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居蜂人工巢穴

文档序号:29936946发布日期:2022-05-07 13:4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独居蜂人工巢穴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蜂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居蜂人工巢穴。


背景技术:

2.自然界中,85%的膜翅目蜂类具有独居特性,它们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农药减施的大背景下,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独居蜂类,为农田提供传粉、控害服务,将成为绿色植保的一种新思路。
3.在中空物中筑巢的独居型蜜蜂、蜾蠃和泥蜂也在人工巢穴筑巢。线型巢穴通常由筑巢雌蜂使用泥浆、树叶、草茎等分隔成数个小室,在每一小室内产卵,并储备与幼虫生长发育所需相匹配的蜂粮。各小室修筑完成后,雌蜂会在巢口处修筑特殊结构,避免鸟类等天敌的入侵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与黄板、扫网、高空拦截网和马氏等取样方法比较,人工巢穴具有可长期监测用于生物学观察或饲养、目标性强、样本量大、可揭示营养级关系以及标准化、可量化等优点,数千种独居蜂类均能适应人工巢穴(o’neill,2001;michener,2007;staab,et al.2018)。
4.人工巢穴作为一种研究独居蜂的重要手段,能反映不同种蜂的习性特点。人工巢穴可以作为比较不同生境中群落多样性的工具。由于独居蜂多样性可作为生物指示(gayubo,2005),学者们也使用人工巢穴验证与环境变化相关的假说(gathmann,1994;staab,et al.2018)。投入大批量不同管径的人工巢穴,覆盖大的环境范围,可诱集到多种独居蜂,人工巢穴又可用来评估生物多样性(krombein,1967)。随着研究深入,研究者们认识到人工巢穴可用于验证环境变化与物种群落相关的假说,是量化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工具。对于独居蜂的生态学实验中,主要依靠野外人工巢穴长期多点诱集,人工巢穴需具备成本低、便携带、坚固易观察等特点。但是普通的人工芦苇巢管在野外实际放置应用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或风雨侵蚀等环境因素,随着监测时间增加,易导致普通简易人工巢穴中芦苇管掉落的问题,对长期监测观察产生影响,甚至导致长期监测工作功亏一篑。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更稳定耐用独居蜂人工巢穴。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独居蜂人工巢穴,包括:主围管、挂环、若干诱集中空管以及用于卡紧所述诱集中空管的收紧机构,所述挂环设置在所述主围管外侧壁处,所述收紧机构呈环状设置在所述主围管内侧壁处,所述诱集中空管沿着所述主围管的轴线方向固定在所述收紧机构的环内;所述收紧机构包括,连接钢丝和紧固弹簧,所述主围管侧壁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收紧机构的固定孔。
8.作为优选,所述诱集中空管采用芦苇管制成,所述诱集中空管两端开口,其中部设置有管结,所述主围管采用白色的pvc管制成。
9.作为优选,所述主围管轴向上设置有两套所述收紧机构。
10.作为优选,所述挂环设置有弹簧松紧段。
11.作为优选,所述主围管长20cm,直径11cm。
12.作为优选,所述诱集中空管长20cm,内径5mm~12mm。
13.作为优选,所述收紧机构距离所述主围管边缘6.5cm。
14.作为优选,所述主围管外还设置有锁紧调节机构,所述锁紧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环、升降调节块和牵引钢丝;所述连接钢丝设置有断口,所述牵引钢丝,所述牵引钢丝数量为两根,其顶部分别与所述连接钢丝的断口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钢丝的尾部与所述升降调节块固定,所述牵引钢丝穿过所述固定孔设置,所述升降调节块与所述调节螺环螺纹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能更好的调整收紧机构内弹簧的松紧度,保证不过分挤压诱集中空管的同时,起到对诱集中空管良好的紧固作用。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独居蜂人工巢穴,通过在主围管内设置收紧机构,以适应外界环境造成的芦苇管的变化,防止出现常规人工巢诱集中空管易掉落的弊端。
17.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独居蜂人工巢穴,主围管固定在野外通过外侧的设置有松紧弹簧的挂环实现,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锁紧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记:1-主围管,11-固定孔,2-挂环,3-诱集中空管,4-收紧机构,41-连接钢丝,411-断口,42-紧固弹簧,5-锁紧调节机构,51-调节螺环,52-升降调节块,53-牵引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23.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4.实施例1:
25.根据图1所示,一种独居蜂人工巢穴,包括:主围管1、挂环2、若干诱集中空管3以及用于卡紧诱集中空管3的收紧机构4,挂环2设置在主围管1外侧壁处,收紧机构4呈环状设置在主围管1内侧壁处,诱集中空管3沿着主围管1的轴线方向固定在收紧机构4的环内;收紧机构4包括,连接钢丝41和紧固弹簧42,主围管1侧壁设置有用于固定收紧机构4的固定孔11。
