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节约空间的昆虫养殖盒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97537发布日期:2022-06-14 20:1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节约空间的昆虫养殖盒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养殖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以节约空间的昆虫养殖盒体结构。


背景技术:

2.野生昆虫资源有限,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要,为此,人们研究开发了人工繁育养殖技术来解决昆虫资源不足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昆虫的人工养殖一般采用较粗放的养殖方式,即自然“放养”,这种方法养殖繁育效率低,综合成本往往居高不下。且放养的昆虫随处爬动,活动空间较大,不能合理的利用空间,造成空间的浪费,除此之外,虽然有一些昆虫养殖装置,但是昆虫的活动轨迹受限制,功能简单单一,已经逐渐满足不了人们对昆虫养殖盒体的需求。
3.因此,一种可以节约空间的昆虫养殖盒体结构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以节约空间的昆虫养殖盒体结构,包括昆虫养殖盒本体,所述昆虫养殖盒本体包括第一养殖盒体结构、第二养殖盒体和第三养殖盒体结构,所述第一养殖盒体结构、第二养殖盒体和第三养殖盒体结构首尾依次卡接形成昆虫养殖盒本体,所述昆虫养殖盒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加湿圈,所述加湿圈的内部用于放置水柱,所述第一养殖盒体结构包括若干个独立窝,所述独立窝的前庭通道处设置有封口条。
5.进一步地,所述加湿圈的内部设置有若干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方设置有凸起,其底部设置有与凸起适配的凹槽。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养殖盒体结构、第二养殖盒体和第三养殖盒体结构的结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养殖盒体结构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卡扣,另一端设置有与连接卡扣适配的连接卡槽。
7.进一步地,所述独立窝的一端设置有缺口,另一端设置有巢穴,所述缺口与巢穴联通,所述缺口用于爬到下层独立窝。
8.进一步地,所述封口条上设置有封口件,所述加湿圈上设置有第一齿缺,所述独立窝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齿缺。
9.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加湿圈、封口条和独立窝等多个结构的结合,设计出一款可折叠,节约空间的昆虫养殖盒体结构;上述养殖盒体结构上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缺口,增大了昆虫的活动空间;且昆虫养殖盒体可以堆叠,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对应的层数;加湿圈的内部设置有水柱,可以增加昆虫养殖周围的湿度,同时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各个结构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封口条的设置,用来封缩前庭通道入口大小,防止别的昆虫二次进入独立窝而影响先前已进入独立窝里的昆虫休息。便于拆卸和组装,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建议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以节约空间的昆虫养殖盒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第一养殖盒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2.图3是第一养殖盒体结构的底部示意图;
13.图4是加湿圈的结构示意图。
14.如图所示:1、昆虫养殖盒本体,2、第一养殖盒体结构,3、第二养殖盒体,4、第三养殖盒体结构, 5、加湿圈,6、封口条,7、独立窝,8、第二齿缺,9、放置水柱,10、凸起,11、凹槽,12、连接卡扣, 13、连接卡槽,14、缺口,15、巢穴,16、第一齿缺,17、封口件。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6.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介绍。
17.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一种可以节约空间的昆虫养殖盒体结构,包括昆虫养殖盒本体1,所述昆虫养殖盒本体1包括第一养殖盒体结构2、第二养殖盒体3和第三养殖盒体结构4,所述第一养殖盒体结构2、第二养殖盒体3和第三养殖盒体结构4首尾依次卡接形成昆虫养殖盒本体1,所述昆虫养殖盒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湿圈5,所述加湿圈5的内部用于放置水柱,所述加湿圈5与昆虫养殖盒本体1之间设置有封口条6,所述加湿圈5通过封口条6与昆虫养殖盒本体1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养殖盒体结构2包括若干个独立窝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将多个昆虫养殖盒本体1叠在一起,用于昆虫的养殖,节约了空间;在加湿圈5的内部设置有水柱,可以有效地增加了周围的湿度,同时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将昆虫放置到独立窝7中,昆虫可以沿着缺口14爬到上下层的昆虫养殖盒体中,增加其活动空间,巢穴15的设置,用于作为昆虫的休息区域,空间较大。
