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增氧机

文档序号:28995488发布日期:2022-02-20 02:3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自动控制增氧机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自动控制增氧机。


背景技术:

2.增氧机是水产养殖中经常使用的设备,其能够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改善水体中鱼、虾等动物的生长状态。
3.目前常见的增氧机大多浮在水面上,并使用缆绳固定在水面上的特定位置,使增氧机不会因水流或者风而随意移动。在面积较大的水体中通常会设置数个增氧机,以提高水体的整体含氧量。但是,增氧机数量较多时,对养殖户也带来了成本上的压力,不仅是在电能消耗以及采购成本上,而且在后期的维护保养中也需要付出较多的人力和资金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自动控制增氧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式增氧机存在的高成本的问题。
5.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自动控制增氧机,包括:浮子和增氧泵,浮子的数量为数个,数个浮子连接在增氧泵的外侧面;
6.增氧泵的出气端设置有增氧罩,每个浮子底部均设置有喷管,喷管与增氧泵的出气端连接;
7.增氧泵上还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增氧泵电连接。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喷管通过气管与增氧泵的出气端连接,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增氧泵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数个连杆,数个浮子一一对应的设置在连杆的末端。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增氧罩为中空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数个导流板。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为锥体结构,导流板与壳体的内侧面平行。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浮子为实心结构,其使用密度小于水的材料制成。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浮子为空心结构。
14.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动控制增氧机,具有以下优点:
15.增氧机向喷管中注入高速空气后,喷管将空气喷出使增氧机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可以使增氧机在水面上的指定区域内移动,增大增氧机的工作面积,只需要少量的增氧机即可满足大面积水体的需求,降低了养殖户的成本。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控制增氧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氧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控制增氧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氧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自动控制增氧机,包括:浮子100和增氧泵200,浮子100的数量为数个,数个浮子100连接在增氧泵200的外侧面;
21.增氧泵200的出气端设置有增氧罩220,每个浮子100底部均设置有喷管110,喷管110与增氧泵200的出气端连接;
22.增氧泵200上还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增氧泵200电连接。
23.示例性地,浮子100用于提供福利,使增氧泵200能够稳定处在水面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增氧泵200为多气缸结构,其中的一部分气缸的出气端与各个喷管110一一对应连接,其余气缸的出气端则与增氧罩220连接,空气从增氧罩220喷出后可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而喷管110喷出的空气既可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而且在空气动能的反作用下,还能够推动增氧机在水面上移动。
2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喷管110通过气管与增氧泵200的出气端连接,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25.示例性地,控制装置可以使用单片机、微控制单元或可编程逻辑器件等,该控制装置中可以提前写入控制程序,控制装置执行该控制程序即可控制增氧泵200以及各个电磁阀的工作状态。例如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点向特定的方向移动设定的距离,增氧机停下后进行增氧作业,经过设定的时间后再次向特定的方向移动。在控制增氧机的移动方向时,控制装置可以控制增氧泵200与喷管110连接的气缸工作,同时按照设定的开度控制特定的电磁阀打开,数个喷管110同时喷出空气后形成合力可推动增氧机向特定的方向移动。
2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增氧泵20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数个连杆210,数个浮子100一一对应的设置在连杆210的末端。
27.示例性地,上述连杆210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且长度较大,以确保数个连杆210所处的平面面积较大,增氧泵200处在该平面上时不容易因水流或风等外力发生倾覆。
2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增氧罩220为中空结构,包括壳体221和设置在壳体221内部的数个导流板222。
29.示例性地,增氧罩220通过增氧管与增氧泵200的出气端连接,该增氧管可以为伸缩结构,使增氧罩220伸入水下的深度可调节。当增氧泵200向增氧罩220中注入空气时,空气在导流板222的导向作用下向特定的方向流动,最终进入到水中。
3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壳体221为锥体结构,导流板222与壳体221的内侧面平行。在导流板222的作用下,空气向下流动时也向远离增氧罩220轴心的方向移动,因此给控制赋予了一个向外流动的速度,当空气进入水中后,能够向增氧罩220的四周扩散,增大了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增氧效果。
3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浮子100为实心结构,其使用密度小于水的材料制成。或者浮子100为空心结构。
32.示例性地,当浮子100为实心结构时,其可以使用泡沫或者塑料等材料制成,而当浮子100为空心结构时,其可以使用任意材料制成,但需要确保浮子100能够耐水体腐蚀。
33.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34.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自动控制增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子(100)和增氧泵(200),所述浮子(100)的数量为数个,数个所述浮子(100)连接在所述增氧泵(200)的外侧面;所述增氧泵(200)的出气端设置有增氧罩(220),每个所述浮子(100)底部均设置有喷管(110),所述喷管(110)与所述增氧泵(200)的出气端连接;所述增氧泵(200)上还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增氧泵(200)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110)通过气管与所述增氧泵(200)的出气端连接,所述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泵(20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数个连杆(210),数个所述浮子(100)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连杆(210)的末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罩(220)为中空结构,包括壳体(22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221)内部的数个导流板(2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控制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21)为锥体结构,所述导流板(222)与所述壳体(221)的内侧面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100)为实心结构,其使用密度小于水的材料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100)为空心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动控制增氧机,包括浮子和增氧泵,数个浮子连接在增氧泵的外侧面。增氧泵的出气端设置有增氧罩,每个浮子底部均设置有喷管,喷管与增氧泵的出气端连接。增氧泵上还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增氧泵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增氧机向喷管中注入高速空气后,喷管将空气喷出使增氧机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可以使增氧机在水面上的指定区域内移动,增大增氧机的工作面积,只需要少量的增氧机即可满足大面积水体的需求,降低了养殖户的成本。降低了养殖户的成本。降低了养殖户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范静 朱东山 高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工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9.18
技术公布日:2022/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