26.诱集中空管2采用芦苇管制成,诱集中空管2两端开口,其中部设置有管结,主围管1采用白色的pvc管制成,主围管1轴向上设置有两套收紧机构3,挂环2设置有弹簧松紧段21。
27.主围管1长20cm,直径11cm,诱集中空管2长20cm,内径5mm~12mm,收紧机构4距离
主围管1边缘6.5cm。
28.装置使用时,通过挂环2将人工巢穴挂在高大乔木或者电线杆上,同时给收紧机构4内的紧固弹簧42一个初始的张力,使得诱集中空管3能紧固的卡在收紧机构4内,防止外界迎送影响导致诱集中空管3掉落。
29.实施例2:
30.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根据图2、图3所示,主围管1外还设置有锁紧调节机构5,锁紧调节机构5包括:调节螺环51、升降调节块52和牵引钢丝53;连接钢丝41设置有断口411,牵引钢丝53,牵引钢丝53数量为两根,其顶部分别与连接钢丝41的断口411的两端固定连接,牵引钢丝53的尾部与升降调节块52固定,牵引钢丝53穿过固定孔11设置,升降调节块52与调节螺环51螺纹连接。
31.上述机构在诱集中空管3装入收紧机构4内部后,通过转动调节螺环51,在牵引钢丝53的作用下,拉紧或放松紧固弹簧42,保证了不过分挤压诱集中空管3的同时,起到对诱集中空管3良好的紧固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独居蜂人工巢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围管(1)、挂环(2)、若干诱集中空管(3)以及用于卡紧所述诱集中空管(3)的收紧机构(4),所述挂环(2)设置在所述主围管(1)外侧壁处,所述收紧机构(4)呈环状设置在所述主围管(1)内侧壁处,所述诱集中空管(3)沿着所述主围管(1)的轴线方向固定在所述收紧机构(4)的环内;所述收紧机构(4)包括,连接钢丝(41)和紧固弹簧(42),所述主围管(1)侧壁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收紧机构(4)的固定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居蜂人工巢穴,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集中空管(3)采用芦苇管制成,所述诱集中空管(3)两端开口,其中部设置有管结,所述主围管(1)采用白色的pvc管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居蜂人工巢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围管(1)轴向上设置有两套所述收紧机构(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居蜂人工巢穴,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环(2)设置有弹簧松紧段(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居蜂人工巢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围管(1)长20cm,直径11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居蜂人工巢穴,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集中空管(3)长20cm,内径5mm~12mm。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独居蜂人工巢穴,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机构(4)距离所述主围管(1)边缘6.5c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居蜂人工巢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围管(1)外还设置有锁紧调节机构(5),所述锁紧调节机构(5)包括:调节螺环(51)、升降调节块(52)和牵引钢丝(53);所述连接钢丝(41)设置有断口(411),所述牵引钢丝(53),所述牵引钢丝(53)数量为两根,其顶部分别与所述连接钢丝(41)的断口(411)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钢丝(53)的尾部与所述升降调节块(52)固定,所述牵引钢丝(53)穿过所述固定孔(11)设置,所述升降调节块(52)与所述调节螺环(51)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人工蜂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居蜂人工巢穴,包括:主围管、挂环、若干诱集中空管以及用于卡紧所述诱集中空管的收紧机构,所述挂环设置在所述主围管外侧壁处,所述收紧机构呈环状设置在所述主围管内侧壁处,所述诱集中空管沿着所述主围管的轴线方向固定在所述收紧机构的环内;所述收紧机构包括,连接钢丝和紧固弹簧,所述主围管侧壁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收紧机构的固定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独居蜂人工巢穴,通过在主围管内设置收紧机构,以适应外界环境造成的芦苇管的变化,防止出现常规人工巢诱集中空管易掉落的弊端。出现常规人工巢诱集中空管易掉落的弊端。出现常规人工巢诱集中空管易掉落的弊端。


技术研发人员:祝增荣 吕进 原鑫 周文武 钱萍 吴梦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0.19
技术公布日:2022/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