼用立式浮漂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用立式浮漂,属于钓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发明人喜欢垂钓,现有的浮漂主要是七星漂和立式梭形浮漂,发明人在垂钓中发现,使用立式浮漂,如果在钓位比较远,或迎光垂钓,或视线不好等多种情况下,都会发生上钩信号不好把握的情况,直接影响鱼获量,也影响垂钓人的心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钓鱼中特别醒目的立式浮漂。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4.一种钓鱼用立式浮漂,包括浮立杆和套接在浮立杆上并能沿立杆长度方向移动的浮漂,在浮立杆的上端设置箭头形状的漂头,箭头与浮立杆连接处的宽度大于浮立杆的直径宽度,浮立杆的下端安装钓鱼线。
5.作为优选,所述浮立杆为圆柱形杆,浮漂为椭圆形或球形,在椭圆形的两个远端之间开通孔或球形沿直径开通孔,浮立杆插入通孔中,且与通孔四周存在间隙。
6.更进一步的,所述浮立杆下端设置为圆锥体,用于连接钓鱼线。
7.原理:由于浮立杆和浮漂在水中时,浮漂始终沿着浮立杆上下移动,且在水中永远浮在水面上,水流对其影响极小,增加了视线程度;由于浮漂在水面上,风力可使浮漂产生移动,但由于浮漂和竖立杆之间有一定的缝隙,每次风力对浮漂产生作用力,传导到竖立杆上,都会因为有缝隙而缓冲掉,而钓鱼线拉动浮立杆的时候,浮立杆的漂头上下动作会非常明显。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浮漂浮在水面上,并以竖立杆上下运动,水流影响极小,视线程度好;浮漂移动对浮立杆的影响小,且浮立杆和浮漂的结构设计,即使钓位比较远或迎光垂钓,都能很好的观察上钩信号,优于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立式浮漂。
附图说明
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入水结构示意图。
12.图中:1、浮立杆,2、浮漂,3、漂头。
具体实施方式
13.如图1、2所示的一种钓鱼用立式浮漂,包括浮立杆1和浮漂2,浮立杆1为圆柱形杆,浮立杆1一端为圆锥体,另一端设置漂头3(堵头),使用时,将浮立杆插入浮漂的通孔中,将鱼线安装在浮立杆1的圆锥体端即可。
14.在浮立杆1的上端设置箭头形状的漂头3,箭头与立杆连接处的宽度大于立杆的直径宽度,不但具有很好的视线效果,还起到堵头的作用;而下端圆锥体的设计,能够方便浮漂2的插入,并且,对于另一端的漂头而言,圆锥体与漂头结构组合形成浮立杆1,与浮漂2发椭圆形或圆形结构配合,浮立杆插入通孔中,而通孔与浮立杆的外径存在间隙,这样,浮立杆和浮漂在水中时,浮漂始终沿着竖立杆上下移动,且在水中永远浮在水面上,水流对其影响极小,增加了视线程度;浮漂在水面上因为风力产生移动,该移动由于浮漂和竖立杆之间有一定的缝隙,每次风力对浮漂产生作用力传导到竖立杆上,都会因为有缝隙而缓冲掉,而钓鱼线拉动浮立杆的时候,浮立杆的漂头上下动作会非常明显。
15.在垂钓,使用本实用新型,即使钓位比较远、迎光垂钓、视线不好,由于浮漂在流水情况下,水流对浮立杆作用面积很小,所以水流对浮漂沿水面的横向作用力很小,不易产生移位,而结构设计更易于视力辨识,上钩信号易于把握,因而,垂钓时能够增加鱼获量,不像目前市面所售浮漂,其入水后有一梭形结构在水中,水流对其作用力大,易产生移位,在钓位比较远、迎光垂钓、视线不好等情况下,垂钓效果差。
1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所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钓鱼用立式浮漂,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立杆和套接在浮立杆上并能沿立杆长度方向移动的浮漂,在浮立杆的上端设置箭头形状的漂头,箭头与浮立杆连接处的宽度大于浮立杆的直径宽度,浮立杆的下端安装钓鱼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立式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立杆为圆柱形杆,浮漂为椭圆形或球形,在椭圆形的两个远端之间开通孔,或球形沿直径开通孔,浮立杆插入通孔中,且与通孔四周存在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钓鱼用立式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立杆下端设置为圆锥体,用于连接钓鱼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钓鱼用立式浮漂,包括浮立杆和套接在浮立杆上并能沿立杆长度方向移动的浮漂,在浮立杆的上端设置箭头形状的漂头,箭头与浮立杆连接处的宽度大于浮立杆的直径宽度,浮立杆的下端安装钓鱼线。本实用新型浮漂浮在水面上,并以竖立杆上下运动,水流影响极小,视线程度好;浮漂移动对浮立杆的影响小,且浮立杆和浮漂的结构设计,即使钓位比较远或迎光垂钓,都能很好的观察上钩信号,优于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立式浮漂。于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立式浮漂。于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立式浮漂。


技术研发人员:郑德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6.10
技术公布日:202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