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光伏发电功能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5258发布日期:2023-04-26 18:05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带光伏发电功能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作物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特别涉及一种带光伏发电功能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


背景技术:

1、循环农业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典型的例子有“桑基鱼塘”。现今的循环农业形式包括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现有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结构单一,导致其能量循环效率和物质循环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光伏发电功能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旨在提高其能量循环效率和物质循环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带光伏发电功能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包括种植区、养殖区和电力系统,所述养殖区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养殖区围绕所述种植区分布设置,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养殖区分设于所述种植区相对的两侧,所述养殖区的上方设有遮光棚顶,所述种植区的上方设有透光棚顶;所述电力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和蓄电组件,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设于所述遮光棚顶,所述蓄电组件与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电连接。

3、可选地,所述遮光棚顶配置为黑膜棚顶或者彩钢板棚顶。

4、可选地,所述透光棚顶配置为透明膜棚顶或者透明玻璃棚顶。

5、可选地,所述养殖区的边缘设有第一围墙,所述种植区的边缘设有第二围墙,所述第一围墙与所述第二围墙之间设有人行道,且所述第一围墙和所述第二围墙均设有与所述人行道连通的通行门。

6、可选地,所述第一围墙具有靠近所述第二围墙的第一养殖墙体,所述第二围墙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围墙的第一种植墙体,所述第一养殖墙体和所述第一种植墙体的上方均空置,以使所述养殖区的空间与所述种植区的空间连通。

7、可选地,所述第一围墙还具有远离所述第二围墙的第二养殖墙体,所述第二养殖墙体的上方空置且设有遮阴网。

8、可选地,所述第二围墙还具有与所述第一种植墙体相邻接的第二种植墙体,所述第二种植墙体的上方空置且设有防虫网。

9、可选地,所述养殖区设有自动喂养线,所述自动喂养线上设有自动投料装置。

10、可选地,所述自动喂养线靠近所述人行道设置。

11、可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区设有粪便发酵池。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设置种植区和养殖区,并且养殖区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该种植区用以种植农作物,该养殖区用以养殖牲畜;两个以上养殖区围绕种植区分布设置,因为种植区内的农作物会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产生氧气,而养殖区内的牲畜需要氧气进行呼吸并呼出二氧化碳,故而两个以上养殖区围绕种植区分布设置能够最大程度使得种植区内与养殖区内进行氧气及二氧化碳的交换,同时,种植区内和养殖区内会发生热量交换,从而使得养殖区内的牲畜产生的热量流转到种植区内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更强,并可以降低养殖区内的温度而使得牲畜更舒适;其中至少两个养殖区分设于种植区相对的两侧,如此能够使得种植区大部分地区都能够最大程度地与养殖区发生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养殖区的上方设有遮光棚顶,以给牲畜提供遮蔽阳光及免受恶劣天气影响的作用,以保证养殖区内维持凉爽舒适;种植区的上方设有透光棚顶,该透光棚顶能够同时起到透光和防止二氧化碳逃逸的作用,以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另外,该带光伏发电功能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的电力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和蓄电组件,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设于遮光棚顶,蓄电组件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电连接,可以理解,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能够将无限的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电能,从而为该电力系统提供所需的电能,能够达到节约资源、对环境友好的效果,蓄电组件能够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用以供电力系统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光伏发电功能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区、养殖区和电力系统,所述养殖区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养殖区围绕所述种植区分布设置,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养殖区分设于所述种植区相对的两侧,所述养殖区的上方设有遮光棚顶,所述种植区的上方设有透光棚顶;所述电力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和蓄电组件,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设于所述遮光棚顶,所述蓄电组件与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光伏发电功能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棚顶配置为黑膜棚顶或者彩钢板棚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光伏发电功能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棚顶配置为透明膜棚顶或者透明玻璃棚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光伏发电功能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区的边缘设有第一围墙,所述种植区的边缘设有第二围墙,所述第一围墙与所述第二围墙之间设有人行道,且所述第一围墙和所述第二围墙均设有与所述人行道连通的通行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光伏发电功能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墙具有靠近所述第二围墙的第一养殖墙体,所述第二围墙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围墙的第一种植墙体,所述第一养殖墙体和所述第一种植墙体的上方均空置,以使所述养殖区的空间与所述种植区的空间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光伏发电功能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墙还具有远离所述第二围墙的第二养殖墙体,所述第二养殖墙体的上端与所述遮光棚顶之间设有遮阴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光伏发电功能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围墙还具有与所述第一种植墙体相邻接的第二种植墙体,所述第二种植墙体的上端与所述透光棚顶之间设有防虫网。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光伏发电功能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区设有自动喂养线,所述自动喂养线上设有自动投料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光伏发电功能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喂养线靠近所述人行道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带光伏发电功能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区设有粪便发酵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带光伏发电功能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包括种植区、养殖区和电力系统,所述养殖区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养殖区围绕所述种植区分布设置,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养殖区分设于所述种植区相对的两侧,所述养殖区的上方设有遮光棚顶,所述种植区的上方设有透光棚顶;所述电力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和蓄电组件,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设于所述遮光棚顶,所述蓄电组件与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电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能够提供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大棚。

技术研发人员:贺文俪,周涛,贺亮,周韵娴,张馨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煜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