18.所述加湿圈5的内部设置有若干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的上方设置有凸起10,其底部设置有与凸起 10适配的凹槽11,采用上述连接柱9的结构,可以将多个昆虫养殖盒本体1叠在一起,连接结构简单,方便增加和去除昆虫养殖盒本体1的数量。
19.所述第一养殖盒体结构2、第二养殖盒体3和第三养殖盒体结构4的结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养殖盒体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卡扣12,另一端设置有与连接卡扣12适配的连接卡槽13,上述多个结构卡接,连接结构简单和稳定,连接够形成圆形昆虫养殖盒本体1。
20.所述独立窝7的一端设置有缺口14,另一端设置有巢穴15,所述缺口14与巢穴15联通,所述缺口 14用于爬到下层独立窝,缺口14便于昆虫上下运动,巢穴15的设置,便于昆虫的休息。
21.所述封口条6上设置有封口件17,所述加湿圈5上设置有第一齿缺16,所述独立窝7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齿缺8,连接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2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将多个昆虫养殖盒本体1堆叠在一起,用于昆虫的养殖,节约了空间;在加湿圈5的内部设置有水柱,可以有效地增加了周围的湿度,同时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将昆虫放置到独立窝7中,昆虫可以沿着缺口14爬到上下层的昆虫养殖盒体中,增加其活动空间,巢穴15的设置,用于作为昆虫的休息区域,空间较大。封口条6的设置,用来封缩前庭通道入口大小,防止别的昆虫二次进入独立窝而影响先前已进入独立窝里的昆虫休息。采用上述连接柱 9的结构,可以将多
个昆虫养殖盒本体1叠在一起,连接结构简单,方便增加和去除昆虫养殖盒本体1的数量。连接卡扣12和连接卡槽13的设计,上述多个结构卡接,连接结构简单和稳定,连接够形成圆形昆虫养殖盒本体1。缺口14便于昆虫上下运动,巢穴15的设置,便于昆虫的休息。加湿圈5通过封口条6 与独立窝7连接,连接结构简单和稳定,实用性较强,建议推广使用。
2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以节约空间的昆虫养殖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昆虫养殖盒本体(1),所述昆虫养殖盒本体(1)包括第一养殖盒体结构(2)、第二养殖盒体(3)和第三养殖盒体结构(4),所述第一养殖盒体结构(2)、第二养殖盒体(3)和第三养殖盒体结构(4)首尾依次卡接形成昆虫养殖盒本体(1),所述昆虫养殖盒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湿圈(5),所述加湿圈(5)的内部用于放置水柱,所述加湿圈(5),所述第一养殖盒体结构(2)包括若干个独立窝(7),所述独立窝(7)的前庭通道处设置有封口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节约空间的昆虫养殖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圈(5)的内部设置有若干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的上方设置有凸起(10),其底部设置有与凸起(10)适配的凹槽(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节约空间的昆虫养殖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养殖盒体结构(2)、第二养殖盒体(3)和第三养殖盒体结构(4)的结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养殖盒体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卡扣(12),另一端设置有与连接卡扣(12)适配的连接卡槽(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节约空间的昆虫养殖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窝(7)的一端设置有缺口(14),另一端设置有巢穴(15),所述缺口(14)与巢穴(15)联通,所述缺口(14)用于爬到下层独立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节约空间的昆虫养殖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条(6)上设置有封口件(17),所述加湿圈(5)上设置有第一齿缺(16),所述独立窝(7)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齿缺(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节约空间的昆虫养殖盒体结构,包括昆虫养殖盒本体,昆虫养殖盒本体包括第一养殖盒体结构、第二养殖盒体和第三养殖盒体结构,第一养殖盒体结构、第二养殖盒体和第三养殖盒体结构首尾依次卡接形成昆虫养殖盒本体,昆虫养殖盒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加湿圈,加湿圈的内部用于放置水柱,加湿圈与昆虫养殖盒本体之间设置有封口条,加湿圈通过封口条与昆虫养殖盒本体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第一养殖盒体结构包括若干个独立窝。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加湿圈、封口条和独立窝等多个结构的结合,设计出一款可折叠,节约空间的昆虫养殖盒体结构;上述养殖盒体结构上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缺口,增大了昆虫的活动空间。增大了昆虫的活动空间。增大了昆虫的活动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一凡
技术研发日:2021.08.30
技术公布日:2022/6/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